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關燈
    都是好的。

     原來的幾門人家也都是仔細挑過的,就是有些許誇大,也絕沒有差太多,隻是古小漁一一看下來,總沒滿意的。

     古小漁想起花嬸子進屋時額上浮了一層細細的汗,臉都熱的通紅,想着這董家聽着也确實不錯,便答應見見。

     定了三天後來相看,花嬸子便放心的又吃了兩塊兒瓜,扇着風去回話兒了。

     “老爹忙忙的切瓜,怕嬸子跑了不成?”想起古老爹聽着消息,就步履匆匆的往後院去,古小漁便無奈。

     從來都是待嫁哥兒躲簾後,家裡爹媽招呼媒人,他家倒好,全反過來。

     古老爹也知道自己急的壞了規矩,但是也不覺得怎麼:“你娘走時便反複念叨,日後你哥三兒婚嫁,務必是自己情願的,爹可不想日後下去還遭你娘的罵。

    ” 古小漁不愛聽這兒話,便将古老爹才吃了兩塊兒的瓜連盤端走了。

     古老爹忙前忙後也出了一身汗,見哥兒将瓜端走,自知說錯話,也不敢再要,隻能胡亂灌兩口涼茶降降火。

     古家的肉攤是賣三天關一天。

     一則是天兒熱,肉放不住,二則就是農家人哪有日日吃葷腥的,就是有點兒的人家也隻兩三日吃一頓。

     再者大漁村就四五十戶人家,村裡就古家一間肉鋪,要是不上古家買肉,可就要攔牛車去幾十裡外的鎮上買,誰家也不願意出這個冤枉錢。

     因着就是在古家關鋪時想吃肉的人家也隻能忍着,等到肉鋪開了,再去割二兩解解饞。

     三日後要相看,那天正是古家開鋪的日子,古老爹便自作主張将肉鋪開的日子延了一日,給父老鄉親們帶來不便,最後一日賣肉時他便将價錢降了兩文。

     等鄉親們算錢時,聽着錢少了肉還是一樣,個個心情都明媚了起來,就是平日最難纏的嬸子也少挑揀了幾句。

     “這回漁哥兒必能說一個好人家,” “倒時成了别忘了讓嬸子來吃酒,嬸子給你封一個大大的紅封,” “我就說哥兒出衆,竟相看了這麼好的人家,” “……” 一時間,好話一籮筐的朝古家父子砸來,七嘴八舌的讓古小漁都聽不清古老爹說的斤數。

     “嬸子叔麼們,要是錢給大家夥算多了一兩文,肉拿回去可是不退的。

    ”古小漁提高聲音,笑着看過每一個人。

     這話兒一出,聲音頓時小了許多,沾了錢的事誰也不願意吃虧,自然閉了嘴讓古小漁好安心算錢。

     但是,總有一兩個不識趣的,不知哪一個嬸子嘟嚷說還沒成為童生夫郎呢,便擺起童生夫郎的架子。

     聲音不大,但不巧,古小漁耳力最是好。

     将肉闆上的砍刀拿起來,古小漁狠狠将一塊兒排骨剁成兩半,他笑的和煦,眼裡卻沒有笑意,目光準确的看向那個憋不住話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