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机会留给没有准备的人
關燈
小
中
大
從春日宴回來後,已是傍晚,一家人俱有些疲憊,在正廳用飯後便各自回屋。
明容從回來的路上起便有些悶悶不樂,誰問都不說,程夫人便不再管她,徐照樸也不好多問。
等各自都回去了,程夫人使人來傳了吳山過去,來人見四個丫鬟都在院子裡做事,便問小姐在裡屋做什麼,四人隻說不讓進,也不知在做什麼,那丫鬟便帶了吳山走了。
“小姐今日,見過什麼人,做過什麼事?你都細細說來。
” “回夫人,小姐今日四處賞玩,隻碰見大公主與晉王府小姐時多說了幾句話,見到了峪倫部王子,後來同老爺一起看完射藝,就與夫人用飯了,再後來,又與峪倫部王子說了會兒子話,就自去玩了。
” 程夫人眉心微擰:“峪倫部王子?他們說什麼了?” 吳山道:“是一些峪倫部的鄉土風物,别的再沒了。
” 見再問不出什麼,程夫人就讓吳山下去了。
屋裡燈點的不多,略有些暗。
桌上燭火搖曳,程夫人秀美的五官忽明忽暗。
鐘媽媽繞到她身後替她按着鬓角,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許是小丫頭玩累了犯懶罷了,夫人不必太過憂心。
” 程夫人苦笑:“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孩子自小心思重,她雖有時候同她兩個哥哥撒嬌,要些玩意兒首飾,可誰都知道,她并不真計較這些東西。
說到底,圓圓是性情中人,除了性情二字之外,她什麼都不曾真的在意。
” “小姐天真純良,又不計較俗物,這不是好事麼?” 程夫人搖了搖頭。
“媽媽你不懂。
我也勸過、戒過她好幾回,軍國之事,若無作為,就不要輕談,我也知道,女人在這事情上,終究無事可做。
可她要談要做,不是她鑽營,也不是她忠君,是她心裡有她阿爺,她也想做,别的,她不在乎。
她同我說過,她看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就因為這隻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是萬物更疊,才讓年歲更替有了尺度,才讓她覺得鮮活,讓我覺得就好像……她珍惜這世間,如果非要離開,也不會舍不得。
這有時候讓我害怕,好像她不是我肚子裡蹦出來八年的孩子,是自有天公地道,随便來這世上走一遭的,凡事盡她想盡的力,之後便不計較。
” “自她懂事起……不,自她誕生起,我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仿佛她一轉眼就要離開我一樣,她有時候看得開得不像一個孩子。
”程夫人帶着點哭腔道。
鐘媽媽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可小姐那夜帶人守侯府,她心裡是念着夫人這一家子人的。
小姐這該在乎的,不是一個也沒落下。
是小姐天生麗質,處事通達,自有她的福氣的。
” 其實鐘媽媽自己也知道,這話不過是說出來哄程夫人的,明容剛生那會兒,她同乳母一起貼身照顧過幾年,不是沒有見過,那嬰孩兒有時候,一瞬間眼睛裡的淡漠疏離,讓她覺得這孩子平時隻是在依葫蘆畫瓢兒做姿态罷了,并不真上心。
明容回了屋子,屏退衆人,一個人隻脫了鞋就鑽進被窩裡,然後鼻尖猛酸,感受到眼前的一片被褥慢慢發熱發濕,最後嘴角溢出嗚咽的哭聲來,哭的一發不可收拾。
她有多久沒這麼哭過了,自己都不記得。
直哭得渾身無力,氣也喘不上來,才慢慢地止住。
她記得,在兵變之前,自己查看《四海堪輿圖》時,程夫人就對自己說過,不會攔着自己涉獵政事,可最後舅舅帶了消息來,母親沒有告訴自己隻言片語,隻是在兵變當晚讓她去看看,見識見識。
那時候她就隐約猜到了,程夫人給她的一切自由和希望,隻是因為她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而忠勇侯府也有這個能力護住她。
等到她真正嫁給趙叔元之後,等着她的就隻剩一個後院了。
縱然清貴世家瞧不上三妻四妾之流,親王卻往往不可能隻有一個王妃,趙懷铛的爹媽是實在好得蜜裡調油了,才沒能給側妃空出來個縫隙鑽。
現在的一切安逸榮寵潇灑自由,隻是因為有一個被框定好的未來。
她的未來就是在忠勇侯府羽翼的庇護下,嫁給三皇子,安度後半生。
所以她在聽到徐照樸說要努力讓她去西北看看,在聽到奧古孜談論自己的家鄉時,才會那麼心動又那麼傷心。
每每見一衆不熟悉的貴婦小姐時都要做足了規矩,言行舉止要不落人口舌,要俨然大家閨秀,再大了還要婦言婦功,婦容婦德。
不做好就是不體面,就是不如小門小戶養出來的,惹人笑話,沒有禮義廉恥。
本以為八年她要習慣了,可是今日見了奧古孜,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喘不過氣來。
他眉宇間有多恣意随性,張揚放浪,自己就有多覺得被脖子上隐形的枷鎖勒得疼。
習慣于有無數人生可能的她,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
奧古孜不是叔慈和光舻這樣的京城風流,而是莽荒草海養出來的真正的潇灑無形。
她想起來以前曾見過的一個走南闖北的商賈,帶着他的妻女,這家人家中雖已堆金砌玉,可到底難與侯府相比,但他們眼中那種看過大千世界的喜悅和安甯,是京中多數貴女沒有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四月初,關内道出現旱情,原本調動各地運糧,朝廷撥款赈災,事态并不算嚴重,然而四月中旬黃河淩汛,旱災碰上澇災,一下波及了好幾州,加上各地災民流竄,河西涼州也被掃了重重一尾巴。
朝堂上為如何處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受災各州的刺史連着上了好幾個折子,先是請罪,說自己無能,再說實在是不行了希望朝廷加大撥款撥糧力度。
禦史台頓時撂了臉子,大罵幾個刺史不知天高地厚才德有虧,這些年地方攢的和前些日子撥下去的,怎麼着也夠了,戶部尚書也出來說,确實是算盤珠子都打爆了,不說夠用,要是再精打細算一點還能有盈餘。
這下好了,這相當于觸了古往今
明容從回來的路上起便有些悶悶不樂,誰問都不說,程夫人便不再管她,徐照樸也不好多問。
等各自都回去了,程夫人使人來傳了吳山過去,來人見四個丫鬟都在院子裡做事,便問小姐在裡屋做什麼,四人隻說不讓進,也不知在做什麼,那丫鬟便帶了吳山走了。
“小姐今日,見過什麼人,做過什麼事?你都細細說來。
” “回夫人,小姐今日四處賞玩,隻碰見大公主與晉王府小姐時多說了幾句話,見到了峪倫部王子,後來同老爺一起看完射藝,就與夫人用飯了,再後來,又與峪倫部王子說了會兒子話,就自去玩了。
” 程夫人眉心微擰:“峪倫部王子?他們說什麼了?” 吳山道:“是一些峪倫部的鄉土風物,别的再沒了。
” 見再問不出什麼,程夫人就讓吳山下去了。
屋裡燈點的不多,略有些暗。
桌上燭火搖曳,程夫人秀美的五官忽明忽暗。
鐘媽媽繞到她身後替她按着鬓角,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許是小丫頭玩累了犯懶罷了,夫人不必太過憂心。
” 程夫人苦笑:“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孩子自小心思重,她雖有時候同她兩個哥哥撒嬌,要些玩意兒首飾,可誰都知道,她并不真計較這些東西。
說到底,圓圓是性情中人,除了性情二字之外,她什麼都不曾真的在意。
” “小姐天真純良,又不計較俗物,這不是好事麼?” 程夫人搖了搖頭。
“媽媽你不懂。
我也勸過、戒過她好幾回,軍國之事,若無作為,就不要輕談,我也知道,女人在這事情上,終究無事可做。
可她要談要做,不是她鑽營,也不是她忠君,是她心裡有她阿爺,她也想做,别的,她不在乎。
她同我說過,她看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就因為這隻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是萬物更疊,才讓年歲更替有了尺度,才讓她覺得鮮活,讓我覺得就好像……她珍惜這世間,如果非要離開,也不會舍不得。
這有時候讓我害怕,好像她不是我肚子裡蹦出來八年的孩子,是自有天公地道,随便來這世上走一遭的,凡事盡她想盡的力,之後便不計較。
” “自她懂事起……不,自她誕生起,我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仿佛她一轉眼就要離開我一樣,她有時候看得開得不像一個孩子。
”程夫人帶着點哭腔道。
鐘媽媽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可小姐那夜帶人守侯府,她心裡是念着夫人這一家子人的。
小姐這該在乎的,不是一個也沒落下。
是小姐天生麗質,處事通達,自有她的福氣的。
” 其實鐘媽媽自己也知道,這話不過是說出來哄程夫人的,明容剛生那會兒,她同乳母一起貼身照顧過幾年,不是沒有見過,那嬰孩兒有時候,一瞬間眼睛裡的淡漠疏離,讓她覺得這孩子平時隻是在依葫蘆畫瓢兒做姿态罷了,并不真上心。
明容回了屋子,屏退衆人,一個人隻脫了鞋就鑽進被窩裡,然後鼻尖猛酸,感受到眼前的一片被褥慢慢發熱發濕,最後嘴角溢出嗚咽的哭聲來,哭的一發不可收拾。
她有多久沒這麼哭過了,自己都不記得。
直哭得渾身無力,氣也喘不上來,才慢慢地止住。
她記得,在兵變之前,自己查看《四海堪輿圖》時,程夫人就對自己說過,不會攔着自己涉獵政事,可最後舅舅帶了消息來,母親沒有告訴自己隻言片語,隻是在兵變當晚讓她去看看,見識見識。
那時候她就隐約猜到了,程夫人給她的一切自由和希望,隻是因為她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而忠勇侯府也有這個能力護住她。
等到她真正嫁給趙叔元之後,等着她的就隻剩一個後院了。
縱然清貴世家瞧不上三妻四妾之流,親王卻往往不可能隻有一個王妃,趙懷铛的爹媽是實在好得蜜裡調油了,才沒能給側妃空出來個縫隙鑽。
現在的一切安逸榮寵潇灑自由,隻是因為有一個被框定好的未來。
她的未來就是在忠勇侯府羽翼的庇護下,嫁給三皇子,安度後半生。
所以她在聽到徐照樸說要努力讓她去西北看看,在聽到奧古孜談論自己的家鄉時,才會那麼心動又那麼傷心。
每每見一衆不熟悉的貴婦小姐時都要做足了規矩,言行舉止要不落人口舌,要俨然大家閨秀,再大了還要婦言婦功,婦容婦德。
不做好就是不體面,就是不如小門小戶養出來的,惹人笑話,沒有禮義廉恥。
本以為八年她要習慣了,可是今日見了奧古孜,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喘不過氣來。
他眉宇間有多恣意随性,張揚放浪,自己就有多覺得被脖子上隐形的枷鎖勒得疼。
習慣于有無數人生可能的她,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
奧古孜不是叔慈和光舻這樣的京城風流,而是莽荒草海養出來的真正的潇灑無形。
她想起來以前曾見過的一個走南闖北的商賈,帶着他的妻女,這家人家中雖已堆金砌玉,可到底難與侯府相比,但他們眼中那種看過大千世界的喜悅和安甯,是京中多數貴女沒有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四月初,關内道出現旱情,原本調動各地運糧,朝廷撥款赈災,事态并不算嚴重,然而四月中旬黃河淩汛,旱災碰上澇災,一下波及了好幾州,加上各地災民流竄,河西涼州也被掃了重重一尾巴。
朝堂上為如何處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受災各州的刺史連着上了好幾個折子,先是請罪,說自己無能,再說實在是不行了希望朝廷加大撥款撥糧力度。
禦史台頓時撂了臉子,大罵幾個刺史不知天高地厚才德有虧,這些年地方攢的和前些日子撥下去的,怎麼着也夠了,戶部尚書也出來說,确實是算盤珠子都打爆了,不說夠用,要是再精打細算一點還能有盈餘。
這下好了,這相當于觸了古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