第196章 nb;舉賢不避仇

關燈
    ,如此,咱們這裡也不算丢人。

    ”那個百戶官抹了一把汗水,覺得這一趟白瞎了。

     若是抄檢貪官家,他們至少能拿到三成收獲。

     可吳華家并無貪墨而來的錢财,就算是查到了些财物,錦衣衛也不敢動。

     否則以吳華那等心胸狹隘的性子,一旦發現家中少了财物,定然會彈劾陸炳。

     心胸狹隘也有心胸狹隘的好處,那就是沒事兒别人不敢招惹。

     文書笑道:“那蔣慶之見咱們對吳家下手,别無選擇,隻能去抄檢蘭家,否則便有懈怠的嫌疑。

    如今他大概也在慶幸咱們這邊并無收獲吧!” 馬蹄聲再度傳來。

     由遠及近。

     一個錦衣衛小旗進了大門,單膝跪下。

     “如何?”陸炳問道。

     “是蘭壽。

    ” 轟隆! 天空中霹靂一聲,接着烏雲激蕩,細雨飄落…… …… 細雨紛飛,令人覺得遍體生寒。

     嘉靖帝在得到了禀告,當即召集群臣議事。

     “這便是滿朝文武交口稱贊的君子?” “二十餘萬貫,這是多少将士的血?那個僞君子竟也喝的下去?” “陛下,那些錢财一文不少……” “把你的俸祿給我,我也一文不花,你覺着如何?” 朱希忠冷笑看着那個文官,“你莫非覺着,這位一文不花依舊是君子?” 那文官幹咳一聲。

    “下官并未這麼說。

    ” “那你說了半晌,究竟是想說什麼?”朱希忠問道。

     文官猶豫着,瞥了嘉靖帝一眼。

     道爺冷冷坐在那裡,看不出喜怒來。

     崔元蠢蠢欲動,卻被嚴嵩掃了一眼。

     蘭壽倒台,此刻出手痛打落水狗不好嗎? 崔元不解。

     嚴嵩依舊平靜如故。

     嘉靖帝緩緩開口,“朕當年從安陸進京,一路聽聞朝中多君子。

    楊廷和父子便是其中楷模。

    ” 當初君臣角力,臣子那邊的領頭大哥便是楊廷和,他的兒子楊慎四處串聯,讓人難免聯想到了王安石之子王雱。

     這話帶着譏諷之意。

     “楊慎蠱惑百官在左順門叩門嚎哭,朕大怒,令人杖責。

    那些被杖責之人,時至今日依舊有人稱之為君子!” 嘉靖帝的眼中有譏诮之意,“蘭壽也是如此,宦海多年,博了個君子之名。

    可暗地裡卻貪鄙不堪!長威伯……” 道爺,你這把我扯出來作甚……蔣慶之出班。

     “陛下。

    ” 見他憊懶,嘉靖帝的眉心跳了一下,“你以為何為君子?” “陛下,這題目太大……” “你隻管說。

    ” “是。

    ”蔣慶之看看衆人,“真正的君子,行而不言。

    一切君子的美德由内而發,無需妝點,更無需修飾。

     但臣以為,時移世易,人是善變的,今日的君子,明日可能變為小人。

    故而不應以一時言行定人品行。

    ” 這還不夠! 蔣慶之想到了明末的那些所謂君子。

     所謂的衆正盈朝。

     “但臣覺着,一個人他越是缺什麼,便會越想着去裝飾什麼,去補什麼,去标榜什麼。

    ” 大明士大夫最喜标榜自己君子如玉。

     這話太毒了,至少把在場五成官員的臉打成了豬頭。

     老弟啊! 你也不怕惹衆怒……朱希忠也看不起那等僞君子,但這是潮流啊!出來混官場,不裝君子的都是撒比。

     比如說吳華那等,看似尖刻,實則在朱希忠等人眼中就是個蠢貨。

     你連裝模作樣都不會,還怎麼混官場? 而且蔣慶之這番話不但打了士大夫們的臉,也揭穿了一個千年來的潛規則。

     在普羅大衆眼中威嚴無比的官員們,士大夫們,原來都是裝的! 這就好比一個穿着一身叫做君子衣裳的士大夫,突然發現自己身處鬧市,身無寸縷…… 卧槽尼瑪蔣慶之! 嘉靖帝看了表弟一眼,“蘭壽,嚴懲。

    ” 這個沒問題。

     可蘭壽的接任者呢? 蘭壽可是左侍郎,王以旂之下的第一人。

     嚴嵩早已準備好了人手。

     陸炳同樣如此,但很遺憾,此次出手失敗…… 陸炳看了蔣慶之一眼,見此人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心中不禁一凜。

     若是他敢開口舉薦人接替蘭壽,蔣慶之這厮必然敢當朝把他的臉噴成豬頭。

     罷了! 陸炳看了嚴嵩一眼,心想既然如此,那便助嚴嵩一臂之力,留個人情。

     可嚴嵩卻不動窩。

     站在那裡恍若塑像。

     老嚴竟然不争這個左侍郎? 就在衆人詫異時,嘉靖帝問道:“兵部少了個左侍郎,慶之,你以為誰人能接任?” 陸炳心中一震,看了嚴嵩一眼。

     老嚴依舊是那個模樣。

     這是嘉靖帝在酬功! 蔣慶之年少,若是驟然高位,必然會引發反彈。

     但嘉靖帝卻另辟蹊徑,默許他擴張勢力。

     今日甚至主動為他鋪路。

     衆人都以為蔣慶之會推舉自己的人馬。

     比如說和王以旂做交易,把肖卓弄到兵部。

     蔣慶之出班,“陛下,臣以為兵部右侍郎吳華勤勉,嫉惡如仇,可為左侍郎。

    ” 吳華不是你的對頭嗎……朱希忠眼珠子都差點蹦出眼眶。

     群臣都知曉吳華上次在兵部擠兌蔣慶之的事兒,所以此刻都不禁愕然。

     嘉靖帝卻頗為欣慰,“舉賢不避仇。

    慶之有大臣體統。

    ” 消息傳到兵部,衆人紛紛恭喜。

     “陛下厚恩!”吳華哽咽道。

     當日下衙後,長威伯府卻迎來了一個客人。

     “吳侍郎?”富城見到是吳華,不禁也有些意外。

     “長威伯可在?吳某這個惡客來訪,讨一杯酒水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