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不是學問人
關燈
小
中
大
陸德明眼神都有光了。
“這兩句,便是對第一句的補充了,如果孩子從小不好好教育,哪怕是本性善良也會變壞,為了不讓他們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專心醫一緻的去教育孩子。
” “還有孟母三遷,斷杼教子,好,好好。
” 陸德明不斷的誇贊着。
再往下看,是一行塗黑的,被李複廢棄的一句話。
這年頭還沒有窦燕山,李複都寫完了,才想着問問陸德明,沒有的人,那不能寫啊,直接塗抹掉。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 “僅僅隻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這是父母的過錯,隻是教育,而不嚴格要求,便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李複解釋着:“也不能說,父母生了孩子之後,給口飯,養大了,就是父母比天大,無論什麼,父母都沒錯,打個比方來說,孩子從小到大不被父母喜歡,毆打虐待,哪怕是孩子聽話懂事,還是要遭受這些,那麼,在将來孩子不願意給父母養老,這是錯嗎?” 陸德明眉頭緊皺。
“可是有孝道在......畢竟是生身父母。
” “那孩子有什麼錯呢?”李複雙手一攤:“他生下來什麼都不懂,遭受非人的待遇,父母不曾善待,不曾教育,還要要求他,能夠孝敬父母,侍奉堂前?” 陸德明歎息:“這.......着實令人糾結啊。
” “這就說到方才咱倆聊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了。
”李複說道:“孝道要求子女無論如何都要給父母養老,這是道德标準的要求,但不是最基本的法律要求。
” “而大唐的律法規定,子女必須給父母養老,這是法律強制要求。
” “那不都是要給父母養老嗎?”陸德明問道。
“标準不一樣啊,心甘情願和強制,能一樣嗎?心甘情願的給父母養老,父母日子過的舒坦啊,而子女被律法強制給父母養老,最低标準,活着給口飯吃就行。
”李複說道:“所以也要說,孩子從小,父母要好好教育,好好對待,如何養老在如何養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決定了。
” 陸德明沉思,微微颔首。
一個三字經,足夠自己去思考很多了。
而這些思考,這些相對的論點,都是以往不曾去想的。
因為在孝道的要求下,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而所謂的道德要求,不是針對所有人都是行之有效的。
而天底下,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讀書人。
讀書的不一定明理,不讀書的,也不一定粗鄙。
人性多複雜。
李複的三字經寫了不少,删改了不少。
什麼古九州,今改制....... 寫了有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如果老陸覺得不夠,那就讓他再補充吧。
甚至連三傳者,有公羊,都沒有寫到。
“這三字經,雖說不多,但是包涵了太多道理知識,我也得好好研讀一番才是。
”陸德明說道。
“本就是給小兒開蒙之用,就總結一些道理,讓其變得能夠郎朗上口一些,寫的不多,
“這兩句,便是對第一句的補充了,如果孩子從小不好好教育,哪怕是本性善良也會變壞,為了不讓他們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專心醫一緻的去教育孩子。
” “還有孟母三遷,斷杼教子,好,好好。
” 陸德明不斷的誇贊着。
再往下看,是一行塗黑的,被李複廢棄的一句話。
這年頭還沒有窦燕山,李複都寫完了,才想着問問陸德明,沒有的人,那不能寫啊,直接塗抹掉。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 “僅僅隻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這是父母的過錯,隻是教育,而不嚴格要求,便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李複解釋着:“也不能說,父母生了孩子之後,給口飯,養大了,就是父母比天大,無論什麼,父母都沒錯,打個比方來說,孩子從小到大不被父母喜歡,毆打虐待,哪怕是孩子聽話懂事,還是要遭受這些,那麼,在将來孩子不願意給父母養老,這是錯嗎?” 陸德明眉頭緊皺。
“可是有孝道在......畢竟是生身父母。
” “那孩子有什麼錯呢?”李複雙手一攤:“他生下來什麼都不懂,遭受非人的待遇,父母不曾善待,不曾教育,還要要求他,能夠孝敬父母,侍奉堂前?” 陸德明歎息:“這.......着實令人糾結啊。
” “這就說到方才咱倆聊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了。
”李複說道:“孝道要求子女無論如何都要給父母養老,這是道德标準的要求,但不是最基本的法律要求。
” “而大唐的律法規定,子女必須給父母養老,這是法律強制要求。
” “那不都是要給父母養老嗎?”陸德明問道。
“标準不一樣啊,心甘情願和強制,能一樣嗎?心甘情願的給父母養老,父母日子過的舒坦啊,而子女被律法強制給父母養老,最低标準,活着給口飯吃就行。
”李複說道:“所以也要說,孩子從小,父母要好好教育,好好對待,如何養老在如何養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決定了。
” 陸德明沉思,微微颔首。
一個三字經,足夠自己去思考很多了。
而這些思考,這些相對的論點,都是以往不曾去想的。
因為在孝道的要求下,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而所謂的道德要求,不是針對所有人都是行之有效的。
而天底下,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讀書人。
讀書的不一定明理,不讀書的,也不一定粗鄙。
人性多複雜。
李複的三字經寫了不少,删改了不少。
什麼古九州,今改制....... 寫了有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如果老陸覺得不夠,那就讓他再補充吧。
甚至連三傳者,有公羊,都沒有寫到。
“這三字經,雖說不多,但是包涵了太多道理知識,我也得好好研讀一番才是。
”陸德明說道。
“本就是給小兒開蒙之用,就總結一些道理,讓其變得能夠郎朗上口一些,寫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