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單純了
關燈
小
中
大
不可能的,這得多費力氣啊。
“太子殿下,這地上的縫隙是當初特意留出來的。
”護衛拱手說道:“殿下和工匠們都說,這是為了将來應對冷熱交替,不會使得路面因為溫度冷熱膨脹收縮而導緻路面崩壞。
” “好像是叫什麼,熱脹冷縮原理。
”護衛思索着說道:“就像是冬天天氣寒冷,放在屋子外的水缸裡不能盛放太多的水,不然水結冰會将水缸撐裂一樣。
” “還會這樣?”李元昌跑回了李承乾的身邊,好奇問道:“冬天水缸裡的水結冰真的會把水缸撐裂嗎?為什麼宮中不會這樣?” 李承乾歎息一聲。
“宮裡放在外面的水缸,都是銅的,大銅缸,而且到了冬天,水缸裡的水,也不是滿的,至于百姓們家裡的水缸,都是陶泥的,沒有銅的結實。
” “這樣啊,我還真沒注意到。
”李元昌恍然大悟。
自己生活當中見到的方方面面,相互之間的區别,這麼細嗎? 那自己這九年,在宮中,都在忙活啥呢?怎麼到了這邊莊子上,感覺自己就跟沒讀過書,沒見識的人一樣,啥都不知道。
“到外面走走看看,處處都是學問呐。
”李承乾也是感慨。
李元昌連連點頭。
“對對對,你說的不錯,所以往後,咱們要經常出來走走看看才行。
” 李承乾無奈一笑,看着自己的小七叔。
“七叔,你不會隻是單純的想經常出宮玩耍吧?” 李元昌被看破了心思,嘿嘿一笑。
“這有什麼嘛,那宮中的日子你也是知道的,多無聊啊。
”李元昌說道。
“沒見過的,都是新鮮的。
”李承乾笑道:“七叔可莫要以為,長安城外,所有的莊子都是這樣的,如此莊子,估摸着整個大唐也是獨一份,七叔不知道,泾陽王叔在這莊子上砸了多少錢進去。
” “砸了多少錢進去,到時候看看賬本不就知道了嗎。
”李元昌說道:“等到将來我去了封地,我也照着這個莊子的模樣,好好的将封地管理好,到那時候,誰不得誇贊我魯王殿下一句,真乃賢王也。
” “等到将來,你做了皇帝,七叔就給你交稅,保證比其他地方交的多多的,讓你當個富裕皇帝。
”李元昌咧着嘴哈哈笑。
要是将來自己的封地也能拾掇成這樣,想想就高興。
那泾陽王能将封地裡,自己王府附近的莊子弄得這麼好,那自己也可以啊。
有什麼? 前期砸錢嘛,自己也能砸。
封王之後,封地部分稅收,朝廷賞賜,王爵俸祿,這會兒李元昌自己就能攢下不少錢呢。
隻是現在那錢,還不在自己手裡而已。
魯王,也隻是個名号。
李承乾聞言,歎息一聲,微微搖頭。
自己的小七叔,還是單純啊。
一行人在寬敞的大街上走着,兩邊的屋舍倒是已經打好了地基,暫時還沒有繼續往下動工,隻是放在那裡。
為了修這兩條路,原先住房優先的工程都暫且停了半個月,就是要将路兩邊都給拾掇好,整修規劃出來。
現在兩條繁華的大街,也隻是雛形而已。
收拾好了這邊之後,人們又回去蓋新房子了。
估摸着這邊再動工,就要等到明年,甚至後年了,慢慢往下排。
商鋪什麼的,不着急,莊子上人多了,商鋪才有發展的空間。
眼下一整條寬敞的大道,在這裡擺攤,聚集成為集市,也就夠用了。
現在集市也隻是個雛形。
新莊子這邊,日常吃穿用度,莊子上的莊戶們,多是能夠自給自足的,而消耗物資的大戶,是李複的兩個宅子裡。
因為不事生産,所有的東西,都是要從外面購置來的。
兩個宅子,加上書院工坊,交易區什麼的,每個月要消耗的物資,是一筆大數目。
至于軍營,主要還是糧食。
肉什麼的,他們自己有養豬的地方,不用操心。
青菜什麼的,上山挖野菜,剩下的才是拿着錢出去采購。
也不能整天讓士兵就着菜湯啃餅子,偶爾也要改善生活嘛。
有的人知道這邊購置的物資多,因此平日裡也會帶着人到這邊來,販賣一些東西。
久而久之的,來的人越來越多,自發的在莊子上這邊,形成了集市,後來,交易區修好了,那邊地方寬敞,大宗的物資交易,就全都放在了那裡,交易完之後,能當場都拉到倉庫裡去存放着,到時候書院兵營和宅子裡,三邊都派人到這邊倉庫裡将東西取走,倒也方便。
這交易區建好了之後,最先方便的,還是莊子上的自己人。
“那邊就是工地了,他們在蓋新房子。
”李元昌指着正在蓋房子的方向說着:“這莊子上的人,還真是都在忙碌着啊。
” “不止是這個莊子上的人忙,王叔整個封地的人,都能調動起來,讓他們幹活掙錢。
”李承乾解釋着:“修路的,蓋房子的,大多都是莊子上的人,還有一部分,在修一個新的宅子。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啊?泾陽王兄的新宅子不是才修好嗎?” 李承乾搖搖頭。
“不是他的,是匠作監匠作少匠閻立德的,他在莊子上也弄了塊地,給自己蓋個宅子,說是将來老了,要在這裡養老。
” “這莊子上能有今天,閻少匠也是功不可沒啊,當初事情最多的那一陣子,就是閻少匠和姜少匠在這邊苦苦支撐着,熬過來的。
” “那些新房子,眼下還在修,一眼就能看明白構造,具體的七叔還想要看的話,等回去之後,給你看圖紙。
”李承乾說道。
“你連這個都了解?”李元昌瞪着眼睛看着李承乾。
自己的好大侄兒,什麼時候懂得這麼多了? 明明一塊讀書,挨先生訓的....... 你就這麼水靈靈的抛棄了你叔,成了明白人了。
“以前在莊子上住的時候,多少了解了一點,不是很多。
”李承乾謙虛說着:“略懂,略懂。
” “以前王叔曾經說過,什麼都略懂一點,生活更多彩一些。
” “還說什麼好評如
“太子殿下,這地上的縫隙是當初特意留出來的。
”護衛拱手說道:“殿下和工匠們都說,這是為了将來應對冷熱交替,不會使得路面因為溫度冷熱膨脹收縮而導緻路面崩壞。
” “好像是叫什麼,熱脹冷縮原理。
”護衛思索着說道:“就像是冬天天氣寒冷,放在屋子外的水缸裡不能盛放太多的水,不然水結冰會将水缸撐裂一樣。
” “還會這樣?”李元昌跑回了李承乾的身邊,好奇問道:“冬天水缸裡的水結冰真的會把水缸撐裂嗎?為什麼宮中不會這樣?” 李承乾歎息一聲。
“宮裡放在外面的水缸,都是銅的,大銅缸,而且到了冬天,水缸裡的水,也不是滿的,至于百姓們家裡的水缸,都是陶泥的,沒有銅的結實。
” “這樣啊,我還真沒注意到。
”李元昌恍然大悟。
自己生活當中見到的方方面面,相互之間的區别,這麼細嗎? 那自己這九年,在宮中,都在忙活啥呢?怎麼到了這邊莊子上,感覺自己就跟沒讀過書,沒見識的人一樣,啥都不知道。
“到外面走走看看,處處都是學問呐。
”李承乾也是感慨。
李元昌連連點頭。
“對對對,你說的不錯,所以往後,咱們要經常出來走走看看才行。
” 李承乾無奈一笑,看着自己的小七叔。
“七叔,你不會隻是單純的想經常出宮玩耍吧?” 李元昌被看破了心思,嘿嘿一笑。
“這有什麼嘛,那宮中的日子你也是知道的,多無聊啊。
”李元昌說道。
“沒見過的,都是新鮮的。
”李承乾笑道:“七叔可莫要以為,長安城外,所有的莊子都是這樣的,如此莊子,估摸着整個大唐也是獨一份,七叔不知道,泾陽王叔在這莊子上砸了多少錢進去。
” “砸了多少錢進去,到時候看看賬本不就知道了嗎。
”李元昌說道:“等到将來我去了封地,我也照着這個莊子的模樣,好好的将封地管理好,到那時候,誰不得誇贊我魯王殿下一句,真乃賢王也。
” “等到将來,你做了皇帝,七叔就給你交稅,保證比其他地方交的多多的,讓你當個富裕皇帝。
”李元昌咧着嘴哈哈笑。
要是将來自己的封地也能拾掇成這樣,想想就高興。
那泾陽王能将封地裡,自己王府附近的莊子弄得這麼好,那自己也可以啊。
有什麼? 前期砸錢嘛,自己也能砸。
封王之後,封地部分稅收,朝廷賞賜,王爵俸祿,這會兒李元昌自己就能攢下不少錢呢。
隻是現在那錢,還不在自己手裡而已。
魯王,也隻是個名号。
李承乾聞言,歎息一聲,微微搖頭。
自己的小七叔,還是單純啊。
一行人在寬敞的大街上走着,兩邊的屋舍倒是已經打好了地基,暫時還沒有繼續往下動工,隻是放在那裡。
為了修這兩條路,原先住房優先的工程都暫且停了半個月,就是要将路兩邊都給拾掇好,整修規劃出來。
現在兩條繁華的大街,也隻是雛形而已。
收拾好了這邊之後,人們又回去蓋新房子了。
估摸着這邊再動工,就要等到明年,甚至後年了,慢慢往下排。
商鋪什麼的,不着急,莊子上人多了,商鋪才有發展的空間。
眼下一整條寬敞的大道,在這裡擺攤,聚集成為集市,也就夠用了。
現在集市也隻是個雛形。
新莊子這邊,日常吃穿用度,莊子上的莊戶們,多是能夠自給自足的,而消耗物資的大戶,是李複的兩個宅子裡。
因為不事生産,所有的東西,都是要從外面購置來的。
兩個宅子,加上書院工坊,交易區什麼的,每個月要消耗的物資,是一筆大數目。
至于軍營,主要還是糧食。
肉什麼的,他們自己有養豬的地方,不用操心。
青菜什麼的,上山挖野菜,剩下的才是拿着錢出去采購。
也不能整天讓士兵就着菜湯啃餅子,偶爾也要改善生活嘛。
有的人知道這邊購置的物資多,因此平日裡也會帶着人到這邊來,販賣一些東西。
久而久之的,來的人越來越多,自發的在莊子上這邊,形成了集市,後來,交易區修好了,那邊地方寬敞,大宗的物資交易,就全都放在了那裡,交易完之後,能當場都拉到倉庫裡去存放着,到時候書院兵營和宅子裡,三邊都派人到這邊倉庫裡将東西取走,倒也方便。
這交易區建好了之後,最先方便的,還是莊子上的自己人。
“那邊就是工地了,他們在蓋新房子。
”李元昌指着正在蓋房子的方向說着:“這莊子上的人,還真是都在忙碌着啊。
” “不止是這個莊子上的人忙,王叔整個封地的人,都能調動起來,讓他們幹活掙錢。
”李承乾解釋着:“修路的,蓋房子的,大多都是莊子上的人,還有一部分,在修一個新的宅子。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啊?泾陽王兄的新宅子不是才修好嗎?” 李承乾搖搖頭。
“不是他的,是匠作監匠作少匠閻立德的,他在莊子上也弄了塊地,給自己蓋個宅子,說是将來老了,要在這裡養老。
” “這莊子上能有今天,閻少匠也是功不可沒啊,當初事情最多的那一陣子,就是閻少匠和姜少匠在這邊苦苦支撐着,熬過來的。
” “那些新房子,眼下還在修,一眼就能看明白構造,具體的七叔還想要看的話,等回去之後,給你看圖紙。
”李承乾說道。
“你連這個都了解?”李元昌瞪着眼睛看着李承乾。
自己的好大侄兒,什麼時候懂得這麼多了? 明明一塊讀書,挨先生訓的....... 你就這麼水靈靈的抛棄了你叔,成了明白人了。
“以前在莊子上住的時候,多少了解了一點,不是很多。
”李承乾謙虛說着:“略懂,略懂。
” “以前王叔曾經說過,什麼都略懂一點,生活更多彩一些。
” “還說什麼好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