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楊家大娘子
關燈
小
中
大
楊家大娘子來到了宅子裡,老趙歡快的帶着人去了廚房,事無巨細的安排了一番。
“往後你就在廚房幫工,先跟着柳娘多學學。
”老趙說道。
“是。
”楊家大娘子應聲。
很快就适應了自己的新身份。
泾陽王府廚房裡的廚娘。
也是要歸趙管家統管的。
“至于這院子裡的事情,倒也不用什麼都搶着做,很多力氣活,都是有專門的人來負責的。
”老趙說道:“你隻需聽柳娘的話就好。
” 楊家大娘子認真點頭。
“多謝趙管家。
” 老趙臉上布滿了笑容,褶子都快要擠到一起了。
“無妨無妨。
” “我再去找柳娘叮囑幾句。
” 老趙說完之後,就轉身去廚房裡找柳娘去了。
柳娘見趙管家去而複返,還以為他是落下了什麼。
“老趙?” “柳娘,楊家大娘子來廚房做事,你幫忙照看着,幫襯着點。
”老趙叮囑着:“畢竟是沒有簽契書進來的,人放在這裡,我多少還是有點擔心會節外生枝。
” 柳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老趙。
随後恍然大悟。
“行,我明白了。
” 柳娘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我懂得”的笑容:“保證給你照看好,順帶着,連本事也教,怎麼樣,夠意思吧?” 老趙見到柳娘這表情,老臉一紅,但還是對着柳娘豎起了大拇指。
“夠意思,不愧是這麼多年的交情了。
” “交給我,你放心,這廚房可是我的地盤呢。
”柳娘笑嘻嘻的說道:“不過,老趙你真是可以啊,不錯,真不錯,我就等着喝酒了,希望你,可要快一些啊。
” “可忙你的吧。
” 老趙被柳娘打趣的不好意思了,落荒而逃。
柳娘就站在廚房裡哈哈的笑。
這可太有意思了。
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老趙? 在一塊共事這麼多年了,這還真是頭一遭呢。
也是沒想到,老趙這一把歲數了,總算是在這方面開竅了,或者是說,終于有這一份心思了。
可喜可賀。
而且還是找的莊子上的人,知根知底的。
三十來歲的楊家大娘子,剛剛好。
什麼寡婦不寡婦的,寡婦才好呢。
帶孩子的寡婦,更好。
這說明這女子身體健碩,好生養,将來娶回來,能過日子。
院子裡的楊家大娘子聽着廚房裡柳娘爽朗的笑聲,再看看匆匆離開的趙管家,面露疑惑。
這是怎麼了? 奇奇怪怪的。
楊家大娘子便開始在宅子裡幹活。
幾日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還有尉遲恭程咬金等人結伴一同來到了莊子上。
應邀來參加喬遷宴。
莊子上這邊早就提前得到了消息,廚房裡忙的飛起。
這幾日,楊家大娘子在柳娘的手把手教導下,很快就熟悉了廚房裡的事情,包括以前她從來沒有見過的一些食材,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食材該怎麼處理。
“我跟你說。
”柳娘坐在個木質的小闆凳上,面前放着個大木盆,裡面全都是一些豬下水什麼的:“咱們家郎君,也不知道怎麼的,口味可刁鑽了。
” “以前莊子上殺豬,特意叮囑,不讓人将這些東西給扔了,全都拿回來,開始收拾。
” “我們那時候問郎君,說要這些東西作甚?” “郎君說要吃。
” “可是給我們吓了一大跳呢,這玩意兒,臭烘烘的,能吃嗎?” “尤其是這豬大腸,這清理出來的東西.......” 那都是豬粑粑啊。
“我們都覺得,郎君是不是在開玩笑,但是看他那樣子,還真不是開玩笑的模樣。
” “所以就隻能捏着鼻子給處理了。
”柳娘笑着說道:“但是按照郎君的方法處理出來,然後燒制成菜肴,郎君果然是吃的。
” “到現在我也不能理解,這豬大腸,他是怎麼發現能吃的。
” “啊?”楊家大娘子的臉色白了白。
豬大腸?吃? 這兩個詞,怎麼着都沒法将其聯系在一起。
“是啊,不僅僅是咱們郎君喜歡吃,房相也喜歡吃呢,還有程将軍,他倆喜歡,杜相喜歡吃炒肝,尉遲将軍喜歡吃腰花。
”柳娘一邊幹活一邊說道。
楊家大娘子在進大宅子的廚房幹活兒之前,是從來不知道,這些玩意兒是能吃的。
而在看過柳娘對這些東西的處理方式和過程之後,也就明白,即便是能吃,也不是尋常人家能夠吃的起的。
比如說這豬大腸,清洗幹淨之後,還要用豆面仔細搓洗一遍。
尋常人家,誰處理的起? 也就吃不起了。
至于說食材嘛........的确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這個東西要清理仔細了,要是清理的不仔細,那味道就沒法下嘴了,估摸着做出來,也是連着鍋一塊端着扔了。
”柳娘叮囑道。
“好,我多搓洗幾遍。
”楊家大娘子應聲。
對于之前她忙活的事情來說,廚房裡的事情,真不算累了,無非就是需要耐心,需要仔細一些,再出一點力氣就能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些出大力氣的,廚房裡有男人,專門負責出力氣。
整個大宅子,人員配備最齊全的,就是這廚房的大院子了。
廚房的院子,吸取了老宅子的教訓,堅決要建的大一些,能夠容納更多人同時幹活。
但即便是這樣,廚房的院子,也是有兩個,但是這兩個是相互通着的,隔着一道月亮門。
前面的是廚房,後面的是廚房的倉庫,用來存放食材,堆放雜物的。
“過幾天閑散下來啊,我就教你做菜,到時候,你也嘗試着,用新的廚具,做出好吃的菜肴。
”柳娘說道:“這可是一門好手藝,外面是學不到的。
” “将來,這門手藝,也是能夠讓你們一家安身立命的。
”柳娘笑道:“你是不知道,泾陽王府出去的廚子,有多麼的受歡迎,便是宮中尚食局的兩名廚子,那都是送到泾陽王府來,專門學習培養的呢。
” 聽到柳娘這般說,楊家大娘子連忙點頭應是。
心中感激之餘,也比較好奇,為什麼柳娘對自己這麼好。
“柳姐姐,承蒙你的照顧,你對我這麼好,我真是無以為報。
”楊家大娘子思量着說道:“隻是,我這初來乍到的,你對我這麼好,我有點,受寵若驚了。
” 柳娘一聽這個,爽朗一笑。
“哈哈哈哈哈,你不用擔心什麼,既然來宅子裡,要在這裡幹活,我肯定是要教導你的,将來你白天在廚房值守,可是要給郎君做飯吃的,咱們郎君吃飯,嘴可挑剔了,我之前研究的新菜品,他都不讓我做了。
”柳娘笑道:“所以當然要培養好你,省得你不受郎君器用。
” 楊家大娘子似懂非懂。
“是這樣啊。
” “對對對。
”柳娘連連點頭:“另外還有呢,在莊子上住了這麼多年,咱們這些人啊,知根知底的,當初郎君還沒有封王的時候,咱們就處了這麼多年了,你說是不是,那都不一樣。
” 楊家娘子點頭認同。
倒也是如此。
“還有呢。
”柳娘笑道:“你自己帶着兒子過日子不容易,我同樣也是如此啊。
” “你忘了,我也有個大兒子。
”柳娘說道:“我家早年間也沒了男人,要不是靠着郎君和趙管家這麼多年拉一把,那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
” “你現如今走的路,是我當年走過的,所以我想着,能幫上忙,就幫忙。
” 這句話,柳娘說的無比真誠。
他在楊家大娘子的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
不能說誰比誰辛苦,隻能說是半斤八兩。
柳娘家,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
楊家大娘子的丈夫,是前幾年去世的。
一點沒趕上莊子上的好日子。
當初若是活到了主家過上好日子,也就是李複封王,泾陽成了李複的封地,莊子上的這些莊戶,生活上有困難,李複這個主家不會不管。
哪怕是來宅子這邊借錢,李複都會很大方的借給他們,尤其是看病救命的錢。
因為這時候李複有了身份,家中産業做起來了,手裡是有錢的。
也不會虧待莊戶們。
誰家還沒有個急用錢的時候呢? 隻可惜,時也,命也。
難說。
提起這種事,楊家大娘子心中也是萬分感慨。
“人這一輩子呐,真是命啊。
” “誰說不是呢?不過,命好命不好,也不能就這麼定下了,說不定有轉機呢?”柳娘笑道:“當年我家那口子沒了的時候,我真是絕的,天都塌了,亂糟糟的年頭,我帶着孩子,可怎麼過啊。
” “我公婆沒的早,我嫁到他們家之前,老兩口就沒了。
”柳娘回想着:“我家那口子說,當年是被征了徭役,做苦力,活活累死的。
” “他跑了,賣身給了一戶人人家,後來戰亂當中,那戶人家也顧不上了,他輾轉就跑到了這邊,到最後還是在這兒當了佃戶。
”柳娘說道:“這才在這邊落了腳,成家立業。
” “可惜,成親之後安穩日子沒過兩年,他就得了病,人沒了。
”柳娘說道:“剩
“往後你就在廚房幫工,先跟着柳娘多學學。
”老趙說道。
“是。
”楊家大娘子應聲。
很快就适應了自己的新身份。
泾陽王府廚房裡的廚娘。
也是要歸趙管家統管的。
“至于這院子裡的事情,倒也不用什麼都搶着做,很多力氣活,都是有專門的人來負責的。
”老趙說道:“你隻需聽柳娘的話就好。
” 楊家大娘子認真點頭。
“多謝趙管家。
” 老趙臉上布滿了笑容,褶子都快要擠到一起了。
“無妨無妨。
” “我再去找柳娘叮囑幾句。
” 老趙說完之後,就轉身去廚房裡找柳娘去了。
柳娘見趙管家去而複返,還以為他是落下了什麼。
“老趙?” “柳娘,楊家大娘子來廚房做事,你幫忙照看着,幫襯着點。
”老趙叮囑着:“畢竟是沒有簽契書進來的,人放在這裡,我多少還是有點擔心會節外生枝。
” 柳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老趙。
随後恍然大悟。
“行,我明白了。
” 柳娘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我懂得”的笑容:“保證給你照看好,順帶着,連本事也教,怎麼樣,夠意思吧?” 老趙見到柳娘這表情,老臉一紅,但還是對着柳娘豎起了大拇指。
“夠意思,不愧是這麼多年的交情了。
” “交給我,你放心,這廚房可是我的地盤呢。
”柳娘笑嘻嘻的說道:“不過,老趙你真是可以啊,不錯,真不錯,我就等着喝酒了,希望你,可要快一些啊。
” “可忙你的吧。
” 老趙被柳娘打趣的不好意思了,落荒而逃。
柳娘就站在廚房裡哈哈的笑。
這可太有意思了。
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老趙? 在一塊共事這麼多年了,這還真是頭一遭呢。
也是沒想到,老趙這一把歲數了,總算是在這方面開竅了,或者是說,終于有這一份心思了。
可喜可賀。
而且還是找的莊子上的人,知根知底的。
三十來歲的楊家大娘子,剛剛好。
什麼寡婦不寡婦的,寡婦才好呢。
帶孩子的寡婦,更好。
這說明這女子身體健碩,好生養,将來娶回來,能過日子。
院子裡的楊家大娘子聽着廚房裡柳娘爽朗的笑聲,再看看匆匆離開的趙管家,面露疑惑。
這是怎麼了? 奇奇怪怪的。
楊家大娘子便開始在宅子裡幹活。
幾日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還有尉遲恭程咬金等人結伴一同來到了莊子上。
應邀來參加喬遷宴。
莊子上這邊早就提前得到了消息,廚房裡忙的飛起。
這幾日,楊家大娘子在柳娘的手把手教導下,很快就熟悉了廚房裡的事情,包括以前她從來沒有見過的一些食材,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食材該怎麼處理。
“我跟你說。
”柳娘坐在個木質的小闆凳上,面前放着個大木盆,裡面全都是一些豬下水什麼的:“咱們家郎君,也不知道怎麼的,口味可刁鑽了。
” “以前莊子上殺豬,特意叮囑,不讓人将這些東西給扔了,全都拿回來,開始收拾。
” “我們那時候問郎君,說要這些東西作甚?” “郎君說要吃。
” “可是給我們吓了一大跳呢,這玩意兒,臭烘烘的,能吃嗎?” “尤其是這豬大腸,這清理出來的東西.......” 那都是豬粑粑啊。
“我們都覺得,郎君是不是在開玩笑,但是看他那樣子,還真不是開玩笑的模樣。
” “所以就隻能捏着鼻子給處理了。
”柳娘笑着說道:“但是按照郎君的方法處理出來,然後燒制成菜肴,郎君果然是吃的。
” “到現在我也不能理解,這豬大腸,他是怎麼發現能吃的。
” “啊?”楊家大娘子的臉色白了白。
豬大腸?吃? 這兩個詞,怎麼着都沒法将其聯系在一起。
“是啊,不僅僅是咱們郎君喜歡吃,房相也喜歡吃呢,還有程将軍,他倆喜歡,杜相喜歡吃炒肝,尉遲将軍喜歡吃腰花。
”柳娘一邊幹活一邊說道。
楊家大娘子在進大宅子的廚房幹活兒之前,是從來不知道,這些玩意兒是能吃的。
而在看過柳娘對這些東西的處理方式和過程之後,也就明白,即便是能吃,也不是尋常人家能夠吃的起的。
比如說這豬大腸,清洗幹淨之後,還要用豆面仔細搓洗一遍。
尋常人家,誰處理的起? 也就吃不起了。
至于說食材嘛........的确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這個東西要清理仔細了,要是清理的不仔細,那味道就沒法下嘴了,估摸着做出來,也是連着鍋一塊端着扔了。
”柳娘叮囑道。
“好,我多搓洗幾遍。
”楊家大娘子應聲。
對于之前她忙活的事情來說,廚房裡的事情,真不算累了,無非就是需要耐心,需要仔細一些,再出一點力氣就能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些出大力氣的,廚房裡有男人,專門負責出力氣。
整個大宅子,人員配備最齊全的,就是這廚房的大院子了。
廚房的院子,吸取了老宅子的教訓,堅決要建的大一些,能夠容納更多人同時幹活。
但即便是這樣,廚房的院子,也是有兩個,但是這兩個是相互通着的,隔着一道月亮門。
前面的是廚房,後面的是廚房的倉庫,用來存放食材,堆放雜物的。
“過幾天閑散下來啊,我就教你做菜,到時候,你也嘗試着,用新的廚具,做出好吃的菜肴。
”柳娘說道:“這可是一門好手藝,外面是學不到的。
” “将來,這門手藝,也是能夠讓你們一家安身立命的。
”柳娘笑道:“你是不知道,泾陽王府出去的廚子,有多麼的受歡迎,便是宮中尚食局的兩名廚子,那都是送到泾陽王府來,專門學習培養的呢。
” 聽到柳娘這般說,楊家大娘子連忙點頭應是。
心中感激之餘,也比較好奇,為什麼柳娘對自己這麼好。
“柳姐姐,承蒙你的照顧,你對我這麼好,我真是無以為報。
”楊家大娘子思量着說道:“隻是,我這初來乍到的,你對我這麼好,我有點,受寵若驚了。
” 柳娘一聽這個,爽朗一笑。
“哈哈哈哈哈,你不用擔心什麼,既然來宅子裡,要在這裡幹活,我肯定是要教導你的,将來你白天在廚房值守,可是要給郎君做飯吃的,咱們郎君吃飯,嘴可挑剔了,我之前研究的新菜品,他都不讓我做了。
”柳娘笑道:“所以當然要培養好你,省得你不受郎君器用。
” 楊家大娘子似懂非懂。
“是這樣啊。
” “對對對。
”柳娘連連點頭:“另外還有呢,在莊子上住了這麼多年,咱們這些人啊,知根知底的,當初郎君還沒有封王的時候,咱們就處了這麼多年了,你說是不是,那都不一樣。
” 楊家娘子點頭認同。
倒也是如此。
“還有呢。
”柳娘笑道:“你自己帶着兒子過日子不容易,我同樣也是如此啊。
” “你忘了,我也有個大兒子。
”柳娘說道:“我家早年間也沒了男人,要不是靠着郎君和趙管家這麼多年拉一把,那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
” “你現如今走的路,是我當年走過的,所以我想着,能幫上忙,就幫忙。
” 這句話,柳娘說的無比真誠。
他在楊家大娘子的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
不能說誰比誰辛苦,隻能說是半斤八兩。
柳娘家,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
楊家大娘子的丈夫,是前幾年去世的。
一點沒趕上莊子上的好日子。
當初若是活到了主家過上好日子,也就是李複封王,泾陽成了李複的封地,莊子上的這些莊戶,生活上有困難,李複這個主家不會不管。
哪怕是來宅子這邊借錢,李複都會很大方的借給他們,尤其是看病救命的錢。
因為這時候李複有了身份,家中産業做起來了,手裡是有錢的。
也不會虧待莊戶們。
誰家還沒有個急用錢的時候呢? 隻可惜,時也,命也。
難說。
提起這種事,楊家大娘子心中也是萬分感慨。
“人這一輩子呐,真是命啊。
” “誰說不是呢?不過,命好命不好,也不能就這麼定下了,說不定有轉機呢?”柳娘笑道:“當年我家那口子沒了的時候,我真是絕的,天都塌了,亂糟糟的年頭,我帶着孩子,可怎麼過啊。
” “我公婆沒的早,我嫁到他們家之前,老兩口就沒了。
”柳娘回想着:“我家那口子說,當年是被征了徭役,做苦力,活活累死的。
” “他跑了,賣身給了一戶人人家,後來戰亂當中,那戶人家也顧不上了,他輾轉就跑到了這邊,到最後還是在這兒當了佃戶。
”柳娘說道:“這才在這邊落了腳,成家立業。
” “可惜,成親之後安穩日子沒過兩年,他就得了病,人沒了。
”柳娘說道:“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