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責任

關燈
    是帶着護衛們,先奔着書院去了。

     在過年期間,工坊放假也就隻放了幾天,中間還是在開工幹活的。

     李複尤其重視印刷作坊那邊,先去書院,看看書院裡的書本情況如何,再去印刷工坊,看看那邊,最後再去軍營。

     一回來,就要先巡視一圈才行。

     離開莊子兩個多月,莊子上這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李複來到書院裡,他成親的消息,也早就在莊子上傳開了,書院裡幹活的,見到李複,都會送上一聲恭喜。

     那些沒有在學堂裡上課的先生,見到李複之後,也會拱手道賀。

     李複一一還禮。

     “轉過年來,書院這邊可還好?”李複詢問先生們書院裡的事。

     “一切安好,如今大家都在和陸博士商議着,今年秋天過後,學生們教材的問題。

    ”先生回應道。

     李複微微颔首。

     這個問題,在書院擴建之前,他就跟陸德明商議過好幾次了。

     現在的書本,也不過隻是前人的着作,讀書可以,但是用作啟蒙,顯然對學生十分的不友好。

     啟蒙的教材,要适當的修改重新編撰才行。

     至于其他的教材,還是要在書院授課的過程中,慢慢的摸索修改才行。

     “作坊那邊,有送書籍過來嗎?”李複問道。

     “送來了,眼下還在倉庫裡,先生們正在商量組織着,如何定價。

    ”先生回應說道:“那批書籍質量精美,若是放在外面,價錢肯定是不會低的,可是在書院裡,就不能給學生們定高價了。

    ” “還是要考慮學生們的家境問題。

    ”先生說道。

     李複微微颔首。

     即便是書院裡的書,也不會免費發放給學生的,哪怕九成的學生品行優良,但是仍不排除有學生,有什麼歪心思外招。

     而且,書院收學費,書本費,不是很正常嗎? 就算是莊子上,李複也沒打算施行什麼義務教育。

     這年頭,教導人讀書,可不是什麼義務。

     有書院這樣一個存在,對于一些家境普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福音了。

     “一會兒我要去一趟工坊,到時候跟工匠們也商量一下,看看這東西,估摸着成本是多少,書院這邊,在書本費用上,就不掙學生的錢了。

    ”李複說道:“大差不差的,用成本價計算出來,便算做是學生的書本費了。

    ” 以後書籍下發,還是要制定一下時間方面的,比如說,放假之後,一開學就發書本,又或者是專門制定一個日子什麼的。

     讓作坊那邊也提前準備。

     因為書院也是剛開,很多事情,都是沒有什麼章程,上遊的東西什麼時候出來,下遊書院這邊就什麼時候發放或者是做更改。

     這樣太沒有穩定性了。

     不過随着作坊的安穩和書院的發展,這些問題都能夠慢慢解決。

     “那,我們這邊,就等候殿下的消息了。

    ”先生拱手說道。

     “行,我在書院轉一圈,然後就過去,你們該怎麼忙就怎麼忙。

    ”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