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吓晕刘宏

關燈
    申屠鋒和一衆官員的忙碌,效果是明顯的。

     經過多天的磨合,兩族百姓也都逐漸适應了新生活。

     尤其是漢人百姓,他們進入城中後,很多有手藝的百姓,便做起了老本行。

     加之府衙的大力支持,隻要百姓有需求的,基本都會應允。

     如百姓會織布做衣,官府就租賃織布機給百姓。

     租金也并不多,等到百姓賺夠錢财時,再上交府衙租金便可。

     如擁有制作饴糖的百姓,府衙也會提供其原料,會制作陶藝的,官府會提供其設備。

     如此一來,城内的小販也就多了起來。

     小販多了,兩族百姓也陸續的有出門。

     想要購買商品,可如今的百姓身無分文。

     府衙也會招募工匠和普通工人,去修繕城池房屋,建造村落,鋪路建橋,或者開墾軍田。

     玄菟郡新建的幾個作坊,也招募工人。

     隻要肯吃苦耐勞,自然會得到錢财。

     這邊,兩族百姓都安定下來,而另一邊,幽州邊境原本難民如潮,可突然之間,難民就消失了。

     申屠铮在幽州邊境等了多日,卻不見任何難民的身影。

     無奈,申屠铮隻好将此事彙報給了自家大首領。

     申屠鋒收到申屠铮送來的消息後,對于發生了什麼事,他一清二楚。

     盧植被任命為幽州刺史,這件事申屠鋒也知道。

     對于盧植此人,他是大漢之中,少有的能令申屠鋒感到敬佩的。

     盧植對大漢的忠心,是沒有任何雜質的,是大漢少有的清流之一。

     隻不過,敬佩歸敬佩,二人如今是敵人,如果在戰場中相遇,申屠鋒也不會留手。

     盧植進入幽州之後,便用強硬的手段,命令各城官府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并派出重兵,将幽州邊境徹底封鎖,禁止災民進入草原。

     如此一來,難民之潮,被盧植硬生生的截斷了。

     對此,申屠鋒并不感到憤怒,他反而要感謝盧植。

     這麼久以來,他收容的漢人難民超過了二十萬。

     甚至就連大漢南部州郡的難民,他都收容了不下三萬人。

     這三萬南部州郡的難民,其中有不少百姓,曾為士族制造船隻。

     這些百姓,對于申屠鋒來說,比之金燦燦的黃金還要珍貴。

     烏桓部落的牧民,也不比漢人難民要少。

     如此多的難民,都分發了糧食,即便每個人分半石糧食,也超過了二十萬石。

     加上士兵接連征戰,喂養戰馬的糧食,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若隻靠着申屠族的糧倉,肯定不夠分。

     好在他帶兵滅了丘力居部,繳獲了五萬多石糧食,還有十幾車錢财。

     這些糧食和錢财,都是烏桓常年劫掠大漢邊境得來的,到最後,都進了申屠鋒的口袋。

     有了烏桓的錢糧支撐,申屠鋒才能如此迅速的安頓百姓。

     還能有足夠多的錢财,給工匠和百姓酬勞。

     不然的話,申屠鋒隻能宰殺牛羊,給百姓充饑了。

     如今,族中剩餘的糧食,勉強夠維持到秋收。

     如果再繼續收容百姓,那隻能分給百姓牛羊當做糧食了。

     而且,申屠鋒還有不好的預感,即便盧植不封鎖幽州邊境,他也不準備收容漢人難民了。

     随後,申屠鋒便派人通知申屠铮,讓其帶兵返回昌邑城。

     由于挹婁被劃分至昌邑城,有數以十萬計的百姓,進入挹婁居住,并開墾荒地。

     所以,申屠铮肩膀上的擔子,也并不輕。

     如今,時間還不到八月,距離秋收還有兩個月,這麼多百姓,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