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高新區發廊密布

關燈
    讓月的天與。

    :多梅雨。

    稱為黃梅季北縣也是陰雨劃在甯北縣處于海拔較高的地區,境内沒有大江大河,防洪搶險的任務到是不重。

     饒是天氣潮濕多雨,柳縣長亦未曾閑着,跑到高新技術開發區視察去了。

     近端時間,除了撤區并鄉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柳俊比較關注的就是高新區的建設。

    他未曾上任之前,甯北縣的高新區,基本就是個空架子。

    地是征了,全荒着。

    既沒有建工廠,也不曾種莊稼。

    方朝陽為了粉飾太平,在高新區建了個小型的集貿市場,将縣汽車站遷了過去,又建了些商品房,檔次都不高,算是營造出了一斤小小集鎮的。

     因為高新區緊鄰城關鎮,屬于原先城關鎮的郊區地帶,本就有些居民和菜農,建了集貿市場和汽車站之後,确實也是熱鬧了幾分。

    但令人尴尬的是,竟然在汽車站附近冒出了許多的發廊。

    廊,其實很多操持的是“皮肉生意”久而久之。

    竟隐隐有“紅燈區”的趨勢了。

    白天看不到多少人,一到晚間,卻煞是熱鬧。

     柳俊接任縣長之後,對此事大為不滿。

     這樣的高新區,未免過于搞笑。

     當即吩咐邱援朝,重拳出擊,狠狠治理了幾回,關閉了一些發廊,也處理了一批涉案的老闆和“工作人員”情形有了很大的好轉。

    隻是高新區未曾真正發揮高新區的作用,周圍居民無所生計,這個發廊業就很難從根本上禁絕。

     柳俊也認為,唯有真正将高新區建設好了,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因此與騰飛實業發展總公司合作的幾個加工廠,柳俊全部集中建在了高新區。

    便于統一管理,與騰飛公司的來往也能更加密切,彼此之值可以互通有無。

     眼下這些工廠都已經良性運轉,發展勢頭不錯,都不同程度的産生了效益。

    不過柳俊并不滿足于做産業鍊的最底層環節。

    他堅持認為。

     代加工隻是原始資本的積累,完成這個積累的過程之後,甯北縣的工業企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與規模,走自己的路,才是強縣興邦之本。

     打下了這麼好的基礎,縱算有一天自己調離甯北縣,也能留下一個雄厚的底子。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不僅僅隻是一句宣傳的口号而已。

     段時間内,因為柳俊經常到高新區轉悠,組織企業老闆們座談,出謀劃策,以至于在甯北縣幹部的小範圍之内流傳出一個“黑色幽默”。

     “縣長呢?” “不在!” “去哪兒了?” “高新區!” 答的人一臉暧昧之意,問的人則“心知肚明”。

     潘知仁聽到之後,很是生氣,本不待将這樣亂七八糟的言語告知柳俊。

    有一回沒留神,還是說了。

    說過之後就挺後悔的。

     向領導傳話,也是一門藝術。

     像這樣不正經的流言蜚語,何必告訴柳俊? 這樣的傳言,又不能追究來源。

    白白叫縣長生氣罷了。

     誰知柳俊聽說之後,隻是微微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說道:“好事! 有人在背後議論是好事!” 潘知仁便連連點頭,在心裡細細品味柳縣長這句話,越想越是佩服。

    這個“笑話”固然不是褒義的,起碼也證明,柳俊已經完全溶入了甯北縣的幹部***裡,大家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着縣長的動态呢。

     若是柳俊這個縣長,壓根就無人理會,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柳俊這一日走進了飲料廠正在興建的廠房。

     飲料廠已經正式更名為“大甯市欣樂飲料有娘公司”由香港振中公司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甯北縣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收回投資之後,股份對半,依舊由振中公司負責運作。

     振中公司派駐欣樂飲料有限公司的全權代表,自然就是郭有為,頭銜是執行總裁。

     此前南華公司沒有毀約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興建,目前已經接近竣工。

    行政辦公樓和一棟宿舍樓已經投入使用,郭有為和部分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就在廠區生活辦公。

     整套的生産設備,自然尚未安裝,不過實驗室早已準備就緒,郭有為除了監管工程的進度之外,就和幾個技術人員不斷的摸索新的飲料配方。

    争取明年上市之後,一炮走紅。

     柳俊的破桑塔納開近欣樂公司的行政辦公樓,保安早就認出這是縣長的座駕,趕緊通過内線電話通知了郭有為。

     柳俊來慣了的,徑直向總裁辦公室走去,原以為郭有為會從實驗室急匆匆跑過來迎接他,不料卻失算了,郭有為是從總裁辦公室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