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再攻長安
關燈
小
中
大
晨光熹微、金雞報曉,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高大寬厚的城牆上時,近一萬四千漢軍終于邁着矯健的步伐殺到了長安城下。
自建興五年末季漢開啟北伐以來,這是大股漢軍第二次攻打長安這座大漢舊都,不過和去歲諸葛亮短暫率軍圍攻那次一樣,今天楊清指揮的漢軍也并未做好萬全的準備,這一次同樣是抱着試一試的心理,并不是一定要拼死将長安拿下。
對于漢軍的到來,城上的魏軍并未有多少驚慌的反應,甚至還隐隐地安心下來,倒不是他們期望着漢軍來攻,實是因為昨晚鄂煥率領的漢軍騎兵把他們折騰的夠嗆,此時漢軍主力出現反而讓他們松了口氣。
昨晚鄂煥領着騎兵接連襲擾長安四座城門,做出了一副漢軍連夜來攻的假象。
黑夜之中,敵情不明,曹真為謹慎起見下令緊閉四門,衆軍不得出城迎戰。
此策雖然足可保城池無虞,然而漢軍一刻不退,魏軍就一刻不敢松懈。
如此全力戒備之下魏軍心神自然繃得甚緊,到得天明,城中守軍不說全部,至少有一半人都已是身心俱疲了。
如今好了,漢軍主力既已出現,大家夥就不用因為害怕漢軍突然來襲而擔驚受怕了。
正所謂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漢軍堂堂正正的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魏軍反而鎮定下來。
楊清身着明亮铠甲,腰懸青淵寶劍,胯下一匹通體雪白的照夜玉獅子,伫立在大軍陣前,端的是威風凜凜、器宇不凡。
他驅動坐騎緩緩向前,在一箭之地外勒住了馬缰,右手往城頭上一指,高聲喊道:「某乃大漢前将軍、雍州刺史、臨昌侯楊清,請曹真将軍出來說話。
」 漢軍大舉攻來,曹真自是早就來到城頭坐鎮,見楊清上前喊話,心下吃驚之餘也不禁暗自戒備,對方狡詐異常、素有智計,自是要嚴防對方通過言語來擾亂己方軍心。
「曹某在此,兩軍厮殺在即,不知閣下有何見教?」 楊清微一拱手,笑着說道:「曹将軍久違了,自去年以來清與将軍數次交手,不想直到今日方才得識尊顔,真是何其有幸?」 「哈哈,曹某今天也才是第一次看清閣下的面貌,閣下年紀輕輕就已位居高位,果然是西蜀少有的青年俊傑啊。
」 之前二人隻是遠遠地望見過對方的身影,今日确實是他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會面。
一個贊歎對方相貌堂堂,一個暗道對方果然年青。
曹真不願落入楊清的節奏,搶着說道:「楊将軍,汝策馬過來不會是想勸降曹某吧?你我都是聰明人,曹某身為大魏的大将軍,又是皇族宗室,是絕對不會卑躬屈膝向爾西蜀小國投降的,閣下若是妄想蠱惑人心,那隻能說是打錯了算盤。
爾等雖然暫時勢大,但我城中尚有精兵數千,加之城防固若金湯,根本不懼你們這萬把人。
閣下要攻城就攻城,就不必在此白費口舌了,請回吧。
」 「非也、非也,曹将軍誤會了,楊某豈是那種不知趣之人,又豈會做出勸降這種不智之事?」楊清笑道。
曹真道:「那閣下意欲何為?」 「唉,楊某是特為兩軍将士性命安危而來的。
」 楊清歎了口氣,臉上浮現出悲天憫人的神色,接着說道:「你我兩家雖然敵對,可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中夏一脈,能不厮殺自是最好,如若不然,幹戈一起,必使生靈塗炭、家破人亡,
自建興五年末季漢開啟北伐以來,這是大股漢軍第二次攻打長安這座大漢舊都,不過和去歲諸葛亮短暫率軍圍攻那次一樣,今天楊清指揮的漢軍也并未做好萬全的準備,這一次同樣是抱着試一試的心理,并不是一定要拼死将長安拿下。
對于漢軍的到來,城上的魏軍并未有多少驚慌的反應,甚至還隐隐地安心下來,倒不是他們期望着漢軍來攻,實是因為昨晚鄂煥率領的漢軍騎兵把他們折騰的夠嗆,此時漢軍主力出現反而讓他們松了口氣。
昨晚鄂煥領着騎兵接連襲擾長安四座城門,做出了一副漢軍連夜來攻的假象。
黑夜之中,敵情不明,曹真為謹慎起見下令緊閉四門,衆軍不得出城迎戰。
此策雖然足可保城池無虞,然而漢軍一刻不退,魏軍就一刻不敢松懈。
如此全力戒備之下魏軍心神自然繃得甚緊,到得天明,城中守軍不說全部,至少有一半人都已是身心俱疲了。
如今好了,漢軍主力既已出現,大家夥就不用因為害怕漢軍突然來襲而擔驚受怕了。
正所謂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漢軍堂堂正正的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魏軍反而鎮定下來。
楊清身着明亮铠甲,腰懸青淵寶劍,胯下一匹通體雪白的照夜玉獅子,伫立在大軍陣前,端的是威風凜凜、器宇不凡。
他驅動坐騎緩緩向前,在一箭之地外勒住了馬缰,右手往城頭上一指,高聲喊道:「某乃大漢前将軍、雍州刺史、臨昌侯楊清,請曹真将軍出來說話。
」 漢軍大舉攻來,曹真自是早就來到城頭坐鎮,見楊清上前喊話,心下吃驚之餘也不禁暗自戒備,對方狡詐異常、素有智計,自是要嚴防對方通過言語來擾亂己方軍心。
「曹某在此,兩軍厮殺在即,不知閣下有何見教?」 楊清微一拱手,笑着說道:「曹将軍久違了,自去年以來清與将軍數次交手,不想直到今日方才得識尊顔,真是何其有幸?」 「哈哈,曹某今天也才是第一次看清閣下的面貌,閣下年紀輕輕就已位居高位,果然是西蜀少有的青年俊傑啊。
」 之前二人隻是遠遠地望見過對方的身影,今日确實是他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會面。
一個贊歎對方相貌堂堂,一個暗道對方果然年青。
曹真不願落入楊清的節奏,搶着說道:「楊将軍,汝策馬過來不會是想勸降曹某吧?你我都是聰明人,曹某身為大魏的大将軍,又是皇族宗室,是絕對不會卑躬屈膝向爾西蜀小國投降的,閣下若是妄想蠱惑人心,那隻能說是打錯了算盤。
爾等雖然暫時勢大,但我城中尚有精兵數千,加之城防固若金湯,根本不懼你們這萬把人。
閣下要攻城就攻城,就不必在此白費口舌了,請回吧。
」 「非也、非也,曹将軍誤會了,楊某豈是那種不知趣之人,又豈會做出勸降這種不智之事?」楊清笑道。
曹真道:「那閣下意欲何為?」 「唉,楊某是特為兩軍将士性命安危而來的。
」 楊清歎了口氣,臉上浮現出悲天憫人的神色,接着說道:「你我兩家雖然敵對,可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中夏一脈,能不厮殺自是最好,如若不然,幹戈一起,必使生靈塗炭、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