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还能怎么骂
關燈
小
中
大
林厚德親自把林小石送回家後,再回自己家的,這也是他爹教的,說是要好好保護林小石。
笑着看林厚德傻裡傻氣的走後,林小石進了院子。
現在正是十點多,家裡沒人。
葉書慧現在換了工種,去了編織組做籮筐這些了,一天的工分八個。
姐姐一天還是四分,沒變化。
小妹,可能還在林厚德家,到中午的時候,會由姐姐去接回來吃飯。
回來後,雖然有收拾的很好,但林小石還是又收拾了一次。
自己收拾和家人收拾不一樣,這是無死角的收拾,蚊蟲更少。
農村最讨厭的就是這些東西了,最可怕的是蠍子,要是被紮了一下,那得疼上半個月以上。
收拾好之後,又去挖那個茅房的坑,這是要做化糞池來着。
來到這之後,看到又挖了一些,可能是葉書慧帶着姐姐空閑的時候挖的。
“石頭,你回來也不休息一下,怎麼又在挖呀!” “娘,沒事,又不是多累的事,最近還好吧?家裡沒什麼事吧....” 一個星期沒見,說長不長的,主要還是第一次自己的兒子離開自己身邊。
回來後,做了一桌子,還算豐盛的飯菜。
而林小石也‘帶’回來一點野豬肉回來,說是師傅家的。
很長時間沒吃到正宗的肉,姐姐和小小都很開心。
葉書慧也多夾了兩塊到嘴裡,最後更多的還是夾到林小石的碗裡。
林小石知道這是娘關心,心疼自己,并沒有拒絕,安心的吃下。
小小也很難得的,雖然碗中并沒有多少肉了,也開心的學着娘,從自己的小碗裡夾了一小塊過來說道: “哥,等我長大了,給你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 ‘噗嗤~~’ “哈哈!!你,這是從哪學來的呀!” 姐姐這個時候有點不好意思了,回答道: “是,是我給他講水浒傳裡的故事。
” 好吧!就是之前在回收站裡找到的一本破書。
林小石沒怪姐姐,就是單純的覺得好笑。
而小小也從這個時候,好像性格突變,開朗過頭了,有點像假小子的感覺。
一下失了可愛的形象,不好玩了。
下回一定要找一些女孩子看的書,什麼小公主之類的來。
讓她做個淑女好,嘿嘿! 晚上和家人講了很多自己學到的東西。
不管有用沒用,反正家人學到一門手藝,還算好,至少真在山裡時,可以看方向出山等。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今天小小不用再去林厚德家,自己回來了要和自己玩。
那把小玩具槍,老早就給小小配了一個槍套,天天她就佩戴在身上。
看起來有點感覺,要是有再配一套迷彩服就更好看了。
而林小石的紅纓槍從來都不離身的,兄妹就一極端。
“哥,我們去看娘和姐姐吧!姐姐學了一種新編簍,可好看了。
” “好吧!你帶路,我不知道在哪!” “我知道,現在搬到村頭那邊,村部村長爺讓人在重新修....” 村頭,就是村口,正好要經過村部。
村部就是之前大戶人家的大院子。
是解放那會兒鬥地主時留下來的。
因為時間長,加上村部一年也用不了幾次,更沒人住,倒的也快。
“石頭,你回來了,學得怎麼樣?” “七伯,嘿嘿!就那樣學呗!師傅教什麼,就學什麼。
對了,這村部是重新蓋的嗎?這錢是村裡出嗎?” 林建業是會計,要在這計工分,同時也要核計成本之類的。
“是重新蓋,之前的院子,唐幹事說不合适了,說是要蓋兩層樓的那種。
錢是縣裡出,村裡哪有什麼錢啊!” 聊了一會時間,小小就急了,拉了林小石好幾次。
因為這裡有長輩,再不懂事,小小也不會吵,就是拉你衣角。
來到村頭這裡,大樹下,全是女人在那編織各種簍子。
有用樹藤的,有用竹子的。
不管是樹藤也好,還是竹子也罷,都是村裡統一向公社上采購的。
編好後,再出售回公社裡,算是回收,村裡隻是出一個人工費罷了。
要是不出售給公社裡,也可以像之前一樣,在集市出售,這樣價格會高一點。
就是這樣賣的慢,還經常賣不出去,白跑一趟。
最後不得不賣給公社裡。
來到葉書慧和林小琴邊上,看到他們編的東西。
葉書慧是用藤編,一看就是很粗糙的産品。
可是看到林小琴的,精細不說,那圖案太複雜了。
把邊上成品拿來一看,我咧個去,是英文‘Helloworld’。
這他麼的是出口産品? “石頭,你也來了呀!好看嗎?” “花嬸,好看,你們編一個這個賣到公社多少錢呀?” 這是編織組的組長劉春花36歲。
全村就她手巧,速度也快。
“這個可貴了呀!三毛二一個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采購他們的竹子回來後,所有成本算下來,我們淨掙一毛七一個....” “對呀!我們村好不容易搶到這活的。
” “其他村想搶都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我們手巧哦!” “.....” 說着,大家你一口,我一句的開始自誇。
小小之前并沒有去林厚德家玩,而是和林小花一起在這學編簍子。
小家夥們不可能讓她們用好竹子,就用沒用的,教着教着,也學會了一點技巧。
“小花,你編的是什麼呀?” 看到林小花認真的低着頭編,看到是林小石,擡頭驕傲的回答: “石頭哥,你看,好看嗎?這個叫果盤,花嬸說是用來裝水果用的。
” 林小花比林小石小兩個多月,一樣是八歲。
但人家女孩子,高林小石半個頭呢! 再加上他們條件好,真沒法比了,讓林小石很受傷。
邊上的樣品中,也有英文‘Hello’,但是林小花明顯是學不會,就沒編這種很有難度的。
要是手速快,一天能編四個。
很明顯,林小琴就是其中一個,剛來沒幾天,如今她的工分漲到了六工分。
雖然賣的錢多,可是這是村裡攬的活,也是村裡出資的。
掙的錢都是為村裡頭,為全村服務的。
這沒毛病,毛病的是,它這東西,最後賣出去的時候,明顯和人工成本不匹配。
林小石不知道出口後多少錢,但是林小石看過類似的視
笑着看林厚德傻裡傻氣的走後,林小石進了院子。
現在正是十點多,家裡沒人。
葉書慧現在換了工種,去了編織組做籮筐這些了,一天的工分八個。
姐姐一天還是四分,沒變化。
小妹,可能還在林厚德家,到中午的時候,會由姐姐去接回來吃飯。
回來後,雖然有收拾的很好,但林小石還是又收拾了一次。
自己收拾和家人收拾不一樣,這是無死角的收拾,蚊蟲更少。
農村最讨厭的就是這些東西了,最可怕的是蠍子,要是被紮了一下,那得疼上半個月以上。
收拾好之後,又去挖那個茅房的坑,這是要做化糞池來着。
來到這之後,看到又挖了一些,可能是葉書慧帶着姐姐空閑的時候挖的。
“石頭,你回來也不休息一下,怎麼又在挖呀!” “娘,沒事,又不是多累的事,最近還好吧?家裡沒什麼事吧....” 一個星期沒見,說長不長的,主要還是第一次自己的兒子離開自己身邊。
回來後,做了一桌子,還算豐盛的飯菜。
而林小石也‘帶’回來一點野豬肉回來,說是師傅家的。
很長時間沒吃到正宗的肉,姐姐和小小都很開心。
葉書慧也多夾了兩塊到嘴裡,最後更多的還是夾到林小石的碗裡。
林小石知道這是娘關心,心疼自己,并沒有拒絕,安心的吃下。
小小也很難得的,雖然碗中并沒有多少肉了,也開心的學着娘,從自己的小碗裡夾了一小塊過來說道: “哥,等我長大了,給你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 ‘噗嗤~~’ “哈哈!!你,這是從哪學來的呀!” 姐姐這個時候有點不好意思了,回答道: “是,是我給他講水浒傳裡的故事。
” 好吧!就是之前在回收站裡找到的一本破書。
林小石沒怪姐姐,就是單純的覺得好笑。
而小小也從這個時候,好像性格突變,開朗過頭了,有點像假小子的感覺。
一下失了可愛的形象,不好玩了。
下回一定要找一些女孩子看的書,什麼小公主之類的來。
讓她做個淑女好,嘿嘿! 晚上和家人講了很多自己學到的東西。
不管有用沒用,反正家人學到一門手藝,還算好,至少真在山裡時,可以看方向出山等。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今天小小不用再去林厚德家,自己回來了要和自己玩。
那把小玩具槍,老早就給小小配了一個槍套,天天她就佩戴在身上。
看起來有點感覺,要是有再配一套迷彩服就更好看了。
而林小石的紅纓槍從來都不離身的,兄妹就一極端。
“哥,我們去看娘和姐姐吧!姐姐學了一種新編簍,可好看了。
” “好吧!你帶路,我不知道在哪!” “我知道,現在搬到村頭那邊,村部村長爺讓人在重新修....” 村頭,就是村口,正好要經過村部。
村部就是之前大戶人家的大院子。
是解放那會兒鬥地主時留下來的。
因為時間長,加上村部一年也用不了幾次,更沒人住,倒的也快。
“石頭,你回來了,學得怎麼樣?” “七伯,嘿嘿!就那樣學呗!師傅教什麼,就學什麼。
對了,這村部是重新蓋的嗎?這錢是村裡出嗎?” 林建業是會計,要在這計工分,同時也要核計成本之類的。
“是重新蓋,之前的院子,唐幹事說不合适了,說是要蓋兩層樓的那種。
錢是縣裡出,村裡哪有什麼錢啊!” 聊了一會時間,小小就急了,拉了林小石好幾次。
因為這裡有長輩,再不懂事,小小也不會吵,就是拉你衣角。
來到村頭這裡,大樹下,全是女人在那編織各種簍子。
有用樹藤的,有用竹子的。
不管是樹藤也好,還是竹子也罷,都是村裡統一向公社上采購的。
編好後,再出售回公社裡,算是回收,村裡隻是出一個人工費罷了。
要是不出售給公社裡,也可以像之前一樣,在集市出售,這樣價格會高一點。
就是這樣賣的慢,還經常賣不出去,白跑一趟。
最後不得不賣給公社裡。
來到葉書慧和林小琴邊上,看到他們編的東西。
葉書慧是用藤編,一看就是很粗糙的産品。
可是看到林小琴的,精細不說,那圖案太複雜了。
把邊上成品拿來一看,我咧個去,是英文‘Helloworld’。
這他麼的是出口産品? “石頭,你也來了呀!好看嗎?” “花嬸,好看,你們編一個這個賣到公社多少錢呀?” 這是編織組的組長劉春花36歲。
全村就她手巧,速度也快。
“這個可貴了呀!三毛二一個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采購他們的竹子回來後,所有成本算下來,我們淨掙一毛七一個....” “對呀!我們村好不容易搶到這活的。
” “其他村想搶都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我們手巧哦!” “.....” 說着,大家你一口,我一句的開始自誇。
小小之前并沒有去林厚德家玩,而是和林小花一起在這學編簍子。
小家夥們不可能讓她們用好竹子,就用沒用的,教着教着,也學會了一點技巧。
“小花,你編的是什麼呀?” 看到林小花認真的低着頭編,看到是林小石,擡頭驕傲的回答: “石頭哥,你看,好看嗎?這個叫果盤,花嬸說是用來裝水果用的。
” 林小花比林小石小兩個多月,一樣是八歲。
但人家女孩子,高林小石半個頭呢! 再加上他們條件好,真沒法比了,讓林小石很受傷。
邊上的樣品中,也有英文‘Hello’,但是林小花明顯是學不會,就沒編這種很有難度的。
要是手速快,一天能編四個。
很明顯,林小琴就是其中一個,剛來沒幾天,如今她的工分漲到了六工分。
雖然賣的錢多,可是這是村裡攬的活,也是村裡出資的。
掙的錢都是為村裡頭,為全村服務的。
這沒毛病,毛病的是,它這東西,最後賣出去的時候,明顯和人工成本不匹配。
林小石不知道出口後多少錢,但是林小石看過類似的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