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模版
關燈
小
中
大
“戰國策記載的說完了之後,再開始細說你們想要說的話。
”李複敲了敲桌子:“這是重點,引經據典一定要放在前面,而後是自己的話,自己的話說完了,這時候是不是該是皇帝說話了?皇帝要跟你說什麼話?不管高興不高興,你提出正确的、好的建議了,若是聖君明君,他會怎麼做呢?他要采納,他得誇你,身為臣子,敢于谏言,做的好。
那這時候,你要回什麼?多謝陛下?就這四個字?淺了!” 唯一不過瘾的就是身後沒有黑闆可以讓他敲,不然他一定把黑闆敲的梆梆響,告訴學生們記重點。
坐在後頭的蕭德言突然之間,有點腦瓜子嗡嗡的。
“還是回為陛下江山千秋計,是臣的本分這句話?還是淺了,那可不就是臣子的本分嗎?你再絮叨有什麼用?” “記住咯,不能那麼回,你還是要引用先賢,以先賢為自己的為官之榜樣,說什麼樣的谏言,最後要用什麼樣的先賢名頭來說,明白嗎?” 底下坐着的學生們一個個目瞪狗呆,一問一個不吱聲。
蕭德言人都麻了。
自己錯了,自己真的錯了,自己就不應該讓李少傅來給學生們講課,要是自己不讓李少傅給學生們講課,學生們就不會聽到他這番言論,如果學生們不會聽到他的這番言論,往後他們為官勸谏,就不會套用李少傅的所說的這套“模式”。
但是仔細想想,李少傅的這套“模式”也沒錯。
谏言的目的是讓陛下接納,梗着脖子跟陛下勸谏,隻會激怒陛下。
學習李少傅的“模式”引用聖人言,引經據典,至少有聖人幌子........ “先生,您說的是聖君明君,要是遇上脾氣不好的暴君呢?”程懷亮好奇問道。
“脾氣不好的暴君?”李複看向程懷亮:“年紀這麼小,腦子就不好使了,你都說他脾氣不好,還是個暴君了,你谏個錘子的言,活膩歪了?” “啊?”程懷亮整個人都不好了。
是......這樣嗎? “李少傅此言,下官覺得不妥。
”蕭德言起身拱手說道:“為臣者,自當忠心進言,哪能分什麼聖君和暴君?” “蕭學士的意思是,一視同仁?”李複問道。
“沒錯,這是臣子的本分,是咱們這些讀書人應該做的事。
”蕭德言義正言辭的說着。
“蕭學士在前隋時期,可任過官職?”李複好奇的問道。
什麼是暴君,大唐之前不就是有個現成的嗎? 搞那麼多大工程,完全超出了社會承受力,營建東都洛陽的時候,運裝屍體的車輛,每日那是來往不絕,那都是死去的百姓民工。
天下都要崩了,他還在江都醉生夢死呢。
“下官初仕陳朝,陳朝滅亡之後,入隋授校書郎。
”蕭德言說道。
“看看。
”李複雙手一攤:“但凡暴君肯聽忠言勸谏,也就沒有如今的大唐了,這不現成的例子嗎?” “明知道暴君不聽勸谏,還要賭上身家性命去勸說嗎?”李複反問道:“若是真的如此做了才是
”李複敲了敲桌子:“這是重點,引經據典一定要放在前面,而後是自己的話,自己的話說完了,這時候是不是該是皇帝說話了?皇帝要跟你說什麼話?不管高興不高興,你提出正确的、好的建議了,若是聖君明君,他會怎麼做呢?他要采納,他得誇你,身為臣子,敢于谏言,做的好。
那這時候,你要回什麼?多謝陛下?就這四個字?淺了!” 唯一不過瘾的就是身後沒有黑闆可以讓他敲,不然他一定把黑闆敲的梆梆響,告訴學生們記重點。
坐在後頭的蕭德言突然之間,有點腦瓜子嗡嗡的。
“還是回為陛下江山千秋計,是臣的本分這句話?還是淺了,那可不就是臣子的本分嗎?你再絮叨有什麼用?” “記住咯,不能那麼回,你還是要引用先賢,以先賢為自己的為官之榜樣,說什麼樣的谏言,最後要用什麼樣的先賢名頭來說,明白嗎?” 底下坐着的學生們一個個目瞪狗呆,一問一個不吱聲。
蕭德言人都麻了。
自己錯了,自己真的錯了,自己就不應該讓李少傅來給學生們講課,要是自己不讓李少傅給學生們講課,學生們就不會聽到他這番言論,如果學生們不會聽到他的這番言論,往後他們為官勸谏,就不會套用李少傅的所說的這套“模式”。
但是仔細想想,李少傅的這套“模式”也沒錯。
谏言的目的是讓陛下接納,梗着脖子跟陛下勸谏,隻會激怒陛下。
學習李少傅的“模式”引用聖人言,引經據典,至少有聖人幌子........ “先生,您說的是聖君明君,要是遇上脾氣不好的暴君呢?”程懷亮好奇問道。
“脾氣不好的暴君?”李複看向程懷亮:“年紀這麼小,腦子就不好使了,你都說他脾氣不好,還是個暴君了,你谏個錘子的言,活膩歪了?” “啊?”程懷亮整個人都不好了。
是......這樣嗎? “李少傅此言,下官覺得不妥。
”蕭德言起身拱手說道:“為臣者,自當忠心進言,哪能分什麼聖君和暴君?” “蕭學士的意思是,一視同仁?”李複問道。
“沒錯,這是臣子的本分,是咱們這些讀書人應該做的事。
”蕭德言義正言辭的說着。
“蕭學士在前隋時期,可任過官職?”李複好奇的問道。
什麼是暴君,大唐之前不就是有個現成的嗎? 搞那麼多大工程,完全超出了社會承受力,營建東都洛陽的時候,運裝屍體的車輛,每日那是來往不絕,那都是死去的百姓民工。
天下都要崩了,他還在江都醉生夢死呢。
“下官初仕陳朝,陳朝滅亡之後,入隋授校書郎。
”蕭德言說道。
“看看。
”李複雙手一攤:“但凡暴君肯聽忠言勸谏,也就沒有如今的大唐了,這不現成的例子嗎?” “明知道暴君不聽勸谏,還要賭上身家性命去勸說嗎?”李複反問道:“若是真的如此做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