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回蜀禀報
關燈
小
中
大
服東吳,也不怕孫權不會低頭。
」楊儀道。
諸葛亮道:「開啟第三次北伐為時尚早,現下我大漢還是要以休養生息、積蓄軍資為第一要務。
哈哈,話扯遠了,咱們還是議議孫權稱帝一事的手尾。
」 頓了一頓,又朝費祎微笑着說道:「文偉,回去坐下吧,此番使吳汝是功臣,不必妄自菲薄。
」 「諾。
」 待張裔重新落座後,張裔問道:「對了文偉,陳孝起為何沒有和你一起回朝,談判不是結束了麼?」 「回君嗣公,因為吳主稱帝在即,東吳提出兩國是否劃分天下疆界、各自攻取魏賊竊據的州郡,免得日後會起争端,所以孝起兄就留在武昌繼續與諸葛瑾等人商讨此事,某就先一步趕回來禀報。
」費祎答道。
張裔颔首道:「原來是這樣。
」轉身拱手對諸葛亮問道:「丞相可知此事?」 「我知道,文偉之前發回的奏報中有提及。
此舉也算是好事,可以加深我大漢與東吳的聯盟關系,更好地促使兩國合力對付曹魏。
」諸葛亮道。
張裔面帶疑慮地說道:「隻是這樣一來,我大漢就不能盡取北方之地了,日後形勢有變,莫非咱們要眼睜睜地看着劃分出去的州郡落入東吳手中?」 「哈哈,君嗣公也太實誠了,此一時、彼一時,以後之事如何能夠斷定?到時候自然還是各憑本事,用實力說話。
」楊儀語氣淡然地道。
張裔自是明白這個道理,之所以還要明知故問,無非是擔心諸葛亮會把此事當真做實,朝主位上的諸葛亮瞧了一眼,見他微微一笑,遂放下心來。
諸葛亮道:「孫權君臣當然也不會當真,雙方無非是做個樣子、求個心安罷了。
」 「敢問丞相,那咱們該如何與東吳商讨此事?陳孝起還在武昌等着丞相的具體方略。
」費祎問道。
諸葛亮沉吟片刻,答道:「這兩天吾就給陳孝起去一封信,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 「是,祎明白了。
」 洛陽,魏宮。
不久之前,曹叡也收到了漢吳兩國談判已經結束的消息,得知季漢和東吳順利達成合意,盟約關系不僅沒有破裂,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趨勢,他的心情十分糟糕,縱然已是深夜,也派人将陳群、華歆、孫資等一幹重臣叫進宮來商議對策。
「衆卿,細作回報,孫權應允了西蜀的要求,在不用接受劉禅冊封的條件下隻稱帝、不稱皇帝,兩國繼續合力對付我大魏,咱們的離間計沒能成功啊。
」 蔣濟迅速看完詳細探報,施禮奏道:「陛下,此事的确有些出乎咱們的意料,沒想到西蜀竟然想出稱帝而不受封的條件來引誘孫權接受,此舉既能滿足孫權更進一步的欲望,又能抱拳西蜀所謂漢室正統的顔面,真可謂是兩全其美之策。
蜀人能想到這個妙策,當真厲害。
這回的離間之計已然無效,咱們就隻好等待下次機會了。
」 「咱們還有機會麼?」曹叡信心不足地問道。
劉晔回道:「當然還有。
陛下,孫權向來首鼠兩端,叛魏就蜀、叛蜀就魏對他而言就像吃飯喝水那般尋常,隻要咱們耐心等待,就一定能找到機會。
」 「嗯,但願如此吧。
」 劉晔又問道:「陛下,不知是否打探到那個想出隻稱帝、不受封妙計的高人是誰?」 「這個倒是探察到了,據說是僞雍州刺史楊清。
」曹叡道。
劉晔驚道:「竟然是他?此人智計百出,果然是個勁敵啊!」 「是啊,須得設計除之。
」一直沒有發言的華歆忽然陰恻恻地說道。
衆人聽了俱是一驚,默然不語。
免費閱讀.
」楊儀道。
諸葛亮道:「開啟第三次北伐為時尚早,現下我大漢還是要以休養生息、積蓄軍資為第一要務。
哈哈,話扯遠了,咱們還是議議孫權稱帝一事的手尾。
」 頓了一頓,又朝費祎微笑着說道:「文偉,回去坐下吧,此番使吳汝是功臣,不必妄自菲薄。
」 「諾。
」 待張裔重新落座後,張裔問道:「對了文偉,陳孝起為何沒有和你一起回朝,談判不是結束了麼?」 「回君嗣公,因為吳主稱帝在即,東吳提出兩國是否劃分天下疆界、各自攻取魏賊竊據的州郡,免得日後會起争端,所以孝起兄就留在武昌繼續與諸葛瑾等人商讨此事,某就先一步趕回來禀報。
」費祎答道。
張裔颔首道:「原來是這樣。
」轉身拱手對諸葛亮問道:「丞相可知此事?」 「我知道,文偉之前發回的奏報中有提及。
此舉也算是好事,可以加深我大漢與東吳的聯盟關系,更好地促使兩國合力對付曹魏。
」諸葛亮道。
張裔面帶疑慮地說道:「隻是這樣一來,我大漢就不能盡取北方之地了,日後形勢有變,莫非咱們要眼睜睜地看着劃分出去的州郡落入東吳手中?」 「哈哈,君嗣公也太實誠了,此一時、彼一時,以後之事如何能夠斷定?到時候自然還是各憑本事,用實力說話。
」楊儀語氣淡然地道。
張裔自是明白這個道理,之所以還要明知故問,無非是擔心諸葛亮會把此事當真做實,朝主位上的諸葛亮瞧了一眼,見他微微一笑,遂放下心來。
諸葛亮道:「孫權君臣當然也不會當真,雙方無非是做個樣子、求個心安罷了。
」 「敢問丞相,那咱們該如何與東吳商讨此事?陳孝起還在武昌等着丞相的具體方略。
」費祎問道。
諸葛亮沉吟片刻,答道:「這兩天吾就給陳孝起去一封信,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 「是,祎明白了。
」 洛陽,魏宮。
不久之前,曹叡也收到了漢吳兩國談判已經結束的消息,得知季漢和東吳順利達成合意,盟約關系不僅沒有破裂,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趨勢,他的心情十分糟糕,縱然已是深夜,也派人将陳群、華歆、孫資等一幹重臣叫進宮來商議對策。
「衆卿,細作回報,孫權應允了西蜀的要求,在不用接受劉禅冊封的條件下隻稱帝、不稱皇帝,兩國繼續合力對付我大魏,咱們的離間計沒能成功啊。
」 蔣濟迅速看完詳細探報,施禮奏道:「陛下,此事的确有些出乎咱們的意料,沒想到西蜀竟然想出稱帝而不受封的條件來引誘孫權接受,此舉既能滿足孫權更進一步的欲望,又能抱拳西蜀所謂漢室正統的顔面,真可謂是兩全其美之策。
蜀人能想到這個妙策,當真厲害。
這回的離間之計已然無效,咱們就隻好等待下次機會了。
」 「咱們還有機會麼?」曹叡信心不足地問道。
劉晔回道:「當然還有。
陛下,孫權向來首鼠兩端,叛魏就蜀、叛蜀就魏對他而言就像吃飯喝水那般尋常,隻要咱們耐心等待,就一定能找到機會。
」 「嗯,但願如此吧。
」 劉晔又問道:「陛下,不知是否打探到那個想出隻稱帝、不受封妙計的高人是誰?」 「這個倒是探察到了,據說是僞雍州刺史楊清。
」曹叡道。
劉晔驚道:「竟然是他?此人智計百出,果然是個勁敵啊!」 「是啊,須得設計除之。
」一直沒有發言的華歆忽然陰恻恻地說道。
衆人聽了俱是一驚,默然不語。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