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穿越人士友情提示:请不要盲目逃荒
關燈
小
中
大
老徐頭一語驚人,家族群聊開啟了各自的頭腦風暴。
徐煥也來了勁頭,正好借機了解一下這些人的性情。
她說躺累了,便支撐着身子坐了起來,老太太給她後背墊了一個被子卷讓她靠着。
随後,老太太則順勢坐在了床邊,徐小寶挨着他奶坐在了床尾。
實在是這一上午漫山遍野的找他姐,可把他累屁了!可算是撈着地方坐一會了。
老太太聽說逃荒,她就想起來她小時候,她們村裡來的那些個流民,一個個可慘可慘的了,看見吃的就像餓狼似的往上撲,可吓人了。
這都過去四五十年了,再也沒看見那樣的流民。
她心裡犯嘀咕,不能自家逃荒最後也造成那副德性吧?那還不如就餓死在這得了,遭那罪幹啥? 老太太說:“老頭子,咱逃哪去啊?!你心裡要是沒譜就别瞎張羅,可别咱們沒在家餓死,反倒餓死在半路上了,那圖啥啊?還不如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餓死得了! 而且,我跟你說,我可聽那村頭二狗他娘說了,外頭現在可亂套了,天天都有搶東西殺人的!” 徐煥心說:這老奶奶有點意思,想事情有點愛跑偏,思維很跳躍。
老徐頭說:“二狗娘她咋知道外邊亂呢?她看見了?” 老太太說:“二狗娘她三嬸家的兒媳婦的弟弟在镖局上工,她聽那邊傳過來的。
” 徐老三徐田說:“咱們逃荒不能瞎逃吧,總得選個沒天災,沒亂子的地方吧? 咱家人最遠就去過府城,别的地兒咱也不了解,萬一還不如咱們這,豈不是白折騰了? 要不我這就出去打聽一下,看看哪裡風調雨順,打聽清楚了再走。
順便我再問問有沒有什麼商隊镖隊要近期出門的,咱們跟着他們後面走,肯定走不丢。
一會二哥咱倆一起去。
” 徐老二連連說好。
老徐頭說:“我做這個決定,也不全是一時興起,也不是氣話。
小丫犯糊塗把糧食給了人,就是打死孩子,那糧食也是要不回來的。
就算要回來,那點糧食最多再挺一個月,到時候還是要想辦法,那不如就趁早想辦法。
今兒個,一個是水的事,一個是糧的事,都趕在了一起,這才把我逼得下定了決心要逃荒。
” 徐煥在心裡給爺爺的評價很高:看問題的角度很全面,性格沉穩。
再加上之前要去幹仗,說明這老頭正義感很強很講義氣。
哦,對了,他膽子有點小,有一些自己的原則底線。
老徐頭歎了口氣繼續道:“而且吧,我總有一種感覺,咱們這邊要亂啊~ 你們想啊,如今全都沒吃沒喝沒有錢,那咋活? 誰能像咱家你娘似的,想躺床上舒舒服服的等着餓死?” 老太太對着對面的老伴兒比劃了一個捶打的動作,帶着點矯情的語氣說:“像我怎麼了?怎麼活沒得選!還不能選怎麼去死??” <( ̄︶ ̄)>看吧,這奶奶主打的就是一個歪理正說! 徐老頭說:“我小時候聽老一輩逃過荒的說過這事,老百姓為了活着最後那是無惡不作。
先搶村裡的大戶,然後就像那蝗蟲似的,成群結隊走一路搶一路。
挨個村子都進去嚯嚯個遍,最後沒東西搶了,就開始吃人!” 屋裡的人聽了這話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一點不誇張,真的是張得老大。
因為徐煥都看見他們的後槽牙了,又大又寬,看來牙口不錯。
诶呀呀……話題跑偏啦! 徐田接着他爹的話說了下去,“那咱們要走就早點走,按爹說的,那應該是越往後越不好活。
早走一步趁着逃荒的人不多,備不住人家縣城還能接納,到後面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縣城也怕出亂子該把城門關上了。
到那時,流民會被不停地驅趕去往更偏僻的地方,更有可能會被抓起來充徭役。
” 徐煥心裡給這個剛認識的爹點了個贊:這爹腦子冷靜,分析事情比較細緻,是我的好助力。
徐老二徐河說:“咱這事就定下來了嗎?爹,咱家房子和田都不要啦? 要是真定下來了,我看趁早把這房子和田都賣了吧,手裡有點錢,路上也能買點糧食。
” 老徐頭說:“現在那些大地主手裡應該都還有囤糧,咱們拿着地契和田契去跟他們換糧食,他們應該是能換的。
畢竟這時候跟他們換糧,他們能占到大便宜,定會十分爽快。
” 徐河說:“爹,要換趁早換,趁着村裡人都還沒這個心思,咱們還能換的稍微多一點。
等到大家都去找地主換糧的時候,估計那價格會壓的更低。
家裡帶不走的,能換點啥就換點啥。
對了爹,别忘了家裡的棗樹,能換錢換糧食換點啥都行,總比這麼白扔了強。
” 徐煥心說:我爹喊他二哥,那這位就是二伯。
這是個會算賬的人,眼睛裡盯的都是錢糧。
徐老大徐山說:“萬一咱們剛走,那水也被裡正村長他們給要回來了,朝廷過幾天也發赈災糧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爹,要不咱們再挺一挺吧?您和我娘都歲數大了,我怕你們經不住折騰。
還有爺爺奶奶的墳還在這邊,這也動不了啊? 還有咱們走了,那以後幾個孩子的娘可就再也回不了娘家了。
” 徐煥心說:這大伯面貌上就帶着憨厚的模樣,又是個孝順的,想的都是親情,應該是個很善良的老實人。
老徐頭哼了一聲說:“赈災糧? 前年沒災嗎?發赈災糧了嗎? 去年沒災嗎?發赈災糧了嗎? 今年不僅旱的顆粒無收,也不知哪鬧了蝗災,跑咱們這邊把野草樹葉子都給撸秃噜杆了,就差要吃人了,朝廷發赈災糧了嗎? 咱們還能指望上朝廷的赈災糧嗎?那跟等死有什麼區别?” 徐田說:“爹,那我和二哥現在就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咱們往哪逃。
” 徐老頭說:“你不用去打聽了,其實我心裡早就有個地方想去。
” 全屋人歘的一下,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徐頭的身上。
他繼續說:“咱們去北邊的博州投靠我一個弟弟吧。
” 老太太驚訝的問:“你哪來的弟弟?你們家不就你一個獨子嗎?” 老徐頭說:“小時候我爹娘進城賣貨,回村的路上撿了一個三歲的孩子。
他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但不知道家在哪。
那孩子長得白白淨淨十分好看,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小公子。
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娘那個時候想把他留下來給我作伴。
可我爹膽子小,怕人家來找,再冤枉他們是拐賣孩子的,于是便帶他去官府備了案。
官老爺讓我爹先抱回家養着,等他的家人來找,再聯系我爹,到時候還能跟他的父母要些報酬。
哪想到,這一養就養了十年。
最後來找他的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們族長來給他接回去的。
好像是個挺大的家族,那穿着打扮比咱們縣的那些個有錢人看起來還要好上許多。
他們給了我們家一筆錢,就把我那個弟弟帶走了。
咱這十畝田和這房子都是用的那個錢置辦起來的。
臨走的時候我弟弟留了個地址,燕北的博州曲陽縣何家,我記得特别清楚。
因為我弟弟不想走,舍不得我爹娘和我,後來不知道他那族長跟他說了啥,他不得不走。
當時他還囑咐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地址,以後有困難了去找他。
” 徐河說:“爹,這都四十年過去了,這何叔還能認您嗎?萬一他身體不好,人早就沒了,咱們去那投奔誰呀?” 徐田說:“是呀爹,這縣城那可大了,姓何的,應該也不少,怎麼找?總不能挨家挨戶的去問吧?” 哥倆的話就是那冷冷的冰雨,無情的拍打在了老徐頭的臉上。
老徐頭當時臉就黑了。
心說還是他大兒子好啊,你看大兒子這時候就一聲不吭。
徐山:我想說的話二弟三弟都說了,我就沒啥想說的了。
老徐頭頓時無言以對,沉默了。
徐家孫兒輩的老大,19歲的徐大寶看出來爺爺心情有點壓抑,他趕忙說點旁的事讓爺爺緩緩這個心勁兒。
“爺爺,
徐煥也來了勁頭,正好借機了解一下這些人的性情。
她說躺累了,便支撐着身子坐了起來,老太太給她後背墊了一個被子卷讓她靠着。
随後,老太太則順勢坐在了床邊,徐小寶挨着他奶坐在了床尾。
實在是這一上午漫山遍野的找他姐,可把他累屁了!可算是撈着地方坐一會了。
老太太聽說逃荒,她就想起來她小時候,她們村裡來的那些個流民,一個個可慘可慘的了,看見吃的就像餓狼似的往上撲,可吓人了。
這都過去四五十年了,再也沒看見那樣的流民。
她心裡犯嘀咕,不能自家逃荒最後也造成那副德性吧?那還不如就餓死在這得了,遭那罪幹啥? 老太太說:“老頭子,咱逃哪去啊?!你心裡要是沒譜就别瞎張羅,可别咱們沒在家餓死,反倒餓死在半路上了,那圖啥啊?還不如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餓死得了! 而且,我跟你說,我可聽那村頭二狗他娘說了,外頭現在可亂套了,天天都有搶東西殺人的!” 徐煥心說:這老奶奶有點意思,想事情有點愛跑偏,思維很跳躍。
老徐頭說:“二狗娘她咋知道外邊亂呢?她看見了?” 老太太說:“二狗娘她三嬸家的兒媳婦的弟弟在镖局上工,她聽那邊傳過來的。
” 徐老三徐田說:“咱們逃荒不能瞎逃吧,總得選個沒天災,沒亂子的地方吧? 咱家人最遠就去過府城,别的地兒咱也不了解,萬一還不如咱們這,豈不是白折騰了? 要不我這就出去打聽一下,看看哪裡風調雨順,打聽清楚了再走。
順便我再問問有沒有什麼商隊镖隊要近期出門的,咱們跟着他們後面走,肯定走不丢。
一會二哥咱倆一起去。
” 徐老二連連說好。
老徐頭說:“我做這個決定,也不全是一時興起,也不是氣話。
小丫犯糊塗把糧食給了人,就是打死孩子,那糧食也是要不回來的。
就算要回來,那點糧食最多再挺一個月,到時候還是要想辦法,那不如就趁早想辦法。
今兒個,一個是水的事,一個是糧的事,都趕在了一起,這才把我逼得下定了決心要逃荒。
” 徐煥在心裡給爺爺的評價很高:看問題的角度很全面,性格沉穩。
再加上之前要去幹仗,說明這老頭正義感很強很講義氣。
哦,對了,他膽子有點小,有一些自己的原則底線。
老徐頭歎了口氣繼續道:“而且吧,我總有一種感覺,咱們這邊要亂啊~ 你們想啊,如今全都沒吃沒喝沒有錢,那咋活? 誰能像咱家你娘似的,想躺床上舒舒服服的等着餓死?” 老太太對着對面的老伴兒比劃了一個捶打的動作,帶着點矯情的語氣說:“像我怎麼了?怎麼活沒得選!還不能選怎麼去死??” <( ̄︶ ̄)>看吧,這奶奶主打的就是一個歪理正說! 徐老頭說:“我小時候聽老一輩逃過荒的說過這事,老百姓為了活着最後那是無惡不作。
先搶村裡的大戶,然後就像那蝗蟲似的,成群結隊走一路搶一路。
挨個村子都進去嚯嚯個遍,最後沒東西搶了,就開始吃人!” 屋裡的人聽了這話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一點不誇張,真的是張得老大。
因為徐煥都看見他們的後槽牙了,又大又寬,看來牙口不錯。
诶呀呀……話題跑偏啦! 徐田接着他爹的話說了下去,“那咱們要走就早點走,按爹說的,那應該是越往後越不好活。
早走一步趁着逃荒的人不多,備不住人家縣城還能接納,到後面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縣城也怕出亂子該把城門關上了。
到那時,流民會被不停地驅趕去往更偏僻的地方,更有可能會被抓起來充徭役。
” 徐煥心裡給這個剛認識的爹點了個贊:這爹腦子冷靜,分析事情比較細緻,是我的好助力。
徐老二徐河說:“咱這事就定下來了嗎?爹,咱家房子和田都不要啦? 要是真定下來了,我看趁早把這房子和田都賣了吧,手裡有點錢,路上也能買點糧食。
” 老徐頭說:“現在那些大地主手裡應該都還有囤糧,咱們拿着地契和田契去跟他們換糧食,他們應該是能換的。
畢竟這時候跟他們換糧,他們能占到大便宜,定會十分爽快。
” 徐河說:“爹,要換趁早換,趁着村裡人都還沒這個心思,咱們還能換的稍微多一點。
等到大家都去找地主換糧的時候,估計那價格會壓的更低。
家裡帶不走的,能換點啥就換點啥。
對了爹,别忘了家裡的棗樹,能換錢換糧食換點啥都行,總比這麼白扔了強。
” 徐煥心說:我爹喊他二哥,那這位就是二伯。
這是個會算賬的人,眼睛裡盯的都是錢糧。
徐老大徐山說:“萬一咱們剛走,那水也被裡正村長他們給要回來了,朝廷過幾天也發赈災糧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爹,要不咱們再挺一挺吧?您和我娘都歲數大了,我怕你們經不住折騰。
還有爺爺奶奶的墳還在這邊,這也動不了啊? 還有咱們走了,那以後幾個孩子的娘可就再也回不了娘家了。
” 徐煥心說:這大伯面貌上就帶着憨厚的模樣,又是個孝順的,想的都是親情,應該是個很善良的老實人。
老徐頭哼了一聲說:“赈災糧? 前年沒災嗎?發赈災糧了嗎? 去年沒災嗎?發赈災糧了嗎? 今年不僅旱的顆粒無收,也不知哪鬧了蝗災,跑咱們這邊把野草樹葉子都給撸秃噜杆了,就差要吃人了,朝廷發赈災糧了嗎? 咱們還能指望上朝廷的赈災糧嗎?那跟等死有什麼區别?” 徐田說:“爹,那我和二哥現在就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咱們往哪逃。
” 徐老頭說:“你不用去打聽了,其實我心裡早就有個地方想去。
” 全屋人歘的一下,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徐頭的身上。
他繼續說:“咱們去北邊的博州投靠我一個弟弟吧。
” 老太太驚訝的問:“你哪來的弟弟?你們家不就你一個獨子嗎?” 老徐頭說:“小時候我爹娘進城賣貨,回村的路上撿了一個三歲的孩子。
他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但不知道家在哪。
那孩子長得白白淨淨十分好看,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小公子。
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娘那個時候想把他留下來給我作伴。
可我爹膽子小,怕人家來找,再冤枉他們是拐賣孩子的,于是便帶他去官府備了案。
官老爺讓我爹先抱回家養着,等他的家人來找,再聯系我爹,到時候還能跟他的父母要些報酬。
哪想到,這一養就養了十年。
最後來找他的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們族長來給他接回去的。
好像是個挺大的家族,那穿着打扮比咱們縣的那些個有錢人看起來還要好上許多。
他們給了我們家一筆錢,就把我那個弟弟帶走了。
咱這十畝田和這房子都是用的那個錢置辦起來的。
臨走的時候我弟弟留了個地址,燕北的博州曲陽縣何家,我記得特别清楚。
因為我弟弟不想走,舍不得我爹娘和我,後來不知道他那族長跟他說了啥,他不得不走。
當時他還囑咐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地址,以後有困難了去找他。
” 徐河說:“爹,這都四十年過去了,這何叔還能認您嗎?萬一他身體不好,人早就沒了,咱們去那投奔誰呀?” 徐田說:“是呀爹,這縣城那可大了,姓何的,應該也不少,怎麼找?總不能挨家挨戶的去問吧?” 哥倆的話就是那冷冷的冰雨,無情的拍打在了老徐頭的臉上。
老徐頭當時臉就黑了。
心說還是他大兒子好啊,你看大兒子這時候就一聲不吭。
徐山:我想說的話二弟三弟都說了,我就沒啥想說的了。
老徐頭頓時無言以對,沉默了。
徐家孫兒輩的老大,19歲的徐大寶看出來爺爺心情有點壓抑,他趕忙說點旁的事讓爺爺緩緩這個心勁兒。
“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