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山
關燈
小
中
大
拿着袋子和魚進入廚房,殺魚清洗,看着油罐裡那一點點的油,紅燒就别想了,清炖吧!燒火開鍋,手腳麻利地把兩條魚全炖上了,還好鍋大。
避開老爺子的視線,伸進自己帶的袋子裡,從空間裡拿出半盆棒子面,圍着鍋邊貼了一圈餅子。
老爺子站在廚房門口看着重孫子做飯,心疼得嘴角直抽抽。
這也就是王野,要是換個人這麼做飯,腿都得給他打斷。
就在王野做飯時,王野的爺爺奶奶、二叔三叔也準備下工回家了。
“娘,咱家煙筒咋冒煙了,爺爺不會給咱們做飯呢吧?”大叔挑着扁擔,轉頭問着身旁的老婦人。
“快,快點,可别把老爺子累着。
”邊說邊急忙往家走。
開門進院子,看見老爺子在廚房門口,倚着門框抽着煙鍋。
爺爺問:“爹,你咋還做上飯了?” 老爺子瞥了一眼王爺爺:“美得你冒大鼻涕泡,還給你做飯,是我寶貝重孫孫來了,他在做飯。
” 爺爺滿臉驚喜:“我大孫子來了?” 爺爺奶奶趕緊快走兩步向廚房走來。
王野聽見動靜,也出門迎了上去,打招呼道:“爺爺奶奶,二叔二嬸,三叔三嬸。
” 奶奶擠開衆人,上前拉住王野的手,帶着哭腔說:“诶呦喂,我的大孫子呦!你可算回來了呀!奶奶想死你了,我大孫子大了,也高了。
” 邊說邊抹眼淚。
這真是時間長不回來了,看把奶奶給激動的。
“奶奶,我畢業了,以後會經常回來的。
” 奶奶高興地說:“好啊好啊,可不能學你那個缺德的爹!進了城就忘了娘,這都多久不回來了,最氣人的是,自己去就去呗!還把我大孫帶走。
” 王野心想:“老爹,你就感謝我吧!我這時候要是嘴一歪歪,你就等着爺爺奶奶的混合雙打吧!” 王野趕緊說:“爺爺奶奶,你們也進屋吧,飯熟了,咱先吃飯。
” 奶奶欣慰地點頭:“好好,大孫兒真是長大了,都能做飯了。
” 一家人進入屋子,二叔三叔兩家卻沒有進屋,二叔說道:“爺爺,爹娘,我們就先回家了。
” 王野急忙攔着他們:“二叔三叔,别走别走,我做的飯多,夠吃的。
” 二叔三叔從結婚後就自己家開火了,一般農村都這樣,一個是減少矛盾,尤其是兄弟多的,甚至有很多人家還專門組織人見證分家。
二叔三叔猶豫着看向爺爺奶奶。
爺爺剛要說話,太爺爺面色微怒地說:“怎麼,我重孫孫說話不好使嗎?” 太爺爺是從舊社會過來的,對于長房嫡傳這些觀念相當看重。
王野可是長房長子長孫長重孫,這一摞buff疊起來,太狠了。
在老太爺眼裡,王野那是整個王家的未來。
見老爺子發話了,二叔三叔也就應聲答應。
他們可不敢忤逆太爺的意思。
這要是把太爺氣出個好歹來,王家溝也就沒他們的立足之地了。
因為太爺是他這一輩兒唯一一位幸存的老祖宗了。
二嬸三嬸招呼後面探頭探腦的一幫小屁孩兒。
二叔家大女兒王蘭,兒子王衛國,三叔家大兒子王建國,小兒子王建軍。
王野對着妹妹說:“呦,咱家小蘭也是大丫頭了,咋地不認識大哥了?” 王蘭怯生生地叫了一聲:“大哥”。
王野調笑道:“這丫頭,還害羞了,忘了小時候跟在我屁股後面滿村子亂跑了。
” 王蘭更害羞了,低着頭玩弄衣角。
王野見狀,也不調侃了:“先進屋,進來大哥給你們好吃的。
” 進了屋,王野在袋子裡拿出一把糖塊,一人兩塊兒,每個孩子接過糖塊都高興地謝謝大哥。
一家人落座,奶奶走向鍋台說:“我看看我大孫子做的啥?” 一掀鍋吃驚地喊道:“我的娘呀,咋這麼多呀!這一大鍋魚,還有餅子。
這是要過年呀!” 聽到奶奶的喊聲,一大家子都圍了過來。
看着一鍋魚和餅子,幾乎同時在吞咽口水。
圍過來的孩子們更是如此,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這時候就顯出了奶奶的威望了,威嚴地訓斥道:“都給我回去坐好,老二家的,老三家的過來盛飯。
” 一群人趕緊回去坐好,孩子們則是站在各自父親後面。
大人坐一桌,孩子們則是每人端一個碗趴在鍋台上。
王野想把王蘭叫上桌吃飯,王蘭說什麼都不同意。
說是規矩,現在的人呀,飯都吃不飽,規矩還不少,慢慢來吧。
遲早把他們這些陋習改了。
飯後甜點沒有,但飯後水果必須安排一下。
王野從袋子裡拿出那個大西瓜說:“來,來,吃西瓜,一人一塊兒。
先說好啊,西瓜子給我收好,我要回收的。
” 吃飽喝足了,王蘭幫着收拾桌子,三個弟弟在院子裡跑着玩。
被各自的娘拎着耳朵回家了。
現在大人可不許孩子亂跑的,原因對于現代人來說很可笑,是怕餓得快。
桌上是就剩下爺爺奶奶和太爺爺了。
王野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爺爺,現在三爺爺還打獵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爺爺點頭:“打呀,偶爾你三爺爺還送點野味給你太爺爺呢!怎麼,你想和他換點什麼嗎?” 王野說:“換啥東西呀,我是想上山上玩去,想去問問有啥需要注意的。
” 奶奶急了:“大孫子呀,咱可不能進山呀!山裡可危險了,那些大牲口真的要命呀!” 王野解釋道:“奶奶,你想啥呢!我就是進山
避開老爺子的視線,伸進自己帶的袋子裡,從空間裡拿出半盆棒子面,圍着鍋邊貼了一圈餅子。
老爺子站在廚房門口看着重孫子做飯,心疼得嘴角直抽抽。
這也就是王野,要是換個人這麼做飯,腿都得給他打斷。
就在王野做飯時,王野的爺爺奶奶、二叔三叔也準備下工回家了。
“娘,咱家煙筒咋冒煙了,爺爺不會給咱們做飯呢吧?”大叔挑着扁擔,轉頭問着身旁的老婦人。
“快,快點,可别把老爺子累着。
”邊說邊急忙往家走。
開門進院子,看見老爺子在廚房門口,倚着門框抽着煙鍋。
爺爺問:“爹,你咋還做上飯了?” 老爺子瞥了一眼王爺爺:“美得你冒大鼻涕泡,還給你做飯,是我寶貝重孫孫來了,他在做飯。
” 爺爺滿臉驚喜:“我大孫子來了?” 爺爺奶奶趕緊快走兩步向廚房走來。
王野聽見動靜,也出門迎了上去,打招呼道:“爺爺奶奶,二叔二嬸,三叔三嬸。
” 奶奶擠開衆人,上前拉住王野的手,帶着哭腔說:“诶呦喂,我的大孫子呦!你可算回來了呀!奶奶想死你了,我大孫子大了,也高了。
” 邊說邊抹眼淚。
這真是時間長不回來了,看把奶奶給激動的。
“奶奶,我畢業了,以後會經常回來的。
” 奶奶高興地說:“好啊好啊,可不能學你那個缺德的爹!進了城就忘了娘,這都多久不回來了,最氣人的是,自己去就去呗!還把我大孫帶走。
” 王野心想:“老爹,你就感謝我吧!我這時候要是嘴一歪歪,你就等着爺爺奶奶的混合雙打吧!” 王野趕緊說:“爺爺奶奶,你們也進屋吧,飯熟了,咱先吃飯。
” 奶奶欣慰地點頭:“好好,大孫兒真是長大了,都能做飯了。
” 一家人進入屋子,二叔三叔兩家卻沒有進屋,二叔說道:“爺爺,爹娘,我們就先回家了。
” 王野急忙攔着他們:“二叔三叔,别走别走,我做的飯多,夠吃的。
” 二叔三叔從結婚後就自己家開火了,一般農村都這樣,一個是減少矛盾,尤其是兄弟多的,甚至有很多人家還專門組織人見證分家。
二叔三叔猶豫着看向爺爺奶奶。
爺爺剛要說話,太爺爺面色微怒地說:“怎麼,我重孫孫說話不好使嗎?” 太爺爺是從舊社會過來的,對于長房嫡傳這些觀念相當看重。
王野可是長房長子長孫長重孫,這一摞buff疊起來,太狠了。
在老太爺眼裡,王野那是整個王家的未來。
見老爺子發話了,二叔三叔也就應聲答應。
他們可不敢忤逆太爺的意思。
這要是把太爺氣出個好歹來,王家溝也就沒他們的立足之地了。
因為太爺是他這一輩兒唯一一位幸存的老祖宗了。
二嬸三嬸招呼後面探頭探腦的一幫小屁孩兒。
二叔家大女兒王蘭,兒子王衛國,三叔家大兒子王建國,小兒子王建軍。
王野對着妹妹說:“呦,咱家小蘭也是大丫頭了,咋地不認識大哥了?” 王蘭怯生生地叫了一聲:“大哥”。
王野調笑道:“這丫頭,還害羞了,忘了小時候跟在我屁股後面滿村子亂跑了。
” 王蘭更害羞了,低着頭玩弄衣角。
王野見狀,也不調侃了:“先進屋,進來大哥給你們好吃的。
” 進了屋,王野在袋子裡拿出一把糖塊,一人兩塊兒,每個孩子接過糖塊都高興地謝謝大哥。
一家人落座,奶奶走向鍋台說:“我看看我大孫子做的啥?” 一掀鍋吃驚地喊道:“我的娘呀,咋這麼多呀!這一大鍋魚,還有餅子。
這是要過年呀!” 聽到奶奶的喊聲,一大家子都圍了過來。
看着一鍋魚和餅子,幾乎同時在吞咽口水。
圍過來的孩子們更是如此,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這時候就顯出了奶奶的威望了,威嚴地訓斥道:“都給我回去坐好,老二家的,老三家的過來盛飯。
” 一群人趕緊回去坐好,孩子們則是站在各自父親後面。
大人坐一桌,孩子們則是每人端一個碗趴在鍋台上。
王野想把王蘭叫上桌吃飯,王蘭說什麼都不同意。
說是規矩,現在的人呀,飯都吃不飽,規矩還不少,慢慢來吧。
遲早把他們這些陋習改了。
飯後甜點沒有,但飯後水果必須安排一下。
王野從袋子裡拿出那個大西瓜說:“來,來,吃西瓜,一人一塊兒。
先說好啊,西瓜子給我收好,我要回收的。
” 吃飽喝足了,王蘭幫着收拾桌子,三個弟弟在院子裡跑着玩。
被各自的娘拎着耳朵回家了。
現在大人可不許孩子亂跑的,原因對于現代人來說很可笑,是怕餓得快。
桌上是就剩下爺爺奶奶和太爺爺了。
王野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爺爺,現在三爺爺還打獵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爺爺點頭:“打呀,偶爾你三爺爺還送點野味給你太爺爺呢!怎麼,你想和他換點什麼嗎?” 王野說:“換啥東西呀,我是想上山上玩去,想去問問有啥需要注意的。
” 奶奶急了:“大孫子呀,咱可不能進山呀!山裡可危險了,那些大牲口真的要命呀!” 王野解釋道:“奶奶,你想啥呢!我就是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