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上士

關燈
    巳時才過,楊清洗漱完畢,躺在床榻上回想着這兩日發生的事。

    在兩天之内遇着如此多的事讓他感到有些疲憊,在夏侯府發現的疑點使他很是心煩,而今日拜見諸葛亮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更是讓他覺得有些精疲力盡,躺在榻上沒一會兒,他就沉沉地睡去了。

     在丞相府吃罷晚飯後,楊清與諸葛亮、王連又随意地聊了會兒,諸葛亮看出他有些乏了,就言道今天就到此為止,日後有時間再叙。

    楊清見狀即告辭而去,諸葛亮還特意讓人送他回家,不過自始至終都未說如何安排楊清,楊清也自不會相問。

     待楊清走後,諸葛亮和王連回到公房繼續處理積壓的公務,王連見諸葛亮将桌案上的竹簡皆已看完,拱手說道:“丞相今日已很勞累,莫不如早些歇息去吧。

    ” 自先帝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他就一直如此操勞,以前還好有先帝、關羽、法正等人分擔着,諸葛亮還有時間回府歇息,如今政事無大小都要他來決策,因此他大多就在丞相府睡了。

    不過總歸是王連的一片好意,諸葛亮笑了笑,拱手道:“多謝王公好意,您年紀大了,也請早些歇息才是,亮還想再待片刻。

    ” 王連見此也不再勸,因為他早已習慣諸葛丞相的辦事風格,隻是每當他看見諸葛亮如此辛苦,總是會忍不住相勸,雖然他知道十次勸說諸葛亮恐怕就隻會聽從一次,但他身為丞相長史自然要負起規勸之責,至于諸葛亮聽不聽從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王連在心中苦笑了一番,又道:“我是人老覺少,就還在此陪丞相說說話吧。

    ”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筆,拿起一旁的羽扇,起身走到窗邊,背對着王連道:“王公覺得楊清此人如何?”王連也起身走到窗邊,回道:“丞相,依連之見,楊清此子博學多聞、才智過人,對政事、兵事甚至諸多雜事都有高明的見解,可謂少有的俊才。

    ” 王連今日也是第一次見楊清,雖然隻是陪同諸葛亮與其相談了一番,但他非常驚訝于楊清年紀不大但所見所聞之廣宛如走遍天下的老者一般。

    他人精通一門或兩門學問已是不凡,楊清竟然諸事都能插上話且見解高明,這令他不得不佩服此子。

    王連自問平生所遇人物在見多識廣上能與楊清相比的,恐怕也隻有諸葛丞相、龐士元、秦子敕等寥寥數人而已。

     故而他不得不由衷地贊了楊清一句,又反問道:“丞相以為此人如何?” “楊明之心憂漢室、博學多聞、智謀超群、文武全才,考其所有,不在昔日龐士元、法孝直、劉子初之下。

    其人,益州上士也。

    ”諸葛亮左手捏着羽扇上部的羽毛平淡地說道。

     王連想不到諸葛亮對楊清的評價竟如此之高,居然将楊清與龐統、法正、劉巴這三位興國安邦的大才相提并論。

    他自問自己對楊清的評價已經很高了,沒料想諸葛亮竟如此欣賞他。

    其實這也怪不了王連,他隻在晚間吃飯及後面的一個時辰與楊清有過交談,且後來的談話更多的是閑聊,因此并不知道楊清下午的高論,隻對他留下個博學多聞的印象。

     王連心中稱奇不已,轉念又想道若那楊清果如丞相所言是如此大才,那豈不是國家之幸。

    他心中又驚又喜,朝廷獲如此人才必要好生安置才是,于是問道:“既是如此奇才,不知丞相如何安排他?” 諸葛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