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救护兵
關燈
小
中
大
金順很不服氣。
自己作為新疆幫辦大臣,居然沒有當上前線總指揮! 這左宗棠,竟然讓那劉錦堂主持大局。
在自己眼中,那可是比自己小13歲的新兵蛋子。
而且,自己率40營大軍可是駐守在最前線的濟木薩,距離古牧地僅有三百裡,離瑪納斯也隻有五百裡。
“将軍,那左宗棠也太欺負人了,您可是正經的皇族,還是幫辦大臣,竟然要聽那劉錦堂的指揮。
” 聽到手下部屬的話,金順更加心煩意亂。
又不能違抗軍令,可聽那劉錦堂的指揮,自己的面子往哪裡放! 不行,必須壓劉錦堂一頭,出出這口惡氣! 想到這裡,金順快步離開營帳,沖着主帥營帳而去。
此時的主将營帳内,劉錦棠也在頭疼…… “毅齋啊,這按照大帥的安排,馬上要開始行動了。
可金順顯然是不配合,大帥安排第一站攻打古牧地,可是金順堅持攻打瑪納斯,該如何是好啊?” 董福祥所說,也正是劉錦堂現在最大的心事。
大帥和自己都想先打古牧地,金順卻非要先打瑪納斯。
其實劉錦堂本來就心中有氣,這新疆幫辦大臣本來該是自己的,可是左大帥還是向朝廷推薦了金順。
原因在于,朝廷的意思,這西征大軍必須有滿人将領。
左大帥為了避免朝廷派一個不懂兵事之人前來,還不如讓能力平平但還可以打仗的金順,來做這個幫辦大臣。
起碼,他不會搗亂。
可是這樣,自己的幫辦大臣位置,就隻能拱手讓人了。
作為前線總指揮,卻不是幫辦大臣,總感覺有些不倫不類。
“想必他也不敢違抗軍令,可是為了作戰順利,還是得說服他才行啊。
” 就在劉錦堂心煩意亂之時,帳外親兵來報:“将軍,外面來了一個年輕哨官,自稱楚辰,說是大帥的安排。
” “大帥的安排?我怎麼不知道?” 劉錦堂心中疑惑,接過親兵手中的信件。
還真是大帥的筆記! 董福祥也很好奇,一個大帥安排過來的年輕哨官? 是誰呢? 仔細閱讀信件,前半部分時劉錦堂還興緻滿滿,可是越往後讀眉頭越皺。
“啪!” 将信件拍在桌子上,劉錦堂已經面露怒氣。
董福祥看劉錦堂這表情,也是納悶,于是将信件拿來看了看。
“星五,你說這西征大軍怎麼什麼樣的人都能來了。
本以為作出《戰傷救治手冊》的人,必定是得力之人。
可沒想到,竟是畏戰之人!” 原來,信中左宗棠表揚了楚辰救護技能的精湛。
但對楚辰不願接受新槍這事兒,猜測有可能是不願意上前線。
“毅齋,你也不要太過苛求了,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的人,誰還沒有第一次呢。
再說了,如果真像大帥說的一樣,他們能把西征軍的救護技能教會,那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戰傷救護手冊》确實精妙,但是各營反響不是很好,我看是太難了,大家不願意學。
那不如就讓這左哨官兵分散開去,一個營一個人教授,作戰時也就跟着各營吧。
不是不願意上前線麼,那就當救護兵吧!” 劉錦堂還是對楚辰不願意上前線耿耿于懷,于是做出了将左哨官兵打散充當救護兵的決定。
“毅齋,這合适麼,剛來到巴裡坤就把他這左哨解散了?” 董福祥心有顧慮,畢竟是大帥安排過來的。
這來到就打散,總歸不太好。
“誰說打散了。
我們這前線加上金順部,滿打滿算也就80營,去掉80個人,他不是還有40人麼。
剩下這40人,就跟着你吧,你幫我看着他們。
” “我董字三營可是先鋒部隊,怎麼把剩下的人塞到我這裡來了……你啊……” 董
自己作為新疆幫辦大臣,居然沒有當上前線總指揮! 這左宗棠,竟然讓那劉錦堂主持大局。
在自己眼中,那可是比自己小13歲的新兵蛋子。
而且,自己率40營大軍可是駐守在最前線的濟木薩,距離古牧地僅有三百裡,離瑪納斯也隻有五百裡。
“将軍,那左宗棠也太欺負人了,您可是正經的皇族,還是幫辦大臣,竟然要聽那劉錦堂的指揮。
” 聽到手下部屬的話,金順更加心煩意亂。
又不能違抗軍令,可聽那劉錦堂的指揮,自己的面子往哪裡放! 不行,必須壓劉錦堂一頭,出出這口惡氣! 想到這裡,金順快步離開營帳,沖着主帥營帳而去。
此時的主将營帳内,劉錦棠也在頭疼…… “毅齋啊,這按照大帥的安排,馬上要開始行動了。
可金順顯然是不配合,大帥安排第一站攻打古牧地,可是金順堅持攻打瑪納斯,該如何是好啊?” 董福祥所說,也正是劉錦堂現在最大的心事。
大帥和自己都想先打古牧地,金順卻非要先打瑪納斯。
其實劉錦堂本來就心中有氣,這新疆幫辦大臣本來該是自己的,可是左大帥還是向朝廷推薦了金順。
原因在于,朝廷的意思,這西征大軍必須有滿人将領。
左大帥為了避免朝廷派一個不懂兵事之人前來,還不如讓能力平平但還可以打仗的金順,來做這個幫辦大臣。
起碼,他不會搗亂。
可是這樣,自己的幫辦大臣位置,就隻能拱手讓人了。
作為前線總指揮,卻不是幫辦大臣,總感覺有些不倫不類。
“想必他也不敢違抗軍令,可是為了作戰順利,還是得說服他才行啊。
” 就在劉錦堂心煩意亂之時,帳外親兵來報:“将軍,外面來了一個年輕哨官,自稱楚辰,說是大帥的安排。
” “大帥的安排?我怎麼不知道?” 劉錦堂心中疑惑,接過親兵手中的信件。
還真是大帥的筆記! 董福祥也很好奇,一個大帥安排過來的年輕哨官? 是誰呢? 仔細閱讀信件,前半部分時劉錦堂還興緻滿滿,可是越往後讀眉頭越皺。
“啪!” 将信件拍在桌子上,劉錦堂已經面露怒氣。
董福祥看劉錦堂這表情,也是納悶,于是将信件拿來看了看。
“星五,你說這西征大軍怎麼什麼樣的人都能來了。
本以為作出《戰傷救治手冊》的人,必定是得力之人。
可沒想到,竟是畏戰之人!” 原來,信中左宗棠表揚了楚辰救護技能的精湛。
但對楚辰不願接受新槍這事兒,猜測有可能是不願意上前線。
“毅齋,你也不要太過苛求了,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的人,誰還沒有第一次呢。
再說了,如果真像大帥說的一樣,他們能把西征軍的救護技能教會,那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戰傷救護手冊》确實精妙,但是各營反響不是很好,我看是太難了,大家不願意學。
那不如就讓這左哨官兵分散開去,一個營一個人教授,作戰時也就跟着各營吧。
不是不願意上前線麼,那就當救護兵吧!” 劉錦堂還是對楚辰不願意上前線耿耿于懷,于是做出了将左哨官兵打散充當救護兵的決定。
“毅齋,這合适麼,剛來到巴裡坤就把他這左哨解散了?” 董福祥心有顧慮,畢竟是大帥安排過來的。
這來到就打散,總歸不太好。
“誰說打散了。
我們這前線加上金順部,滿打滿算也就80營,去掉80個人,他不是還有40人麼。
剩下這40人,就跟着你吧,你幫我看着他們。
” “我董字三營可是先鋒部隊,怎麼把剩下的人塞到我這裡來了……你啊……”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