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媒體時代下迎來的曙光

關燈
    夕陽斜挂,時針悄然指向了下午五點。

     張勝宇與湛瑩瑩攜手推着他們的攤車,緩緩走進了這燈火闌珊、人聲鼎沸的夜市之中。

     剛剛将攤車安置在屬于他們的位置時,邊疆客流如織,絡繹不絕地彙聚在攤位前,耐心地等待着那份獨有的美味。

     此情此景,讓張勝宇與湛瑩瑩的心中湧起陣陣暖流,感激與喜悅交織成最美的風景。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星城的某個角落,星城本地一家媒體的辦公大樓内,會議室燈火通明,正進行着一場思維的碰撞。

     “小古,這周的選題的确很新穎,關注到了弱勢群體,聽說你特意與那對聽障夫婦進行了線上深入的交流?”會議桌上,一位聲音渾厚的主編贊許道,言語間流露出對年輕急着小古工作态度的認可。

     小古微微颔首,聲音溫和卻堅定:“是的,考慮到當事人的特殊情況,我目前僅限于和他們進行了線上的溝通,還沒有面對面的交流。

    ” 主編聞言,輕輕颔首以示贊同,眼中閃爍着媒體人特有的敏銳光芒:“但是,時下正值信息爆炸的媒體時代,僅憑紙媒之力,恐怕難以掀起太大的波瀾。

    ” “我們不妨考慮策劃一次線下訪談,或許能讓這個故事如星火燎原般,迅速在社會中發酵開來。

    ” 小古輕輕蹙起黛色的眉宇,眼中閃爍着作為媒體人特有的敏銳與深思:“一手新聞并不是我們發現的,在我了解到實際情況後,我聯系到了那名網絡博主,他婉拒了我們的采訪,隻是表示能幫到這對聽障人夫妻就好。

    ” 紙媒的黃金時代,仿佛一夜之間褪去了輝煌,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新紀元,最佳的傳播與發酵途徑,無疑是通過深度采訪來達成。

     然而,面對這對特殊的聽障夫婦,采訪之路顯得尤為崎岖,仿佛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主編,我有個想法!”小古的話語中帶着一絲猶豫,卻又飽含熱忱,似乎正欲将自己心中的構想緩緩鋪陳開來。

     主編輕啟薄唇,簡短有力地道:“你說!” 小古微微颔首,陷入片刻的沉思之中。

    他緩緩擡眼,目光在會議桌周圍緩緩流轉一圈後,終于啟齒:“以往我們的采訪和訪談是針對當事人,那這一次,我們是不是換個視角,我們不采訪當事人,而是采訪去支持當事人生意的那些熱心人!” 言畢,坐在小古正對面的青年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接過了話茬,他的聲音裡帶着幾分質疑:“我們的采訪是要有故事性,你去采訪那些熱心人能反映出什麼問題?” “視頻是可以通過剪輯的,以文字方式将故事展露出來,然後再将對熱心市民的采訪剪輯進去,這樣的效果無疑才是最理想的!”小古的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她緩緩陳述。

     “那你這還叫什麼訪談,那還不如直接做短視頻呢!”青年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甘的弧度,反駁的話語如箭般射出。

     争執的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