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渾河

關燈
     軍陣破散,川軍殘軍奔入南岸浙營,努爾哈赤驅使八旗軍趁勢南下。

     童仲癸、陳策率領的浙兵三千人,于渾河以南五裡處布列戰車列車營待敵。

     戚金所領浙軍,便是以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為準編練而成。

     車營堅固,八旗軍數沖不進,反被殺傷甚衆,死者相枕。

     總兵朱萬良、姜弼率領三萬餘援兵作為後軍,行至白塔鋪望見八旗軍圍攻浙兵車營,竟然觀望不戰,畏懼不前。

     當時曹文诏便在軍中,他親眼看着不遠處,後金軍将浙兵的車營圍得幾乎水洩不通。

     浙兵車營之中起初不斷有火光冒出,硝煙彌漫,到最後火光消失,硝煙不再。

     行軍作戰,攜帶火藥一般都可以用數戰,但是浙兵竟然在一戰都将其打盡,足以見戰事之慘烈。

     曹文诏現在都記得當時的屈辱,三萬大軍,竟然一觸即潰,後金騎兵不過三千之數。

     朱萬良、姜弼等人根本就沒有想去救那些浙兵,而他那個時候隻不過一名遊擊,麾下家丁不過三百騎,營下軍兵不過兩千,想要馳援,卻隻是有心無力,最後也隻能是跟随着大衆一路逃亡。

     三萬人被三千人追殺逃亡,簡直是恥辱至極。

     夜幕落下,後金軍再度增多,而眼見己方援兵逃亡,陷入重重包圍的明軍也陷入了絕望。

     沒有人投降,也沒有人屈服,在最後的時刻。

     陳策、童仲揆與戚金、張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大小将校,共計一百二十餘名将校無一歸降,皆力戰殉國。

     “萬衆一心兮,群山……可撼!” 他們高唱着舊日的軍歌,高昂着頭顱,慷慨赴死。

     曹文诏心中百轉千回,最終化作了一聲長歎。

     有心殺賊,但卻無能無力,他一直這麼努力的向上攀登,便是不想再遇到這種無力的情況。

     看着陳望招募來的這些新兵,他想起了曾經遇到的那些浙兵。

     曹文诏拍了拍了陳望的肩膀,鄭重其事道。

     “好好練兵。

    ” 陳望緩緩擡起了頭來,他的目光和曹文诏的目光交彙在了一處。

     “練好了兵,殺回遼東,報仇雪恨!” 曹文诏目光深沉,緊握着雙拳,鄭重道。

     陳望抱拳的雙手不由緊了一緊,一股難言的憤慨之情從他的心底升起。

     那股情緒并不是屬于他,而是潛在在心底的深處。

     那是屬于另一個陳望的怒火和不甘——遼東!遼東! 親族家眷被殘殺,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被占領。

     遠離故土,背井離鄉,逃亡廣甯,萬般的屈辱…… 陳望沒有壓制心底的裡面的那股憤慨,他能夠明白那股憤概。

     “報仇雪恨。

    ” 陳望握緊了拳頭。

     他不甘心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他很清楚,如果不做出改變,要不了多少年,烽火便将會燃大江南北,燃遍整個神州。

     九州幅裂,神州陸沉…… 都說,大廈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時代的洪流不可逆轉。

     但陳望就是想要試一試。

     他想要做曾經文天祥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情! 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