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北上泰安

關燈
    見衆人無異議,洪承疇當即決定各個攻下的城鎮,留少量漢軍旗駐守,倒也放心,沒攻下的地方,他們自然不敢出城攻擊,而且以各城民團活官軍的實力、數量,也攻不下。

     此外,在濟陽留守兩萬大軍盯防青城的徐允桢部即可,北部其他就沒有明軍大部了,可以放心大膽南下了。

     大軍歸攏濟南時,北部景州的鑲藍旗,經過多日的趕路,也終于南下到了濟南,又增加了四萬多的步騎大軍,這下更是如虎添翼。

     濟南已經彙聚滿洲五旗,漢軍四旗,五萬綠旗,八萬包衣,三萬朱純臣率領的降卒,一萬火器營和一萬護衛營。

     除去近期征戰損傷的一萬餘人,駐守各城鎮的一萬人,駐守東昌的一萬,駐守濟陽的一萬,駐守濟南的一萬。

     剩下的開出濟南南下的,仍有騎兵近六萬,步兵十六萬餘,合計步騎二十二萬大軍南下,直撲泰安。

     至于朱慈烺的三萬騎兵,他們并不擔心,倒是希望朱慈烺能率軍北上阻擊,剛好他們合圍,吃掉這三萬騎兵,完成多爾衮的任務。

     朱慈烺這頭,自然是得到了消息,建奴在整軍,準備南下,但朱慈烺也不急,清軍就是現在已經在泰安城下了,也無需上火。

     按正常情況,清軍就算二十多萬萬大軍,想要拿下四萬大軍鎮守的布政司駐地,那也是短時間内絕無可能。

     山東都司和布政司一樣,也移駐泰安了,泰安征集衛所軍四萬餘駐守,還有泰安州幾萬民壯,想要攻下,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十日後,朱慈烺按計劃率軍北上出征,随行的還有一萬人的東昌府府軍,說是軍隊,其實就是征集的民壯加上短期的訓練而已。

     不僅武器五花八門,就連統一的着裝都沒有,長襖短褂,啥樣式都有,更不要說披甲了,衣服穿齊整就算不錯了。

     一萬府軍由東昌府通判提領,四萬大軍數日後,經過濟甯,這裡駐守的是漕運監察禦史所提領的兩萬民壯,都是漕幫的泥腿子,根本就沒怎麼訓練過,連府軍都不如。

     朱慈烺自然不會從他這裡抽人,不過,倒是從濟甯由東昌府軍押運了足夠多的漕糧,他們本來就是販糧的生意,自然樂的朝廷直接收了。

     自從遷都,朝廷每年從南方各省收的漕糧,直接押運到了南京,但省去漕運後,糧食其實是多出很多的,每年從南方往北京運糧,有一半都要消耗在路上。

     不得已,朝廷隻能把多出的漕糧繼續北運兜售,一是增加國庫營收,二是不至于漕運廢掉,以後說不得還要用呢,先維系着吧。

     朱慈烺這一征集,直接少了他們兜售的事務,還能和朝廷交差,樂的清閑,至于差價那幾個錢,都不夠開城賣糧的風險。

     朱慈烺沒有急着自己先走,而是和府軍押運的糧草同行,這批糧草說不定就是拖死清軍的根本,可萬不能有失。

     到了兖州府後,知府王佐自然已經按照朱慈烺的令旨,準備好了兩萬大軍,同樣由府通判率軍,兖州府的府軍就好很多了,清一色的明軍鴛鴦紅袍戰襖,武器也都是清一色的長矛,算是看着非常正規了。

     無他,兖州府地大物廣,是個富庶的大府,自然不是東昌府這種地狹民寡的府能比的,更何況是東昌府連治所都丢了,能有什麼财力物力? 十天後,六萬大軍終于到達了萊蕪,此時的萊蕪城除了原本就駐紮的三千官軍和幾千民壯,城西外的開闊地,早已駐紮了一眼望不到邊的軍帳。

     “臣陸軍第二軍徐允桢,青州府通判孫鼎,奉殿下诏令,率四萬屬軍駐紮萊蕪,恭迎殿下儀駕。

    ” “呵呵,不必多禮,快平身吧。

    ”朱慈烺翻身下馬,将二人扶起。

    “怎麼樣。

    一路還順利嗎?” “禀殿下,臣等離得近,早幾天就到了,一路順利,建奴暫時沒有東進,不過臣已經和王參政通過氣了,現在除過正規軍,正在加緊訓練各縣、鎮青壯,打造武器,用以各縣防守力量的增強。

    ” “好,本宮讓天津給你們調撥的火炮收到了嗎?” “收到了,臣這邊收到近一百五十門,本來是要給濟南轉運七十多門的,現在。

    。

    。

    ” “呵呵,那就留着自己用吧,朱純臣現在可是用不到了,沒想到靖難名将,我大明東平王之後,竟然出了這等數典忘祖之輩,真是讓人不齒啊。

    ”朱慈烺歎謂道。

     徐允祯年近四十,但腿腳靈活的像二十歲的小夥子,立即單膝跪地道:“殿下明鑒,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