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道观

關燈
    道觀在村東頭一個小陽坡上,面南背北。

     一會工夫,一大一小來到道觀門前,老道拿出鑰匙打開斑駁的大門,伸手一推,吱呀一聲,門開了。

     邁過高高的門檻,進門是一座大殿,供奉着三清祖師,穿過大殿就是老道的住處,典型的東北民居,正房三間,偏房二間,東北也叫下屋。

     老道領着楊帆走進正房的東屋,打開燈說道:“小嗄(東北早年對小孩的一種稱呼)快上炕吧。

    ” 楊帆脫了鞋爬上炕,老道放下身上背的包裹回頭看:哎呀這頭上怎麼流血了,這個王老壞該死啊。

    ”其實這時血早就不流了,都已經結痂了。

     老道馬上拿出碘酒等消毒用品給楊帆消毒,老道雖是中醫,但必備的消毒用品還是有。

    邊消毒邊嘴裡罵着王老壞。

    看着傷口挺大又用紗布給包紮上。

     處理完了後老道又問:“孩子,吃飯了嗎?” 楊帆搖頭。

     “你等着我給你弄點吃的。

    ”轉身老道去了外屋,隻聽一陣鍋勺齊響,這麼晚了,也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趁此機會,楊帆看了看屋裡的陣設,牆是土皮牆,炕在南邊靠窗,這叫南炕,炕上放着一個炕櫃,用來放被子,也有把炕放在北邊的,叫北炕。

    而北邊擺着一對木箱子,牆的一邊放着兩把椅子,另外别無其它家具,門框邊上挂着一個日立,看了一眼,一九八二年七月八日,原來現在是八十年代,怪不得這麼窮呢。

     他其實穿越的是八十年代,東北遼省北部山區,一個叫項楊村的小村子,村裡姓項姓楊兩大戶,後來又搬過來幾個其它姓氏,聽說是闖關東來的。

    村裡人除了種地,就是采點山貨掙點外快,這幾年随着包産到戶,人們也可以賣點山貨維持生計,但也不敢太明目張膽。

     “快來吃點東西吧”老道端着一碗白菜湯,兩個大餅子沖着楊帆喊到。

     把菜放到炕上的小炕桌上,又遞給楊帆一雙筷子。

    “吃吧,太晚了也沒什麼好東西,先掂吧掂吧”老道說。

     楊帆拿起一個玉米餅子遞绐老道說:“爺爺先吃。

    ” “哎呀爺爺吃過了,在一個病人家吃的,所以回來晚了,要不還遇不到你呢。

    ”老道看着孩子這麼懂事,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