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傳承之道

關燈
    “自從孫道長住進書院之後,我還真沒怎麼來過。

    ”李複笑道:“道長在這邊住的可還習慣?” 孫思邈笑着點點頭。

     “習慣,書院的一角,比較安靜,平日裡外面的學生沒什麼事的話,不會往這邊來,但是在這裡讀書的,都是些好孩子,之前這邊開藥田的時候,不少孩子都過來幫忙呢,這不,短短時間内,藥田都收拾的利利索索的。

    ” 孫思邈欣慰一笑。

     接觸書院裡這些孩子,孫思邈還是比較開心的。

     任誰看一幫朝氣蓬勃的學生,都不會覺得心情陰郁吧? “我在這裡住的這段時間,整理着早前的一些資料,感覺很不錯,尤其是你讓人送來的這些新紙,用着很舒服。

    ”孫思邈說道:“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這些紙張,能夠長久保存嗎?” 孫思邈想着,好不容易給整理出來了,這都是他行醫這麼多年,寶貴的藥方和經驗,最好是能夠傳下去,造福更多人。

     “目前能保存多久我也不敢說,但是幾十年肯定是能存得住的。

    ”李複說道。

     他估摸着,最少也得是個幾十年吧? 按照眼前紙作坊那邊的工藝,說起來,這都是古法,傳統工藝。

     這樣造出來的紙張,少則幾十年,多則百年,甚至幾百年,應該都是可以的。

     隻是李複不敢吹的太狠而已。

     “想要流傳下去,隻是靠着紙張,就不切實際了。

    ”李複說道:“為什麼說我誠摯的邀請道長到書院裡來呢?道長想要将自己寶貴的行醫經驗,還有這麼多年摸索積攢下來的藥方傳世,隻是記錄下來,是遠遠不夠的,傳承是什麼?不是紙面上的死東西,而是活起來的。

     比如,道長的兩個弟子,若是他們盡得道長的真傳,他們再收弟子,往後這樣一代一代的,能夠學到這等真本事的人越來越多,這些,自然而然的會被完整的傳承下去。

    ” “假如當年儒家的學問,隻是孔夫子記錄在案牍之上,随着孔聖人去世,這些案牍,又能流傳多久呢? 天災,人禍,戰亂,種種因素之下,會丢失,會殘缺。

     而隻有更多的人掌握了這些知識,靠着人,才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這也是書院所存在的意義。

    ” 孫思邈一邊聽一邊點頭。

     當初答應來書院,也是有着這個考慮在其中的。

     “如今道長在書院住下了,平日裡,也偶爾會有學生到這邊來,道長就可以暗中看看,書院裡,哪個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了。

     等個一兩年之後,他們将基礎的學問都掌握牢固了,就是分學院的時候了。

     這個院子,是給道長居住的地方,而再往外擴,或者是旁邊的院子,收拾出來,這便是一處醫學院,醫學院的院正,非孫道長莫屬。

     隻有招收更多的弟子,傳承學問,這才是正途。

    ” “說的也是啊。

    ”孫思邈笑道:“看來,我還是要在書院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為了将來這些有用的東西能夠傳承下去,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 李複微微颔首。

     “沒錯,我所想的,就是這樣的,往後不僅僅是醫學院,還有工學院之類的,百工百業,民間有民間的傳承辦法,學院派有學院派的傳承辦法。

    ”李複說道:“盡可能的将好東西,都保存下來,流傳下去。

     若是有一天,一些技術,一些理論,真的面臨失傳,我希望是因為它們被時間所淘汰,被更新的,更先進的所取代,而不是因為天災人禍,導緻傳承斷絕。

    ” 孫思邈深以為然。

     理應如此。

     李複坐在了孫思邈的對面,孫思邈的弟子奉了茶水過來。

     李複端茶,喝茶,潤了潤嗓子。

     “最近書院裡,學生們可有到這邊來請道長看病的?”李複問道。

     “肯定是有的,聽說今年開了體育課,教導學生騎馬射箭,習武強身,這課程正式開了之後,難免會有學生在校場上一不留神,出點什麼意外,隻不過,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孫思邈笑道:“最多也就休養個幾天,又是生龍活虎了,孩子們年歲還小,就算是受傷,恢複的也快。

    ” 李複點點頭。

     體育課的話,就隻有曲陽河一個“總教頭”還是有點不夠啊,看來,還是得想方設法的往書院裡劃拉老師,不管文的武的,都缺啊。

     “再有就是,頭疼腦熱,風寒什麼的,這個年紀的孩子,閑不住,得了空閑,在外面瘋跑大鬧,出一身汗,出了汗受了風,就很容易出問題。

    ”孫思邈笑道:“也叮囑了好幾次了,但是大多數的孩子,誰會放在心上呢?” 孫思邈說的這些,也都是小問題。

     以前書院裡的校醫也能給診治了,不過那時候校醫并不是住在書院裡,是書院這邊有了什麼情況,去莊子上通知醫者過來。

     有很多學生,就算是偶爾感冒發燒什麼的,自己熬一熬也就好了,實在嚴重了,才會跟先生說,先生再着人去請醫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如今孫思邈住在這裡,一切就方便多了。

     就算孫思邈不親自出手,治療這些問題,孫思邈的兩個弟子,也早就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這個年歲的孩子,管教起來的确是費心呐。

    ”李複笑道:“不過,書院裡的孩子到這邊來讀書,他們都知道,能有這個機會不容易,大多都是莊戶人家出身的孩子,先生們的話,他們還是會聽的。

    ” “課業上當然會聽,私底下玩鬧起來,就不一定咯。

    ”孫思邈笑着說道:“不過,這性子活躍,也就是這兩年,等再長大一些,自然而然就沉穩下來了。

    ” “我這兩個弟子也是,當初跟在我身邊之前,吃了不少苦,跟着我行走四方,也才活躍一些,這不這兩年,都沉穩下來了,即便是他們兩個給書院裡的學生診治,也已經上手了。

    ” “學醫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雖然我一直都帶着他們,但是這都好些年過去了,我仍舊不敢說他們出師,他們診治過的病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