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關燈
     “鄒先生,你知道嗎?我剛剛又認真仔細看了一遍你的故事大綱,你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嗎?” 我以為她有高見,還客氣地問她.“是什麼問題?我不知道。

    ” 而她接下來的話,讓我開始懷疑她的智商了. “你的故事大綱隻交代主角推測出兇手的犯罪手法,但沒詳細展現作案過程,上來一筆帶過就說人都死了,這就很牽強。

    而且,你這樣寫,就讓兇手的犯罪過程不具備可觀賞性和美觀性。

    ” 我回複她. “郭老師,據我所知,現在的刑偵類作品對于犯罪手法和過程幾乎沒有細緻描寫展現的,不然通不過審查不說,還可能會誘導他人去模仿犯罪。

    而且,故事大綱隻是關于作品的大緻梗概,不可能寫特别詳細的。

    ” 而她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再回複我了。

     (問題四.什麼叫“犯罪過程不具備可觀賞性和美觀性”?意思就是我也得去殺個人嗎?那這版權費我還有命花嗎?) 可惜那個時候我還是太愚蠢了,還相信她是好人。

     沒過幾天,她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她公司重金征稿的消息,我問她相關情況。

    當時我還是抱着一絲希望的,但接下來她的話就鬧心了. “鄒先生,這個活動的審稿人是我……上次我就給你估價了,你當時聽到價格就放棄了,你忘了嗎?” 我回答說. “郭老師,15萬是我絕不可能接受的價格,這部作品花費了我将近5年的心血!” 她的回複,或者說運用借口的能力,變得更圓滑了. “影視版權的價格高低,取決于它的質量,跟作者花了多少心血沒關系的呀!鄒先生,你現在這個水平,我說實話,你不要不愛聽,我客觀認為,你這部作品影視版權的價格不會超過15萬,未來10年内,我看你的作品都是這個價了……你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非常好,不想賣15萬,可以堅持,也許也會影視化。

    ” (多好的借口,讓人沒法反駁,對嗎?) 在這個過程中,她還講了一個故事,真假不知道—— “我以前認識一個小姐姐,她寫得真的很好,但是影視也才賣了30萬而已……” (如果這事兒是真的,那她一直在壓15萬的價倒是可以理解了,在她心目中,沒那個小姐姐寫得好的作者,影視版權價格統統隻能一半……) 我回複她.“聊私信的時候,有位前輩跟我說,他有個系列作品的影視前兩年賣了單本30萬,一套8本賣了200多萬,他後悔死了。

    ” 她的回複依舊奇葩.“所以你要擦亮眼睛啊。

    ” (呵呵,我算是明白了,姓郭的,你是變着花樣侮辱我是嗎?前兩年賣30萬都覺得低,現在你極力要我接受你15萬名為“建議”實為“威脅”的報價,誰的眼睛需要擦亮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