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大唐聰明人
關燈
小
中
大
李世民,他要做說了算的真皇帝。
從宮中回來之後,傍晚,李複就接到了拜帖,來自趙德言的。
他想要明日下午來府上拜訪。
李複在書房裡,饒有興緻的看着這拜帖。
“陛下還真是料事如神啊,眼下長安城的動靜都這麼大了,趙德言也越來越坐不住了。
”李複笑道:“應允下來吧。
” “是。
”老趙應聲。
“對了,老趙,在前面找個僻靜的屋子,收拾出來,裝飾一下。
”李複說道:“作個書房使用。
” “郎君,這邊書房.......” “用來招待一些客人,咱們宅子裡的,這個書房,不合适。
”李複解釋道。
這個書房裡東西不少,而且很重要,平日裡便隻有小桃能夠來打掃,李複不在的時候,就隻有老趙和小桃兩人能夠進出。
便是石頭,也是隻有李複召見他的時候,才能來書房。
自然就不适合接待其他人了。
而其他人來府上拜訪的話,有的人,也不适合在廳中會面,一次兩次還好,若是人家再來,還是在廳中接待的話,那就太過于生疏了。
書房也是個接待人的地方。
來人拜訪,讓人家去書房,雙方見面,關系和距離,面上看着,就能拉近不少。
不然的話,一些“貼心”的話,可就沒有那麼容易說出來了。
比如說趙德言。
上一次在廳中見的,這一次,就得讓人家到書房去,顯示親近,也能更好的聊天。
但是總不能讓趙德言來這個書房。
所以,一定要在前院,再布置一個适合聊天的書房出來。
李複一說,老趙就清楚了。
“郎君放心,明天早上之前,書房就布置出來了。
” 李複微微颔首。
“辛苦了,對了,這兩天,大安宮那邊會送來一批書籍。
”李複說道:“找幾個人,我需要将大安宮送來的書籍,全都謄抄一遍,用咱們的新紙,謄抄好之後,裝訂成冊,這件事,要找信得過的自己人來做,從謄抄到裝訂,全都要在咱們府裡完成,不能傳揚出去。
” 老趙稍加思索。
“郎君,咱們府上有幾個賬房先生,都是能夠信得過的自家人,在宅子裡專門騰出一個院子來,讓他們在那邊辦這件事,如何?” “好。
”李複應聲:“另外,找幾個雕刻技藝精湛的工匠,後天吧,我要見他們。
” “是。
” 老趙退下去安排事情,李複則是在自己的書房裡,看着書架上的那些書。
有一些可能會跟大安宮裡的藏書有重複,到時候要挑選一番。
李複書架上的書,也多是竹簡。
用新紙謄抄,将來,不管是閱讀還是搬運,就不會那麼麻煩了。
次日下午,趙德言如約來了泾陽王府,趙管家客客氣氣的将趙德言請進了“書房”。
趙德言見管家對自己這般客氣,心中也高興的很,跟着管家來到了書房之後,心中歡喜更甚。
泾陽王殿下這是,将他當成了自己人啊。
上一回還是在廳中呢,這一會,就直接來了書房了。
李複早就坐在書房裡等着這個趙德言了。
“下官,拜見殿下。
” “無需多禮,來坐下說。
”李複笑呵呵的招待着趙德言,随後對老趙說道:“趙管家,讓人弄些吃食過來吧。
” “是。
”老趙退下。
不多時,府上的下人送來了茶水和糕點。
“殿下,官員考核的事情.......” “啊,這個你放心,我已經跟陛下提過了,當初你在貝州做官,也有政績,在陛下面前挂了名,妥了。
”李複笑道:“陛下親口所言,有你的官做。
” “太好了,太好了!”趙德言興奮起來了。
這下穩了,穩了,果然,泾陽王在陛下面前提起,比什麼都好使。
什麼考核官員,不還是要看誰的人脈神通廣大? “這其實是,殿下對我的恩典啊。
”趙德言連忙躬身低頭。
李複臉上帶着笑容:“知道就好啊。
” “我願意為殿下門下效力。
”趙德言直接一個大蛇随棍上,順着杆子往上爬。
趙德言也很是有眼力見的,為李複奉上茶水。
“祝殿下在朝中,人脈亨通。
” “哈哈哈哈,你啊,說的好。
”李複誇贊。
“最近這些日子,京官州官都在長安,人心惶惶,因為朝廷的考核,裁減什麼的,趙德言,如今,你是穩妥了,不着急了,但是吧,你之前畢竟是散官,朝廷的官位呢,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要是想有個什麼位置,那是不是........” “殿下的意思是?”趙德言擡眼疑惑的看着李複。
“當然,這個事情吧,是這麼個事情,眼下的情況吧,也是這麼個情況,如今你也算是陛下的人,陛下希望這件事情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可以有一些亂子,但是不能太亂。
”李複垂眸說着:“因為朝中,有一些人,不希望朝廷順利,總是想着,在這裡面為自己謀點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王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人脈嘛,關系網嘛,有你的就有我的,到了一定的地步上,大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要争奪,你說是吧?” 趙德言連連點頭。
“是,是,殿下說的是。
” “考核,說白了是什麼呢?你明白的。
” 趙德言的一雙眼睛滴溜溜的轉動。
自己現在的人脈是泾陽王,泾陽王是向着陛下的。
那誰站在陛下的對面,那就是自己的對面。
陛下鬧這一出裁撤的戲碼,是為什麼呢? 趙德言想着方才泾陽王的欲言又止。
随後,心思流轉之間,他悟了。
武德舊臣! 泾陽王是向着陛下的,但是呢,他也是太上皇的侄子,也孝順着太上皇。
泾陽王是在兩位陛下之間啊。
武德老臣,是太上皇分封提拔的。
而現在新朝,朝堂上陛下的人與太上皇的人在較勁........泾陽王夾在中間,他不能明着說,明着做。
那就隻能靠自己了啊!! 趙德言眼神都亮了。
這般重要且隐秘的東西,都讓自己給弄明白了。
自己這下子,是真的要成為泾陽王的心腹人脈的節奏啊
從宮中回來之後,傍晚,李複就接到了拜帖,來自趙德言的。
他想要明日下午來府上拜訪。
李複在書房裡,饒有興緻的看着這拜帖。
“陛下還真是料事如神啊,眼下長安城的動靜都這麼大了,趙德言也越來越坐不住了。
”李複笑道:“應允下來吧。
” “是。
”老趙應聲。
“對了,老趙,在前面找個僻靜的屋子,收拾出來,裝飾一下。
”李複說道:“作個書房使用。
” “郎君,這邊書房.......” “用來招待一些客人,咱們宅子裡的,這個書房,不合适。
”李複解釋道。
這個書房裡東西不少,而且很重要,平日裡便隻有小桃能夠來打掃,李複不在的時候,就隻有老趙和小桃兩人能夠進出。
便是石頭,也是隻有李複召見他的時候,才能來書房。
自然就不适合接待其他人了。
而其他人來府上拜訪的話,有的人,也不适合在廳中會面,一次兩次還好,若是人家再來,還是在廳中接待的話,那就太過于生疏了。
書房也是個接待人的地方。
來人拜訪,讓人家去書房,雙方見面,關系和距離,面上看着,就能拉近不少。
不然的話,一些“貼心”的話,可就沒有那麼容易說出來了。
比如說趙德言。
上一次在廳中見的,這一次,就得讓人家到書房去,顯示親近,也能更好的聊天。
但是總不能讓趙德言來這個書房。
所以,一定要在前院,再布置一個适合聊天的書房出來。
李複一說,老趙就清楚了。
“郎君放心,明天早上之前,書房就布置出來了。
” 李複微微颔首。
“辛苦了,對了,這兩天,大安宮那邊會送來一批書籍。
”李複說道:“找幾個人,我需要将大安宮送來的書籍,全都謄抄一遍,用咱們的新紙,謄抄好之後,裝訂成冊,這件事,要找信得過的自己人來做,從謄抄到裝訂,全都要在咱們府裡完成,不能傳揚出去。
” 老趙稍加思索。
“郎君,咱們府上有幾個賬房先生,都是能夠信得過的自家人,在宅子裡專門騰出一個院子來,讓他們在那邊辦這件事,如何?” “好。
”李複應聲:“另外,找幾個雕刻技藝精湛的工匠,後天吧,我要見他們。
” “是。
” 老趙退下去安排事情,李複則是在自己的書房裡,看着書架上的那些書。
有一些可能會跟大安宮裡的藏書有重複,到時候要挑選一番。
李複書架上的書,也多是竹簡。
用新紙謄抄,将來,不管是閱讀還是搬運,就不會那麼麻煩了。
次日下午,趙德言如約來了泾陽王府,趙管家客客氣氣的将趙德言請進了“書房”。
趙德言見管家對自己這般客氣,心中也高興的很,跟着管家來到了書房之後,心中歡喜更甚。
泾陽王殿下這是,将他當成了自己人啊。
上一回還是在廳中呢,這一會,就直接來了書房了。
李複早就坐在書房裡等着這個趙德言了。
“下官,拜見殿下。
” “無需多禮,來坐下說。
”李複笑呵呵的招待着趙德言,随後對老趙說道:“趙管家,讓人弄些吃食過來吧。
” “是。
”老趙退下。
不多時,府上的下人送來了茶水和糕點。
“殿下,官員考核的事情.......” “啊,這個你放心,我已經跟陛下提過了,當初你在貝州做官,也有政績,在陛下面前挂了名,妥了。
”李複笑道:“陛下親口所言,有你的官做。
” “太好了,太好了!”趙德言興奮起來了。
這下穩了,穩了,果然,泾陽王在陛下面前提起,比什麼都好使。
什麼考核官員,不還是要看誰的人脈神通廣大? “這其實是,殿下對我的恩典啊。
”趙德言連忙躬身低頭。
李複臉上帶着笑容:“知道就好啊。
” “我願意為殿下門下效力。
”趙德言直接一個大蛇随棍上,順着杆子往上爬。
趙德言也很是有眼力見的,為李複奉上茶水。
“祝殿下在朝中,人脈亨通。
” “哈哈哈哈,你啊,說的好。
”李複誇贊。
“最近這些日子,京官州官都在長安,人心惶惶,因為朝廷的考核,裁減什麼的,趙德言,如今,你是穩妥了,不着急了,但是吧,你之前畢竟是散官,朝廷的官位呢,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要是想有個什麼位置,那是不是........” “殿下的意思是?”趙德言擡眼疑惑的看着李複。
“當然,這個事情吧,是這麼個事情,眼下的情況吧,也是這麼個情況,如今你也算是陛下的人,陛下希望這件事情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可以有一些亂子,但是不能太亂。
”李複垂眸說着:“因為朝中,有一些人,不希望朝廷順利,總是想着,在這裡面為自己謀點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王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人脈嘛,關系網嘛,有你的就有我的,到了一定的地步上,大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要争奪,你說是吧?” 趙德言連連點頭。
“是,是,殿下說的是。
” “考核,說白了是什麼呢?你明白的。
” 趙德言的一雙眼睛滴溜溜的轉動。
自己現在的人脈是泾陽王,泾陽王是向着陛下的。
那誰站在陛下的對面,那就是自己的對面。
陛下鬧這一出裁撤的戲碼,是為什麼呢? 趙德言想着方才泾陽王的欲言又止。
随後,心思流轉之間,他悟了。
武德舊臣! 泾陽王是向着陛下的,但是呢,他也是太上皇的侄子,也孝順着太上皇。
泾陽王是在兩位陛下之間啊。
武德老臣,是太上皇分封提拔的。
而現在新朝,朝堂上陛下的人與太上皇的人在較勁........泾陽王夾在中間,他不能明着說,明着做。
那就隻能靠自己了啊!! 趙德言眼神都亮了。
這般重要且隐秘的東西,都讓自己給弄明白了。
自己這下子,是真的要成為泾陽王的心腹人脈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