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黃陵之戰

關燈
    雷聲連綿、大雨滂沱,天色昏暗。

     夔州府、開縣城東,黃陵城。

     黃陵城四周陡峭,下臨溪谷,地勢險要 北面是石柱關、熊耳山,往西有迎仙山,南臨彭溪河,東連玉峰山與雲陽縣接界。

     是從開縣往東去的重要通道。

     曾經的黃陵城作為重要的樞紐之一,商路頗為繁華,城中商賈衆多,居民也有千戶左右。

     隻不過這一切都随着流寇入川而化為烏有。

     張獻忠在崇祯十三年時突入川東,一路勢如破竹,攻破了黃陵城,将整座城池就此付之一炬。

     黃陵城大半的城牆箭樓也都被其拆除的一幹二淨。

     黃陵城早已經是變成了一片斷壁殘垣。

     不過此時殘破的黃陵城中,卻是又重新恢複了人氣。

     黃陵城西,明軍大營中軍大帳之中,一衆軍将齊聚于其中,猛如虎坐在首座,神色凝重。

     敵人近在眼前,但是卻又遠在天涯。

     張獻忠就在他們東面不到三四裡的黃陵城内,算得上是近在咫尺。

     但是遠在天涯的原因,則是因為此時雨水如注,風急狂卷,連日的追擊使得麾下的軍卒疲憊不堪。

     三四裡的距離,卻是宛如天塹一般遙遠。

     之所以擊鼓聚将的原因,便是為了讨論到底是否繼續進軍。

     猛如虎偏向于繼續進軍,但是其餘的軍将卻是持着不同的意見。

     如果是在北地的話,身處于甯夏或者是宣大,他還是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但是此時卻是在四川,如今跟随在猛如虎麾下的部隊大多都是左良玉麾下的營兵,或是四川的營兵,連日的追擊,車馬勞頓,早已經是讓這些營兵軍将極其不滿。

     猛如虎能夠依仗的嫡系,隻有六百多名從北地帶來的家丁騎兵。

     「我軍一路追擊長達四十餘日,馬步三軍早已沒了氣力,人困馬乏,此時接戰恐怕不能勝賊,還請總統三思。

    」 作為遊擊郭開上前了一步,他的神色凝重,勸谏道。

     「這麼大的風雨,各鎮營兵皆無戰心,強令出戰,隻會使得軍兵反感,而且戰後必定會有許多軍兵感染風寒。

    」 郭開的話落下,也引得周遭的幾名軍将的附和。

     猛如虎看着底下一衆面無表情的軍将,他知道恐怕帳中有一多半的人都和郭開同樣的想法,不願意在此時出戰。

     但是猛如虎實在是擔心夜長夢多,一路追剿都沒有辦法能夠徹底抓住張獻忠,讓他也是越發的心煩意亂。

     他在北地的時候因事被剝奪了官職,發配到邊境上立功贖罪。

     是楊嗣昌向朝廷申請,讓他戴罪立功,來到四川平叛。

     一到四川,楊嗣昌便對他委以重任,讓他擔任剿賊的正總統。

     而這麼長久以來的時間,他卻是有負楊嗣昌的所托,一直沒有能夠擒獲張獻忠。

     想到此處,猛如虎還是做了做努力。

     「張獻忠為人狡詐,逃過我軍數次的追擊,這個時候因為風雨的原因無法前進,才給了我們機會。

    」 「我們累,流寇也累,我們餓,流寇也餓。

    」 「隻要能夠赢下這一戰,擒獲張獻忠,南國戰事就此平定,我們大家也不需要再到處奔波。

    」 猛如虎的話音落下,軍帳之中一衆軍将皆是偏頭側目,看向他處,用沉默作為回應。

     看着眼前的景象,猛如虎不由在心中長歎一聲。

     巧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