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逢不相识

關燈
    路程不遠,官道連着肅縣縣城,胡思亂想的趙勳擡起頭時,已是到了城外。

     才至申時,百姓皆在田中忙着農事,烈日下的城門大開,城門郎躲在陰涼處打着瞌睡。

     肅縣是一座老城,營造建成至今六十餘年,整座城就如同一個古稀老人,一輩子平平無奇毫無波瀾,斑駁的城牆老舊而又整齊,沒有一磚一石遭受過流矢、刀刻、火燒。

     記載了六十多年的縣志,寥寥幾字足矣,平靜,唯有平靜。

     沒出過帝王将相,也沒遭過大災大患,有的,隻是平靜,人們平靜的活着,時間平靜的流逝,僅此而已。

     天下十二道,一道一知州,知州下面是府,一府一城,城下則是縣,少則七八,多則十餘。

     肅縣無論是在府中還是道中,既不算最窮的,也不算最富的,卻一定是最平淡無奇的,最為安逸的。

     城是安逸的,城門郎也是安逸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安逸的城門郎打着瞌睡,聽到了腳步上,睜開眼,向前走了兩步,站在了城洞中觀望着。

     “诶呦,當是誰,原是趙公子,不,瞧咱這記性,得叫趙舉人才是。

    ” 城門郎是個軍漢,三十出頭,圓滑的很,守備府中的小旗,轄着二十四個兵丁,平日負責城門進出盤查諸事。

     至于這城門郎姓甚名誰,趙勳也不記得,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

     “吃了沒。

    ” “吃了,吃過了吃過了。

    ” 城門郎湊了上來,壓低聲音:“平日趙舉人都在家中溫書,今日入城定是因知州白大人,是也不是?” 說到這,城門郎嘿嘿一笑:“白大人應是還未入城,趙舉人可得趕緊,半個時辰前,郭大人那侄兒将城中的奇珍古玩、書帖字畫統統買了去,欲要百般讨好白大人。

    ” 趙勳再次拱了拱手:“多謝。

    ” “趙舉人客氣了。

    ” 趙勳看了眼天色,若有所思:“既是巡查下縣,會不會微服私訪啊,這群大人物就願意整這些扮豬吃飼料花活,兄弟們這幾天見沒見着有沒有什麼陌生面孔入城。

    ” 城門郎搖了搖頭,随即又伸手指向了前方:“今日隻見兩個刁民百姓,說是入城尋親訪友,再未見到旁人。

    ” 趙勳順着手指望去,隻見兩個莊稼漢打扮的男子向前走去,看背影應是一老者與一中年人,的确是尋常莊稼漢的打扮,一邊走一邊四處觀望着。

     “行,多謝了,改日請你吃酒。

    ” 又客氣了兩句,趙勳加快腳步,帶着祁山入城了。

     趙勳走的快,路過老者與那中年人時,并未多看上一眼。

     殊不知擦肩而過那一瞬間,老者見趙勳穿着儒袍,流露出頗有興趣的模樣。

     一旁壯漢低聲道:“大人,看他穿着年紀,這後生應是肅縣兩位舉人之一。

    ” 老者膚色古銅,高高瘦瘦,雖是莊稼漢打扮,卻是滿面書卷氣。

     望着趙勳的背影,老者微微搖了搖頭:“儒袍穿的松垮,舉止輕浮,家丁護院與他并肩而行毫無家風可言,想來是那名聲不佳的縣令之侄。

    ” 壯漢笑道:“既是舉子之一,不如卑下将他尋來,您好考校一二。

    ” “不急。

    ”老者搖了搖頭:“先探訪貴人下落,不可本末倒置。

    ” 壯漢歎了口氣:“當年陛下尚在王府時便為***多方打探,如今已是過了十餘年之久,怕是…” “混賬話!”老者猛皺眉頭,聲音壓的極低:“莫說十餘年,便是二十年,三十年又如何,世人不知,難道你親軍營還不知曉嗎,此事乃是陛下與***畢生夙願…” 說到一半,老者頓了頓:“這親軍營本就是為尋那貴人所設,尋不到人,你我皆無法交差。

    ” “是,如今州府隻有這肅縣尚未查訪,貴人若尚在人世,如今應是二十上下的年…” 老者氣急,一腳踹在壯漢腿彎:“尋死之言,活膩了不成!” “是,是是,卑下又失言了。

    ” 喜歡一品奸臣請大家收藏:()一品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