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關中防務

關燈
    孫權點了點頭,又道:「衆卿,一年來西蜀連戰連捷,如今已據有三州之地,關中雖未被其全取,但武功、郿城、陳倉三地皆已落入西蜀手中,渭水以南大半都屬西蜀,長安落入西蜀手中隻是時間問題。

     若長安被西蜀攻取,則天下形勢将為之一大變,劉禅、諸葛亮一直念叨的三興漢室将由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是不是昭示着劉氏天命未衰,光武中興之舊事當再複現。

    」 顧雍、陸遜等人對視一眼,均知自家主公對下一步行動沒有多少自信了。

    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若自家主公對下一階段的行動沒有什麼底氣,那他們這些年的努力豈不付之東流? 其實早在章武三年,東吳君臣就已經有了僭越之心,那時候東吳先是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親率的漢軍,後又在襄樊等戰場擊敗了曹魏的大軍,在短短一年之内東吳連敗曹魏、劉漢兩大勢力,國勢之盛威震南北。

     因此東吳不少重臣都覺得天命當屬孫氏,紛紛上奏呈請孫權稱帝。

     孫權心中雖然萬分高興,但始終覺得東吳根基魏固,若是冒然稱帝當有得罪于曹魏、劉漢兩大勢力的可能,因此孫權審時度勢之下沒有接受群臣的勸進,忍下了一時的名位,俯低做小到了現在。

     就連年号黃武也是取了曹魏的黃初、季漢的章武兩家年号的合意,用此年号,東吳擺明了不想得罪曹魏和季漢兩家的意思。

     顧雍拱手奏道:「至尊,早在數年前魯肅魯大都督就已經提出了天命不可違、漢室不可複興的論斷,劉氏立國已有四百年,古人雲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劉氏未得聖人輔佐,又無姬氏于天下之大功德,有四百年天下已經是福澤綿長了。

     聖人雲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之人而居之,至尊乃孫武後裔,聖人傳家,如今劉氏失國,至尊以雄武之姿、英才之勢繼承天命,立國傳世,深孚海内名望、得享天下民心,九州萬方無不景仰,至尊應當上應天命、下俯民心,承繼大統,為天下主,方可不違萬民之願也。

    」 「至尊,丞相所言甚是,如今武昌、秣陵等地皆有祥瑞降生,足可昭示天命歸吳。

    至尊雖謙遜辭人,宜不可上逆天命、下違民心,當應江東臣民所請,即尊位、立社稷、承民心、讨逆賊,如此我東吳萬世之基可築,後世之人無不景仰從之?」 「群臣所請、萬民所願,孤已盡知,然我孫氏三代皆為漢臣,忠心為國,無一己之私,若冒然稱尊,恐天下不效,到時得罪于魏蜀兩國,兩家來攻,我東吳三世之基業恐不複存也。

    」孫權仍是一臉顧忌。

     朱桓道:「至尊,昔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漢失其鹿天下亦可逐之,至尊以聖人之後撫有四海,萬姓傾心、四海從之,至尊當允天下臣民所請,不可推遲也、」 「隻是劉氏立國四百年,有大功于社稷,今劉禅以西川為基,收漢中,取雍涼,幾有高祖之功、光武之德,我孫氏世食漢祿,豈可背明主而從賊乎?」孫權道。

     本來自石亭之戰後,孫權信心爆棚,以為憑一己之力當可敗曹魏、拒蜀漢,開國于萬事之基,然而随着季漢這兩個月來一連串的勝利,孫權的自信心又變得不自信起來,他害怕稱帝之後反而會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