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起源和当今
關燈
小
中
大
複仇本身就是神聖的。
雖然這些孩子們暫且還不明白這些,但是當她們明白了自己的血汗錢是一家犯罪公司為自己的白手套提供的犯罪資金後,無論是在沉重的債務下所萌生的那種怨氣,還是在發現自己疲勞成這個樣子,以至于沒有發現自己被當猴子耍的憤怒,如今壓上了她們的心頭。
這種感覺末殇秋風也有過,那是一種比起被無數次死亡鍛打還要來得更深的恨。
從小她就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人,生來家中貧窮,挨餓受凍并沒少過。
為了生活,父母要離開家去工作,這樣才能讓家裡的情況好一點。
她理解這種情況,于是從很久開始,她就不再哭過,也不再因為同齡的孩子們手中拿着的零食和玩具而去耍去鬧。
如此過去十二年,家中多出來個妹妹,那時候家中的情況也好了不少,與此同對應的,還有家人的心态。
沉默寡言的人從初中開始就會被欺負,而他們的家中有着更加豐沃的資源,他們的父母要比她的父母要更有能量,更有錢。
她明白,這是階級,這是永存的,一個用了将近二十年才擺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家庭。
和一個繼承了先輩家業,家境殷實的家庭是沒有可比性的。
前者是為了活着,後者自然能做出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孩子請最好的老師,用最好的教材,即便在學校惹事,他們家背後的能量也會讓以老師,班主任,教導主任和校長為主要團體的教育工作者伸出舌頭,去舔人家的腚眼。
她明白,她的校服被畫上“賤種”的大字,她的書散落一地,她在廁所被煙頭和拳頭弄得體無完膚。
一瘸一拐回家,父母将希望放在了那些沒有任何教育資質的補習班上,折騰着自己本就幹癟的口袋,以及孩子那殘存無幾的精力。
他們叫嚷着,讓你去學習,說着“現在不好好學,以後掃大街”之類的話,似乎他們的眼中還有未來。
但實際上,自打那個在他們眼中“聰慧”的妹妹出世後,對于她的關照就已經是象征性的了。
保持沉默,一句話不說,用自己滿是淤青和煙頭燙燒痕迹的臉挨下他們的巴掌,就該去寫作業了。
作業很多,那所謂的“老師”将學生們也分了等級,學生們很純粹,即便是這種在社會中毫無意義,隻能說是笑料一樣的班級等級劃分,也是他們在班級這個小社會中橫行霸道的底氣。
家境好的,學習好的,中規中矩的,以及看着不順眼的。
她就屬于是看着不順眼的那批,因為她從來不說話,帶着一股子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僻。
學習也是中規中矩,這種人家境不好,學習普通,不讨老師喜歡的,自然而然就會被老師歸為“不順眼”的檔次裡,在老師這個大頭的帶領下,完全孤立。
她連初中的畢業照都沒去,她明白沒人會願意讓她去的。
初中上完了,即便能上高中,她有能力去上,她的父母也沒有讓她去。
給出的答複是,不想花冤枉錢。
她的東西被丢出了自己的房間,現在那個房間要好好翻新,所有的物件都要訂制,為的就是給他們的二女兒更好的教育。
而她被命令滾出這個家。
一生務農的老爺子實在是看不下去,用自己滿是繭子和褶皺,褶皺裡面還有洗不下去的泥土的手,塞給了她兩千塊錢。
她就這樣走上了一條掙紮度日的路。
正因為從未期盼過,所以即便跌至谷底,她也隻是接受。
從十五歲開始,她做過很多。
撿垃圾,搬磚,跑腿,進廠,被父母管了十五年的她還有些不适應,但也習慣了。
不過她幹不長,因為她并不擅長取悅人。
最後她的父母又找上門了,要她給妹妹出錢,出生活費,出學雜費,出各種費用。
這是誰提? 她妹妹,親的。
每個月都要給一筆數額不少的錢,這無疑增加了她的壓力,但她隻是選擇了接受,因為不接受,他們會強迫你接受。
人老了,是會變壞的。
退掉租的房子,收拾東西,她在一家網吧的包間裡安了家。
這種情況下,她還能攢點錢來。
但是好景不長,一場神秘的疫情的忽然爆發讓她失去了工作,就連網吧也因為入不敷出倒了閉,她隻能收拾東西,去住橋洞。
家裡的錢越要越多,每個月都是如此。
最後到了每星期,甚至于每天。
雖說在疫情下不是沒有工作,但是工作少得可憐,尤其是那種日結工。
如此過去了五年,二十歲的時候,她的手裡多出
雖然這些孩子們暫且還不明白這些,但是當她們明白了自己的血汗錢是一家犯罪公司為自己的白手套提供的犯罪資金後,無論是在沉重的債務下所萌生的那種怨氣,還是在發現自己疲勞成這個樣子,以至于沒有發現自己被當猴子耍的憤怒,如今壓上了她們的心頭。
這種感覺末殇秋風也有過,那是一種比起被無數次死亡鍛打還要來得更深的恨。
從小她就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人,生來家中貧窮,挨餓受凍并沒少過。
為了生活,父母要離開家去工作,這樣才能讓家裡的情況好一點。
她理解這種情況,于是從很久開始,她就不再哭過,也不再因為同齡的孩子們手中拿着的零食和玩具而去耍去鬧。
如此過去十二年,家中多出來個妹妹,那時候家中的情況也好了不少,與此同對應的,還有家人的心态。
沉默寡言的人從初中開始就會被欺負,而他們的家中有着更加豐沃的資源,他們的父母要比她的父母要更有能量,更有錢。
她明白,這是階級,這是永存的,一個用了将近二十年才擺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家庭。
和一個繼承了先輩家業,家境殷實的家庭是沒有可比性的。
前者是為了活着,後者自然能做出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孩子請最好的老師,用最好的教材,即便在學校惹事,他們家背後的能量也會讓以老師,班主任,教導主任和校長為主要團體的教育工作者伸出舌頭,去舔人家的腚眼。
她明白,她的校服被畫上“賤種”的大字,她的書散落一地,她在廁所被煙頭和拳頭弄得體無完膚。
一瘸一拐回家,父母将希望放在了那些沒有任何教育資質的補習班上,折騰着自己本就幹癟的口袋,以及孩子那殘存無幾的精力。
他們叫嚷着,讓你去學習,說着“現在不好好學,以後掃大街”之類的話,似乎他們的眼中還有未來。
但實際上,自打那個在他們眼中“聰慧”的妹妹出世後,對于她的關照就已經是象征性的了。
保持沉默,一句話不說,用自己滿是淤青和煙頭燙燒痕迹的臉挨下他們的巴掌,就該去寫作業了。
作業很多,那所謂的“老師”将學生們也分了等級,學生們很純粹,即便是這種在社會中毫無意義,隻能說是笑料一樣的班級等級劃分,也是他們在班級這個小社會中橫行霸道的底氣。
家境好的,學習好的,中規中矩的,以及看着不順眼的。
她就屬于是看着不順眼的那批,因為她從來不說話,帶着一股子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僻。
學習也是中規中矩,這種人家境不好,學習普通,不讨老師喜歡的,自然而然就會被老師歸為“不順眼”的檔次裡,在老師這個大頭的帶領下,完全孤立。
她連初中的畢業照都沒去,她明白沒人會願意讓她去的。
初中上完了,即便能上高中,她有能力去上,她的父母也沒有讓她去。
給出的答複是,不想花冤枉錢。
她的東西被丢出了自己的房間,現在那個房間要好好翻新,所有的物件都要訂制,為的就是給他們的二女兒更好的教育。
而她被命令滾出這個家。
一生務農的老爺子實在是看不下去,用自己滿是繭子和褶皺,褶皺裡面還有洗不下去的泥土的手,塞給了她兩千塊錢。
她就這樣走上了一條掙紮度日的路。
正因為從未期盼過,所以即便跌至谷底,她也隻是接受。
從十五歲開始,她做過很多。
撿垃圾,搬磚,跑腿,進廠,被父母管了十五年的她還有些不适應,但也習慣了。
不過她幹不長,因為她并不擅長取悅人。
最後她的父母又找上門了,要她給妹妹出錢,出生活費,出學雜費,出各種費用。
這是誰提? 她妹妹,親的。
每個月都要給一筆數額不少的錢,這無疑增加了她的壓力,但她隻是選擇了接受,因為不接受,他們會強迫你接受。
人老了,是會變壞的。
退掉租的房子,收拾東西,她在一家網吧的包間裡安了家。
這種情況下,她還能攢點錢來。
但是好景不長,一場神秘的疫情的忽然爆發讓她失去了工作,就連網吧也因為入不敷出倒了閉,她隻能收拾東西,去住橋洞。
家裡的錢越要越多,每個月都是如此。
最後到了每星期,甚至于每天。
雖說在疫情下不是沒有工作,但是工作少得可憐,尤其是那種日結工。
如此過去了五年,二十歲的時候,她的手裡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