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论国事
關燈
小
中
大
“王承恩,去東宮傳旨,命太子前來見駕。
” “奴婢遵旨。
” 聽到消息的周皇後不一會就到了,一進來就淚眼婆娑,跪在榻前:“陛下開恩,皇兒他還小,不懂事,要責罰陛下就責罰臣妾吧,都是臣妾管教無方,可是皇兒年幼,求陛下網開一面。
” “額...這...皇後,你先起來,朕什麼時候說過要責罰慈烺了。
”崇祯被搞得無語了,我這還沒咋呢,再怎麼說,那不光是你兒子啊,可也是朕的嫡長子啊。
“求陛下,罰皇兒禁足也就罷了,臣妾定着人好好教導,陛下萬不可廢了太子啊。
”周皇後了解崇祯,氣量不大,被辜負了就更甚了,想想當年袁總督,看看這些年的督師、首輔,開始能有多愛你,後面被辜負了就有多恨你,圓嘟嘟可是被剮了三千多刀,首級傳閱九邊。
“荒唐,你風言風語些什麼,誰告訴你朕要廢太子了?太子乃是國本,豈可輕言廢立,難道太子不是朕的兒子?需要你來袒護,難道你以為朕氣量就如此狹小?起來吧,下不為例。
”崇祯感覺莫名其妙。
“臣妾不敢,臣妾知罪。
”周皇後起身坐到榻前,給崇祯遞了一塊點心,這才問道:“既然不是問罪,那不知陛下召皇兒來所為何事啊。
”先探探口風。
“沒什麼,就是想和慈烺聊聊,這些年國事艱難,朕很少關心到他,不知怎麼會讓他産生如此理念,朕要和他好好談談,糾正他的觀念,不然怎麼放心将國家交到他的手上呢。
”崇祯歎了口氣,有些愧疚的說道。
周皇後也是沉默不語了,國朝艱難,即使後宮不參政,但是消息還是能聽到的,國家政局潰敗,連年天災,宮中用度也是一減再減,自己都在織布做衣,何嘗不知呢。
“太子殿下到。
”這時聽到門口小黃門唱道。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懷着忐忑的心情,朱慈烺來到坤甯宮,見完禮後,規規矩矩的。
“起來吧,你這個小滑頭,現在怎麼這麼乖巧了?剛才那股子敢批評朕的勁呢?”崇祯朕笑罵道。
“父皇息怒,兒臣怎麼批評父皇呢,隻是實話實說而已,父皇動怒也是在所難免,畢竟父皇已經久未聽實話了。
”朱慈烺笑嘻嘻的作死道。
“你。
。
。
你的意思是朕的身邊全是些蒙蔽聖聽的佞臣?”崇祯的眉毛又擰在了一起。
這是發火的前兆。
“皇兒,不可胡說,還不向你父皇認錯。
”周皇後急得不行,這咋兩句話沒說完,又要吵起來了,這個兒子可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說着他也學着電視上看的知識,左右看了看宮女太監等,卻是不再接話。
崇祯當然能看懂這是什麼意思,剛好他也正有此意,本來就是想和兒子單獨辯論一番,教導一番,可能會說些機密之事,怎可讓外人聽去。
隻是這逆子進來一句話就将崇祯氣的想要打他屁股。
“皇後,你們先退下吧,王承恩留下伺候就行了。
”崇祯臉色恢複,揮手吩咐道。
“陛下...”周皇後不放心,萬一爺倆又吵起來怎麼辦。
“接下來所談涉及軍國大事,怎麼?皇後要聽政嗎?”崇祯隻得正色說道,以祖制要挾皇後離去。
“臣妾不敢,臣妾告退。
”施禮離開,經過朱慈烺的時候低聲叮囑道:“皇兒萬不可再惹你父皇生氣了,知道嗎?” “母後,放心,兒臣省得。
”朱慈烺無奈,隻好答應。
待所有人都退下後,崇祯命王承恩搬了個凳子,放在榻前,朱慈烺就坐,父子兩個面對面,大眼瞪小眼的瞅着。
“怎麼,現在啞巴了,說吧。
”崇祯口氣不善的說道。
“父皇讓兒臣說什麼?”朱慈烺裝作無辜的裝瘋賣傻起來。
“哼,說說朕的無能,昏聩,不能治國,任用佞臣。
”看着朱慈烺清澈不沾染一絲雜塵的眸子,崇祯都不得不懷疑,兒子是真的單純?可是憑他所言所行,又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裝的。
“那兒臣可說了啊,父皇你可不能動氣啊。
”朱慈烺小心翼翼的試探道。
“說。
”崇祯氣呼呼的悶聲說道。
“父皇讓兒臣說,兒臣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說說臣子吧,兒臣現在若說當朝都是一些佞臣,想必父皇可不會認同,而且兒臣也一時拿不出直接證據,但是我們不妨看看國朝已經發生的曆史吧,李世民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 “本朝自太祖開國,短短十幾年,文臣就開始結黨營私,以權謀利,丞相蒙蔽聖聽,妄想一手遮天,太祖這才廢除丞相制度,大肆打壓文臣,所以,太祖一朝,驅逐北元,民生興榮,文治武功皆是曆史罕見,到了建文一朝,建文帝就被文臣腐朽儒家理念忽悠瘸了,所以...”朱慈烺正侃侃而談,卻不料崇祯直接反駁。
“放肆,儒家治國近兩千年了,到你這孺子口中就成了腐朽之流?誰教你這些離經叛
” “奴婢遵旨。
” 聽到消息的周皇後不一會就到了,一進來就淚眼婆娑,跪在榻前:“陛下開恩,皇兒他還小,不懂事,要責罰陛下就責罰臣妾吧,都是臣妾管教無方,可是皇兒年幼,求陛下網開一面。
” “額...這...皇後,你先起來,朕什麼時候說過要責罰慈烺了。
”崇祯被搞得無語了,我這還沒咋呢,再怎麼說,那不光是你兒子啊,可也是朕的嫡長子啊。
“求陛下,罰皇兒禁足也就罷了,臣妾定着人好好教導,陛下萬不可廢了太子啊。
”周皇後了解崇祯,氣量不大,被辜負了就更甚了,想想當年袁總督,看看這些年的督師、首輔,開始能有多愛你,後面被辜負了就有多恨你,圓嘟嘟可是被剮了三千多刀,首級傳閱九邊。
“荒唐,你風言風語些什麼,誰告訴你朕要廢太子了?太子乃是國本,豈可輕言廢立,難道太子不是朕的兒子?需要你來袒護,難道你以為朕氣量就如此狹小?起來吧,下不為例。
”崇祯感覺莫名其妙。
“臣妾不敢,臣妾知罪。
”周皇後起身坐到榻前,給崇祯遞了一塊點心,這才問道:“既然不是問罪,那不知陛下召皇兒來所為何事啊。
”先探探口風。
“沒什麼,就是想和慈烺聊聊,這些年國事艱難,朕很少關心到他,不知怎麼會讓他産生如此理念,朕要和他好好談談,糾正他的觀念,不然怎麼放心将國家交到他的手上呢。
”崇祯歎了口氣,有些愧疚的說道。
周皇後也是沉默不語了,國朝艱難,即使後宮不參政,但是消息還是能聽到的,國家政局潰敗,連年天災,宮中用度也是一減再減,自己都在織布做衣,何嘗不知呢。
“太子殿下到。
”這時聽到門口小黃門唱道。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懷着忐忑的心情,朱慈烺來到坤甯宮,見完禮後,規規矩矩的。
“起來吧,你這個小滑頭,現在怎麼這麼乖巧了?剛才那股子敢批評朕的勁呢?”崇祯朕笑罵道。
“父皇息怒,兒臣怎麼批評父皇呢,隻是實話實說而已,父皇動怒也是在所難免,畢竟父皇已經久未聽實話了。
”朱慈烺笑嘻嘻的作死道。
“你。
。
。
你的意思是朕的身邊全是些蒙蔽聖聽的佞臣?”崇祯的眉毛又擰在了一起。
這是發火的前兆。
“皇兒,不可胡說,還不向你父皇認錯。
”周皇後急得不行,這咋兩句話沒說完,又要吵起來了,這個兒子可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說着他也學着電視上看的知識,左右看了看宮女太監等,卻是不再接話。
崇祯當然能看懂這是什麼意思,剛好他也正有此意,本來就是想和兒子單獨辯論一番,教導一番,可能會說些機密之事,怎可讓外人聽去。
隻是這逆子進來一句話就将崇祯氣的想要打他屁股。
“皇後,你們先退下吧,王承恩留下伺候就行了。
”崇祯臉色恢複,揮手吩咐道。
“陛下...”周皇後不放心,萬一爺倆又吵起來怎麼辦。
“接下來所談涉及軍國大事,怎麼?皇後要聽政嗎?”崇祯隻得正色說道,以祖制要挾皇後離去。
“臣妾不敢,臣妾告退。
”施禮離開,經過朱慈烺的時候低聲叮囑道:“皇兒萬不可再惹你父皇生氣了,知道嗎?” “母後,放心,兒臣省得。
”朱慈烺無奈,隻好答應。
待所有人都退下後,崇祯命王承恩搬了個凳子,放在榻前,朱慈烺就坐,父子兩個面對面,大眼瞪小眼的瞅着。
“怎麼,現在啞巴了,說吧。
”崇祯口氣不善的說道。
“父皇讓兒臣說什麼?”朱慈烺裝作無辜的裝瘋賣傻起來。
“哼,說說朕的無能,昏聩,不能治國,任用佞臣。
”看着朱慈烺清澈不沾染一絲雜塵的眸子,崇祯都不得不懷疑,兒子是真的單純?可是憑他所言所行,又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裝的。
“那兒臣可說了啊,父皇你可不能動氣啊。
”朱慈烺小心翼翼的試探道。
“說。
”崇祯氣呼呼的悶聲說道。
“父皇讓兒臣說,兒臣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說說臣子吧,兒臣現在若說當朝都是一些佞臣,想必父皇可不會認同,而且兒臣也一時拿不出直接證據,但是我們不妨看看國朝已經發生的曆史吧,李世民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 “本朝自太祖開國,短短十幾年,文臣就開始結黨營私,以權謀利,丞相蒙蔽聖聽,妄想一手遮天,太祖這才廢除丞相制度,大肆打壓文臣,所以,太祖一朝,驅逐北元,民生興榮,文治武功皆是曆史罕見,到了建文一朝,建文帝就被文臣腐朽儒家理念忽悠瘸了,所以...”朱慈烺正侃侃而談,卻不料崇祯直接反駁。
“放肆,儒家治國近兩千年了,到你這孺子口中就成了腐朽之流?誰教你這些離經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