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因材施教

關燈
    “程将軍和尉遲将軍也說了,孩子到了書院這裡,該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兩家人絕對不會護犢子,不會讓先生難做。

    ”李複解釋說着:“要是這倆孩子中途進來,在書院裡調皮搗蛋,先生也無須留什麼情面,若是先生覺得實在管不了,我這不還在莊子上嗎?着人到宅子裡給我送個信,我來管。

    ” 陸德明聽聞此言,笑着搖了搖頭。

     “先生們都是肯用心的,用心教導學生,學生的家裡不埋怨老師,沒有多少是管不了的。

    ”陸德明說道:“除非這孩子當真就天生反骨,怎麼教導教導不好。

    ” “有些孩子,志向不在讀書上面,沒有讀書的天賦,也不能強求着孩子就走讀書這一條路不是?明明興趣不在這裡,牛不喝水強摁頭,沒有好結果的。

     若是真要如此,那有問題的就不是孩子了,而是隻給了孩子這一條路的其他人。

    ” 陸德明也活了八十好幾了,不管是讀書還是教育,都看通透了。

     所謂的德高望重,也不隻是因為陸德明年紀大,書讀的多,寫的多。

     在做人方面,要求更是嚴格,否則怎敢當得這四個字? “将來孩子到了書院,不管是讀書也好,做其他也罷,是否能成材,成為怎樣的棟梁,都是未可知的。

    ”陸德明說道:“咱們書院在嘗試的,不就是因材施教嗎?否則,懷仁你先前也就不會對書院的未來做如此宏偉的規劃了。

    ” 李複聽到這些話,心中也頗有感慨。

     要麼怎麼說跟陸老頭合作就是舒心呢,也樂意将書院交給他來打理。

     因為陸德明是認同他的教育理念的。

     在陸德明的思想裡,沒有什麼“唯有讀書高”這樣根深蒂固的想法。

     李複提出來的未來的書院規劃,陸德明也是打心眼裡贊同的。

     百工百業,總要有人學習,傳承下去,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壯大,才能讓最好的技術應用于百姓生活方面,服務于百姓。

     而不僅僅隻是讀書。

     書讀的再多,這也隻是基礎而已。

     朝廷裡,靠着讀書,或許能做官。

     可若是做官,靠着的,就不止是讀書了。

     “我所說的,在那兩個孩子來書院之前,你要跟程将軍還有尉遲将軍說好,不然,因為身份問題,在書院裡引起的諸多問題,無法解決。

    ”陸德明說道:“既然來了書院,當是一視同仁的,包括你那小舅子李震也是如此。

    ” “他在書院待的就挺好的。

    ” 說起李震,陸德明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雖說是英國公府的大公子,但是來書院之後,還真沒有傳聞中的那麼不堪,脾氣秉性是好的,跟書院裡的其他同窗也能玩到一起去,對于自己英國公小公爺的身份,提都不帶提一嘴的。

     以前剛來書院那陣子,脾氣不這樣的,調皮搗蛋還是有的。

     但是被泾陽王妃帶回去收拾了一頓之後,就老實了。

     後續在書院裡,收斂了許多,如今,倒也成了個活潑懂事的好孩子了。

     書院裡的學生,當先生的不要求他們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