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西突厥

關燈
    這慶安保衛戰這場激烈的戰鬥,讓華夏娘子軍的威名更加遠揚。

     事實證明,秦漢風的“女子能頂半邊天”的言論成立了。

     而突厥軍的失敗,也讓他們的士氣大挫。

     拓跋義的軍隊退出了會州,而被突厥占領了一年的渭州,李四在拓跋宏死後命河源郡的兩萬部隊将城池圍住。

     此刻擊退了拓跋義,李四下令攻取渭州。

     李四也無奈,随着大同帝國将中原、并州等地收腹後,地方的治理問題也接踵而來。

     遷徙到南方的北方百姓,遷徙時間也就三四年,對返回故土充滿了熱情,并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難的是遷徙時有的百姓還有北方的地契,各地官員在分地上花了一年時間仍然有小部分的矛盾糾紛。

     好在一些投了蒙人、金國的北方豪族土地,除了按人口給地外,其餘的都充了公,華夏軍收入官府的土地有五分之三。

     劉峰在洛城召集各州的總理事長展開會議: “目前這些收回國有的土地,我們要妥善安排。

    ” “上邊的意思不是等新生兒出生了,便給其戶分配一個人口的土地用嗎?”洛城總理事長胡二十六疑惑的問道。

     “嗯…那是處理的辦法,我現在要說的,是怎麼更重的問題。

    ” 劉峰身為安撫使,想着有沒有人有什麼新的法子,比上邊的指示更好了。

     “上邊是什麼個指示?”并州總理事齊九問道。

     劉峰大失所望,不過也并沒指望這群跟随秦漢風乞讨創立華夏軍的乞兒們能有什麼見解,他們能夠治理州縣,也是聽從上邊指示做事罷了! 好在華夏軍的暗衛組織足夠龐大,上面決策層對地方的情況了解透徹,政令總歸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才能不鬧出什麼大的亂子。

     劉峰拿起來文件說道: “上邊的指示是每逢春耕,隔三差五的,發起意願集體勞作,管飯并記入大同帝國良民個人公益積分冊。

    ” “安撫使,這什麼積分冊,有啥用啊?”齊七問道。

     “《大同帝國良民個人公益積分冊》是上邊給天下百姓制定的一個公益積分統計手冊,它可以福澤後代,或者平日裡退換救濟糧,還能讓他們的孩子往後憑借積分最高者免費入學,或者參與地方裡正的選舉!” 劉峰解析着着文件内容說道。

     “噢~!好東西!”胡二十六興奮的說道。

     “好了,會議到此結束,各司其職,做好事情,兩年後你們可别被學院出來的那幫學子給擠下去了!”劉峰好心的提醒道。

     “嘿嘿,安撫使,俺們就是一幫吃不飽飯的乞兒,能做三年的官瘾,已經全了我等的虛榮心了,未來還是讓娃兒們努力吧,我們要享福去咯!”齊七笑呵呵的回答。

     “哈哈哈,老夫可能三年後也退休了!”劉峰很難理解,這華夏軍56歲退休的機制,而今自己四十多歲,竟然給的是兩倍工資。

     “時代真的變咯!”他感歎着離開了。

     如今洛城、慶安、淮南、淮北、并州、幽州、遼東等地,都在恢複秩序。

    然而太原、西夏的百姓遷徙的有十幾萬人,都盼望着歸宿,因為突厥人統治時期,北地的百姓都成了奴隸。

     軍事方面,十二月,薛仁貴在河源郡攻打渭州城時,攻取了靈武。

     拓跋義隻能率領三萬多兵力,從會州沿着泾河北上金昌。

     而在慶安被活捉的烏秃必,再次陷入了絕望之中。

     他知道,自己的陰謀徹底失敗了。

     在華夏軍的營帳中,将領們正在商讨着下一步的戰略。

     “這次雖然打退了突厥軍,薛仁貴将軍已經攻取了靈武,西夏其他城池很快也将是我華夏軍的地盤,我們可能在大同元年,就完成了大乾北地的收腹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