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崔仁不肯出江东

關燈
    的肌肉因憤怒而微微顫抖。

     朝堂之上,大臣們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但也有一些明智之士認為:“陛下,孫澈不過是為了安撫江東民心,穩定江東局勢,我朝若是建立衣冠冢,平白無故低人一等不說,往後大大小小戰死的将軍都要立碑,那多出來的财政,誰來支付!” “嗯?嗯……有道理。

    ”李承逸無奈回答,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和無奈。

    此刻,他才知道,李邕禅位前說的:所有人都是你的敵人的含義了! “那便趕緊平叛,平了再立!退朝!”李承逸憤怒的離開了朝堂,他心想:怪不得太上皇要讓位,原來這朝堂之上如此累人! 大乾204年,春,二月。

     身在蘇州不肯回到淮南的崔仁,内心被怒火與恥辱所占據。

    他在與孫吳的交鋒中失利,身負重傷,這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在自家領地通州借了五千兵馬後,崔仁在八萬人口的蘇州城掀起來一股風暴。

     他一進城,便召集了城中留守的三千士兵,連同家族派來的五千兵馬,迅速控制住蘇州。

     在蘇州府衙大堂中,他面色陰沉地說道:“我在江東遭受此等恥辱,定要加倍讨回!” 随後,他下令強征百姓的糧食和财物,以充作軍資。

    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被搜刮得幾乎一無所有。

    許多百姓敢怒不敢言,隻能默默流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街頭巷尾,時常能看到崔仁的家兵蠻橫地闖入民宅,搶奪财物。

    一個賣菜的老農,僅僅因為藏了幾個銅闆,就被打得遍體鱗傷。

    一個年輕的書生站出來為老農說話,竟被當場抓走,生死未蔔。

     同時,崔仁開始四處招募兵員。

    他在城中張貼告示,宣稱凡年滿十六歲的男子,都必須入伍。

    這一命令讓整個通州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一家小戶人家,兒子剛剛十五歲,為了躲避兵役,父親帶着他準備逃離通州。

    然而,在城門口被崔仁的家兵發現,父子倆被拖回城中,當着衆人的面遭受鞭笞。

    父親苦苦哀求,說兒子尚未成年,但崔仁絲毫不為所動,硬是将這個少年編入了軍隊。

     一位年邁的鐵匠,本已過了參軍的年齡,但崔仁為了湊足人數,強行将他拉進了隊伍。

    鐵匠的妻子哭着抱住丈夫,卻被家兵無情地推開,摔倒在地。

     崔仁加上原有的三千守軍,率領着從通州借來的五千人馬,駐紮在江江東轄區,大河北岸的蘇州。

     他此刻心中怒火萬丈,将之前攻入江東蘇州所控制的孫吳一系人馬,共一千來号人,全部斬殺于江北岸。

    那慘烈的場景,讓河水都被鮮血染紅。

     蘇州城中,更是一片混亂。

    崔仁開始不顧百姓困苦,四處抓壯丁。

    一時間,原本安甯的八萬人口之城,陷入了無盡的恐懼之中。

     街頭,崔仁的家兵如惡狼般橫行。

    他們沖進百姓的家中,見着青壯男子就直接抓走。

    一個年輕的農民正在田裡勞作,被突然闖入的家兵抓住,他奮力反抗,卻被打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被強行帶走。

     一家店鋪裡,老闆的兒子正幫忙招呼生意,家兵沖進來,不顧老闆的阻攔,将其兒子拖走。

    老闆絕望地癱倒在地,嚎啕大哭。

     城裡的老人和婦女們,驚恐地看着這一切,卻無能為力。

    許多家庭因此支離破碎。

     三萬青壯兵就這樣被強行征集起來,還有一萬老頭兵,他們大多身體虛弱,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喜歡大乾末年:渲染紅色天下請大家收藏:()大乾末年:渲染紅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