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馳援安定
關燈
小
中
大
。
可是自董卓造逆以來,漢室衰微,中原群雄忙于混戰無效顧及河套,緻使鮮卑、羌胡等部族日益坐大,定居在河南地的漢人百姓被迫不斷南遷,以緻到了今時今日,北地、五原、朔方等郡在河南地的地盤已幾乎喪失殆盡。
所以現在的河南地基本就是異族的天下,檀石槐時期此地以落羅、日律、置鞬等西部鮮卑為主,後來檀石槐死後鮮卑衰落,被鮮卑人趕走的南匈奴部落趁機重占了河套南部的地盤,故而如今的河套草原上異族勢力以鮮卑人和匈奴人為主。
臨泾縣,地處泾河中上遊,人傑地靈,民風淳厚,乃是安定郡的郡治。
楊清一行經過數日馬不停蹄的趕路,今天終于抵達了臨泾。
由于保密的需要,楊清等人沒有進駐城内,而是在臨泾以西二十裡的一處關隘裡暫歇。
安定太守吳懿也沒有大張旗鼓、廣而告之,而是隻帶了幾名親近官吏悄悄地從城裡趕過來拜見楊清。
“懿見過使君。
” 楊清連忙笑道:“哈哈,子遠将軍不必多禮,快請入座吧。
” “謝使君。
” 待吳懿落座,楊清又指着柳隐等人一一介紹了一番,衆人相互之間叙完禮後,他随即問道:“子遠将軍,就請你為我等介紹一下最新的敵情吧。
” “是。
” 吳懿拱了拱手,說道:“據斥候回報,這五千魏軍已經行進到了匈奴左部的轄地,距經過我安定郡還有兩日的路程。
” “隻有兩日?還好我們來的快,若是再慢一點就趕不上了。
”楊清面帶僥幸地說道。
吳懿點了下頭:“是啊,五千魏騎可不是個小數目,單憑我安定一郡的兵馬阻擊是很困難的。
” “魏騎領兵之人可曾打探清楚?” 吳懿道:“敵軍主将乃是僞魏并州大将蘇尚,副将也是并州的偏将董弼。
” “哦?如此說來,這五千魏騎都是并州的兵馬?” 吳懿回道:“正是。
根據并州的遊衛傳來的消息,約莫在一個月前,僞魏并州刺史梁習就接到了僞帝曹叡的旨意,命他派出兵馬從河南地借道前往涼州增援。
” “原來如此。
” 楊清點了點頭,又問道:“魏軍具體的行軍路線可曾打探清楚?” “唉,尚未見有回報,最近曹魏對各部族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他們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樣與我軍大肆接觸,尤其南匈奴本就在魏人的嚴密監視之下,現在我們的遊衛就更難聯系上那些心向漢室的匈奴人了。
”吳懿歎了口氣道。
曹魏為增強對南匈奴的控制,将其分為五部,其左部居太原茲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興,中部居大陵,每部選尊貴者為帥,又别令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
再加上如今的南匈奴單于呼廚泉被曹魏留在了邺城,隻讓他的右賢王回去代為管理南匈奴各部,所以一旦魏廷施壓,南匈奴各部是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向漢軍通報消息的,更遑論阻攔魏軍通行了。
楊清沉吟片刻後道:“匈奴人不敢得罪魏賊,但鮮卑人卻是不怕的,可從鮮卑人身上獲取消息,隻要确定魏軍不從鮮卑人的地盤上過,那他們的行軍路線就隻有偏南的幾條了。
再加上多派哨探斥候,魏軍的行蹤還是容易掌握的,畢竟他們足有五千之衆。
” “使君高見,某知道該怎麼做了。
”吳懿佩服地說道。
可是自董卓造逆以來,漢室衰微,中原群雄忙于混戰無效顧及河套,緻使鮮卑、羌胡等部族日益坐大,定居在河南地的漢人百姓被迫不斷南遷,以緻到了今時今日,北地、五原、朔方等郡在河南地的地盤已幾乎喪失殆盡。
所以現在的河南地基本就是異族的天下,檀石槐時期此地以落羅、日律、置鞬等西部鮮卑為主,後來檀石槐死後鮮卑衰落,被鮮卑人趕走的南匈奴部落趁機重占了河套南部的地盤,故而如今的河套草原上異族勢力以鮮卑人和匈奴人為主。
臨泾縣,地處泾河中上遊,人傑地靈,民風淳厚,乃是安定郡的郡治。
楊清一行經過數日馬不停蹄的趕路,今天終于抵達了臨泾。
由于保密的需要,楊清等人沒有進駐城内,而是在臨泾以西二十裡的一處關隘裡暫歇。
安定太守吳懿也沒有大張旗鼓、廣而告之,而是隻帶了幾名親近官吏悄悄地從城裡趕過來拜見楊清。
“懿見過使君。
” 楊清連忙笑道:“哈哈,子遠将軍不必多禮,快請入座吧。
” “謝使君。
” 待吳懿落座,楊清又指着柳隐等人一一介紹了一番,衆人相互之間叙完禮後,他随即問道:“子遠将軍,就請你為我等介紹一下最新的敵情吧。
” “是。
” 吳懿拱了拱手,說道:“據斥候回報,這五千魏軍已經行進到了匈奴左部的轄地,距經過我安定郡還有兩日的路程。
” “隻有兩日?還好我們來的快,若是再慢一點就趕不上了。
”楊清面帶僥幸地說道。
吳懿點了下頭:“是啊,五千魏騎可不是個小數目,單憑我安定一郡的兵馬阻擊是很困難的。
” “魏騎領兵之人可曾打探清楚?” 吳懿道:“敵軍主将乃是僞魏并州大将蘇尚,副将也是并州的偏将董弼。
” “哦?如此說來,這五千魏騎都是并州的兵馬?” 吳懿回道:“正是。
根據并州的遊衛傳來的消息,約莫在一個月前,僞魏并州刺史梁習就接到了僞帝曹叡的旨意,命他派出兵馬從河南地借道前往涼州增援。
” “原來如此。
” 楊清點了點頭,又問道:“魏軍具體的行軍路線可曾打探清楚?” “唉,尚未見有回報,最近曹魏對各部族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他們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樣與我軍大肆接觸,尤其南匈奴本就在魏人的嚴密監視之下,現在我們的遊衛就更難聯系上那些心向漢室的匈奴人了。
”吳懿歎了口氣道。
曹魏為增強對南匈奴的控制,将其分為五部,其左部居太原茲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興,中部居大陵,每部選尊貴者為帥,又别令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
再加上如今的南匈奴單于呼廚泉被曹魏留在了邺城,隻讓他的右賢王回去代為管理南匈奴各部,所以一旦魏廷施壓,南匈奴各部是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向漢軍通報消息的,更遑論阻攔魏軍通行了。
楊清沉吟片刻後道:“匈奴人不敢得罪魏賊,但鮮卑人卻是不怕的,可從鮮卑人身上獲取消息,隻要确定魏軍不從鮮卑人的地盤上過,那他們的行軍路線就隻有偏南的幾條了。
再加上多派哨探斥候,魏軍的行蹤還是容易掌握的,畢竟他們足有五千之衆。
” “使君高見,某知道該怎麼做了。
”吳懿佩服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