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商議詳情

關燈
    “長安杯的舉辦方,叔,這名頭,非您不可啊。

    ”李複說道。

     “我?”李淵疑惑:“為什麼是我呢?” 李複雙手一攤。

     “小侄沒錢了,您也知道,現在小侄的泾陽王府,在泾陽縣莊子上,每天那叫一個花錢如流水,雇着這麼些人呢,一天光是工錢就好些,還要買材料什麼的,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就算是小侄有茶葉的買賣,現在也不敢亂花錢啊。

    ” “至于您,嘿嘿。

    ”李複嘿嘿一笑:“您現在有錢有閑的,而且孝恭大兄也說,您年輕那會兒,可喜歡打馬球了,是一把好手,最是懂這個。

     小侄不懂馬球啊,所以說,最合适的,莫過于您。

     小侄給您出全套的方案,您就出個錢,出個名頭,而且到時候長安杯舉辦的時候,有您坐鎮,可比旁人名頭響亮多了。

     您想想,長安杯馬球,太上皇舉辦的,到時候,赢得第一名的,太上皇親自頒發獎杯。

    ”李複說道:“多麼大的榮耀啊。

     而且小侄覺得,大唐要往好的地方發展,其中自然也要包括娛樂方面,讓老百姓們,茶餘飯後能有個樂子。

    ” “朝堂政事,這種讓人頭疼的事兒,咱們不用管,但是找樂子的事兒,可不能缺了咱們。

    ” 李複的臉上帶着賊兮兮的笑容。

     朝堂政事,那大多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兒,誰樂意玩兒誰玩兒去。

     但是文體娛樂方面不一樣啊。

     那就是純純的找樂子,玩的高興,順帶着還能掙錢。

     這簡直....... 到時候覺得錢掙的少了,好說,讓大安宮的人在比賽場館門口開個盤口。

     這樣大安宮掙錢,百姓也能圖個樂子。

     “你啊。

    ”李淵樂呵呵的說道:“你也是會給朕找事情做,不過,聽了你說這麼多,朕覺得,你謀劃的這個東西啊,挺好,能成。

    ” “能成?”李複再次問道。

     李淵點點頭,認真回應:“能成。

    ” “那小侄這就着人去看地方,然後畫圖紙?”李複說道:“咱們說幹就幹?” “你現在還不夠忙啊。

    ”李淵笑着問道:“僅僅是你莊子上的那些事情就夠讓你忙活兩年了,你還要操心這個?” “當然,畢竟是小侄提出的想法,沒有人比小侄更懂得如何實施了,至于這些事情嘛,找到相應的人,然後去做就是了,小侄隻管統籌,看結果,就比如說這場館的圖紙,回到莊子上,找閻家兄弟去商議。

    ” “閻家兄弟不是在替你修新宅子和學堂?他們還有空閑的時間?”李淵問道。

     “時間就像小娘子的......擠擠總會有的。

    ”李複笑道。

     “你個混賬小子。

    ”李淵笑哈哈的打在了李複的後背上:“胡說。

    ” “這是真理。

    ”李複收好了自己的那些紙張:“叔,那場館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武德競技館,這場館啊,小侄一定要好好建造起來,讓它成為整個關中的标志性建築!” “武德競技館?”李淵思索了一番,随後笑着搖搖頭:“武德年已經過去了,這個東西啊,跟你那酒不一樣,還是要着眼于當下,叫大唐競技館不好嗎?” “大唐競技館?大唐二字放在這個地方顯得小氣了許多。

    ”李複說道:“小侄還想着,以後弄一個更大的場地,叫大唐體育場呢。

    ” “兩者有什麼區别?”李淵詢問。

     “地方大小不一樣啊,競技館規模比體育場小一點。

    ”李複說道。

     “那既然這樣的話,大唐二字就先留着,如今是貞觀年間了,幹脆叫貞觀競技館得了,如此,你要地方,你就拿着這個名字,去找你二哥,看在這兩個字的面子上,他也得認認真真的給你找一塊好地方,讓你動工。

    ”李淵說道。

     随後李淵又說。

     “現在弄圖紙動工的話,倒也是個好時候,今年受災的人多,百姓日子過的苦,雖說,你把主辦方的名頭給了朕,但是,修建這競技場,朕也就不打算征徭役了,學你那莊子上,給幹活的人發工錢,讓他們手裡有錢,能好好過日子。

    ” “反正大安宮裡錢多的是,如今,朕能為大唐百姓做的事不多了,這便算作一件吧。

    ” “叔,小侄敬佩。

    ”李複拱手一禮。

     李淵笑着擺了擺手。

     “我都是一個老頭子了,像你說的,别的不想管了,但是找樂子嘛,誰不樂意每天過的開心高興的?你這個提議啊,也是讓我有了點期待,想要看看到時候這個長安杯舉辦起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盛況。

    ” 李複是拉着李淵,讓老頭下崗再就業了。

     不僅僅是長安杯馬球比賽的事兒。

     連帶着莊子上的書院,李複甚至都想要讓李淵在裡面挂個名。

     太上皇可是給他弄來了隔壁莊子上的地契。

     等到那邊莊子騰空之後,能用宅子,繼續用着,不能用的,全都給它推平了,重新建造。

     别看現在大唐去年水患,今年蝗災的。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搞基建的好時候,隻要能掏得出錢來,對誰都是一件好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李複能夠得到大量的勞動力。

     而幹活的人能掙到錢維持生活。

     這就是搞基建的好處,拉動民間經濟。

     讓百姓從中獲得利益。

     百姓有了錢,需求就增長起來了。

     有需求,就需要有創造....... “反正如果小侄手上有錢的話,就緊着折騰了。

    ”李複笑道:“也通過這種方法,讓那些日子過的不容易的人,出點力氣,換點錢,說不定就能熬過去了呢?” 李淵深以為然,認同的點點頭。

     朝廷若是也能如此,該多好啊。

     隻是朝廷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如今大唐,還沒有從百廢待興這四個字當中走出來呢。

     為了休養生息,稅賦不多,國庫裡總共就那點錢,類進了褲腰帶去花,還要省着點,防範北方突厥人南下。

     “這事兒啊,我想了想,也是盡快吧。

    ”李淵說道:“大安宮這邊的庫房裡,錢财你随便挪用,到時候賬本做好了就行,這邊我也會專門招人負責好這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