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四川

關燈
    崇祯十三年,六月初七,大雨。

     山風呼嘯寒涼似水,樹木松濤在暴雨中發出陣陣的低吟。

     天空落下的雨點幾乎連成了線條,雨水就像塌了天一般,鋪天蓋地般從天空中傾洩了下來。

     四川夔州府,達州城郊,明軍大營。

     明軍營盤雖然廣闊,但是和天地的偉力相比,卻是根本不值一提。

     飄搖的風雨中,明軍的營盤就像是穹海一葉扁舟一般,渺小無比。

     楊嗣昌站在帳前,凝視着眼前的傾盆大雨。

     他的臉色蒼白,透露着一股病态,眼眉之間盡是憂色。

     早已經不複昔日身處京師那般意氣風發,胸有成竹。

     從北到南,從南入川,一路轉戰,早已經讓楊嗣昌精疲力盡。

     河南的劇變,福王的死難,滿朝上下的攻讦,讓楊嗣昌的心神備受折磨。

     崇祯的期許和信重,更是楊嗣昌倍感壓力。

     哪怕是進剿頻頻失利,但是崇祯仍然選擇去相信他,哪怕是朝議洶洶,卻仍然是力排衆議。

     如此知遇之恩,縱使肝腦塗地也難報答。

     隻是,如今南國的局勢卻是越發的糟糕。

     雨聲連綿,風急氣冷,楊嗣昌的神色沉重。

     「閣部,請休息一下吧。

    」 一件披風蓋在了楊嗣昌的身上。

     楊嗣昌偏頭看向身側,來者是作為他幕僚的萬元吉。

     楊嗣昌緩緩的搖了搖頭,拒絕了萬元吉的提議。

     他的神情黯淡,眼神無奈,歎息道。

     「我身負皇上重托,離京如今已有八月之久,卻是久戰無功,張獻忠、李自成、革左五營如今仍存,不久之前河南再起變故,洛陽淪陷,福王蒙難……」 楊嗣昌心神疲憊,南國的局勢遠遠比起他預想的更為困難。

     地方府州的官員常常推诿命令,各鎮營兵軍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計劃總是難以趕上變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底下的那些軍将官員出工不出力者衆多。

     這也是為什麼張獻忠能夠頻頻跳出包圍網中,一直到今日都沒有辦法将其擒獲。

     「閣部絕非什麼久戰無功,羅汝才已經歸降接受整編,如今隻剩下張獻忠尚在逃亡。

    」 如今川内的情況,比起此前無疑是要好得多。

     張獻忠雖說還在逃竄之中,但是所部兵力已經不多。

     而羅汝才在四月上旬的時候已經歸降。

     這一次歸降的羅汝才,不再和之前一樣在房縣擁有極大的自***,而是和之前歸降的闖塌天劉國能那樣接受了整編。

     而且羅汝才叛降的可能性極小。

     羅汝才和張獻忠兩人因為此前被圍剿的事情,已經是反目成仇。

     張獻忠抛下了羅汝才,背信棄義,将羅汝才當做誘餌勾引官兵主力進剿,獨自逃入四川内部。

     這件事情已經是證實。

     這些時日裡面,羅汝才也加入了追擊張獻忠部的戰鬥之中。

     羅汝才領兵追擊的時候,可是真真正正的和張獻忠做了好幾場。

     要知道在如今各鎮之中,除去石柱的土兵,還有猛如虎所部外,其餘的營鎮多是出工不出力,根本難以節制。

     這其中最為驕橫的就是左良玉,嘗嘗不聽調遣。

     「李自成、革左五營兩部雖然尚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