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二伐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攻破一座堅城是很困難的,破城的最好辦法還是要從城池内部着手。
所以楊清決定效法水浒裡的第一軍師智多星吳用吳學究先生,此公雖是水浒傳這一話本中的人物,但作者施耐庵曾在張士誠的手下做過謀士,因此水浒裡的戰事描寫極其貼近真實的宋明時期的戰争。
故而,楊清以為可從中借鑒一二。
吳用雖然戰略水平不足,但在戰術方面可稱道者甚多,尤其擅長攻堅,此公的攻城戰績在水浒書中可稱頂尖,就是與三國演義裡的一應謀士相比也是十分亮眼的。
在大聚義前吳用就已有了攻破高唐州、青州、大名府等大城的驕人戰績,他極其擅長通過裡應外合之策來破城,而且他使用裡應外合的手段并不單一,奇招頻出,或遣人先行潛進城内、或擒獲一二守将賺開城門、或扮作援軍騙開城門等等。
故而楊清向諸葛亮建議若定要攻取陳倉,就必須采用裡應外合之計,他就将吳用破城的各種招數向諸葛亮講了一遍,并提醒諸葛亮如果采納一二手段就要早做準備。
諸葛亮看了楊清的回信之後,也是對他所獻的裡應外合之術頗感吃驚,尤其信中還寫有一二陰損招數,讓諸葛亮看得是目瞪口呆,當即就有一股将楊清喚回漢中臭罵一頓的沖動。
不過若是楊清知道諸葛亮怪他手段太毒,定要大呼冤枉,這些計策都是人家吳用想出來的,他隻是借鑒而已。
再說了,戰場争鬥本就要無所不用其極,隻要不将這些陰損招數用在百姓身上,偶爾為之也是正常的。
然而諸葛亮用兵向來是堂堂正正,就是在面對魏兵這些敵人之時也是存了幾分仁厚之心,因此他摒棄了那些陰損手段,隻采用了派人先行混進陳倉城内這一個招數。
隻是這兩三個月以來,魏軍在陳倉的防備甚嚴,對進城的人都要登記、驗籍、搜查,故而派人混進陳倉的效果不是很好,直到現在也不過近百人而已。
“丞相,潛入陳倉的人員到現在隻有九十幾人,而且城内潛伏多年的遊衛也隻能提供部分兵器,所以敏以為裡應外合之計還須另想辦法。
” 西潭山上的府營内諸葛亮正在召集衆将商議出兵陳倉的事宜,衛敏首先向他彙報内應安排的情況。
諸葛亮沉吟片刻後,笑着說道:“無妨,裡應外合之法本就是嘗試一番,目前效果既然不佳,那就讓内應們暫且按兵不動,待我大軍殺到陳倉城下再做計較。
” “諾。
” 諸葛亮看着衆人繼續說道:“諸位,吾已上表天子請命出師,近日天子必有答複傳來漢中,因此我軍北上攻打陳倉的日子就快到了。
東線魏軍雖在皖城被吳軍擊敗,然而孫權遣人通報荊州的司馬懿仍在厲兵秣馬、大治水軍,似有卷土重來之勢,所以東線魏軍仍在被吳軍牽制之中,我等可放心北上。
” 礙于當下的交通條件,漢吳兩家雖有配合伐魏的意願,但并不能完全達到同時出兵的效果。
就像這次吳魏相攻,當東吳取得石亭大捷的消息傳到蜀中之時,已距大戰過了足足一個月,所以不少人擔心在東線戰事已經結束的情況下出兵似有勢單力薄的态勢。
幸好,曹魏仍有再與東吳大戰一場的打算,這才讓衆人放下心來,決定依照之前的部署發動第二次北伐。
所以楊清決定效法水浒裡的第一軍師智多星吳用吳學究先生,此公雖是水浒傳這一話本中的人物,但作者施耐庵曾在張士誠的手下做過謀士,因此水浒裡的戰事描寫極其貼近真實的宋明時期的戰争。
故而,楊清以為可從中借鑒一二。
吳用雖然戰略水平不足,但在戰術方面可稱道者甚多,尤其擅長攻堅,此公的攻城戰績在水浒書中可稱頂尖,就是與三國演義裡的一應謀士相比也是十分亮眼的。
在大聚義前吳用就已有了攻破高唐州、青州、大名府等大城的驕人戰績,他極其擅長通過裡應外合之策來破城,而且他使用裡應外合的手段并不單一,奇招頻出,或遣人先行潛進城内、或擒獲一二守将賺開城門、或扮作援軍騙開城門等等。
故而楊清向諸葛亮建議若定要攻取陳倉,就必須采用裡應外合之計,他就将吳用破城的各種招數向諸葛亮講了一遍,并提醒諸葛亮如果采納一二手段就要早做準備。
諸葛亮看了楊清的回信之後,也是對他所獻的裡應外合之術頗感吃驚,尤其信中還寫有一二陰損招數,讓諸葛亮看得是目瞪口呆,當即就有一股将楊清喚回漢中臭罵一頓的沖動。
不過若是楊清知道諸葛亮怪他手段太毒,定要大呼冤枉,這些計策都是人家吳用想出來的,他隻是借鑒而已。
再說了,戰場争鬥本就要無所不用其極,隻要不将這些陰損招數用在百姓身上,偶爾為之也是正常的。
然而諸葛亮用兵向來是堂堂正正,就是在面對魏兵這些敵人之時也是存了幾分仁厚之心,因此他摒棄了那些陰損手段,隻采用了派人先行混進陳倉城内這一個招數。
隻是這兩三個月以來,魏軍在陳倉的防備甚嚴,對進城的人都要登記、驗籍、搜查,故而派人混進陳倉的效果不是很好,直到現在也不過近百人而已。
“丞相,潛入陳倉的人員到現在隻有九十幾人,而且城内潛伏多年的遊衛也隻能提供部分兵器,所以敏以為裡應外合之計還須另想辦法。
” 西潭山上的府營内諸葛亮正在召集衆将商議出兵陳倉的事宜,衛敏首先向他彙報内應安排的情況。
諸葛亮沉吟片刻後,笑着說道:“無妨,裡應外合之法本就是嘗試一番,目前效果既然不佳,那就讓内應們暫且按兵不動,待我大軍殺到陳倉城下再做計較。
” “諾。
” 諸葛亮看着衆人繼續說道:“諸位,吾已上表天子請命出師,近日天子必有答複傳來漢中,因此我軍北上攻打陳倉的日子就快到了。
東線魏軍雖在皖城被吳軍擊敗,然而孫權遣人通報荊州的司馬懿仍在厲兵秣馬、大治水軍,似有卷土重來之勢,所以東線魏軍仍在被吳軍牽制之中,我等可放心北上。
” 礙于當下的交通條件,漢吳兩家雖有配合伐魏的意願,但并不能完全達到同時出兵的效果。
就像這次吳魏相攻,當東吳取得石亭大捷的消息傳到蜀中之時,已距大戰過了足足一個月,所以不少人擔心在東線戰事已經結束的情況下出兵似有勢單力薄的态勢。
幸好,曹魏仍有再與東吳大戰一場的打算,這才讓衆人放下心來,決定依照之前的部署發動第二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