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秀才遇到兵
關燈
小
中
大
皇子在刑部如魚得水。
皇妃在府裡的日子卻不太好過。
那一日,她一覺醒來,皇子已經不見了。
正準備起身回内院,卻被小麻花攔下了。
小麻花隻讓皇妃稍等,一轉身就沒了影子。
皇妃不知何故,沒一會兒就看見紫玉和雀兒跟着小麻花匆匆過來。
紫玉看見皇妃搶先一步上來,拉住皇妃的手問:“皇妃可是好些了?怎地好端端的又忽的難受起來?” “是喝……”皇妃正想說是喝了酒了,卻被小麻花打斷話頭說道:“皇妃昨日正在和皇子說話,突感不适。
因為天晚,便沒有驚動你們。
皇子怕皇妃夜裡還會發作,便讓皇妃就宿在了皇子屋裡。
皇子直守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去了刑部。
” 想來是應皇子走時安頓過了,小麻花說的十分流利,一邊說,一邊還直沖皇妃使眼色。
皇妃雖然頭腦不清,但小麻花這番操作她還是明白了。
這才知道不能說喝酒的事。
她本也怕紫玉唠叨,就跟着點了點頭。
紫玉夜裡直等到睡覺,也沒見皇妃回來,心裡自然着急。
可想到皇妃是和皇子在一起,皇子那邊沒有吩咐,她們自然不敢多問。
如今一聽皇妃原來是病了,忙摸着皇妃的身上,問現在可好些了沒有。
皇妃打着哈欠,說她要回去睡覺。
紫玉心細,來時就抱了一件皇妃的皮袍,當下給皇妃圍裹好了,跟雀兒擁着皇妃出了偏院。
守門的婆子是每日輪班的。
也分夜班和日班,每日一早交接。
此時守門的婆子剛接班,尚不知道皇妃昨日不在内院。
乍一看見皇妃從外面回來,都睜大了眼睛。
剛才小麻花來叫紫玉和雀兒,她們還以為是皇子有什麼吩咐,萬想不到是去接皇妃。
這才知道皇妃原來是一夜未回内院。
這可了不得。
這裡面的故事可就多了。
别的先不說,光說這皇妃病才剛好,這就忍不住了?送上門去跟皇子……,幾個婆子偷摸交換了一番眼色,眼神裡五彩缤紛,那是什麼顔色都有。
皇妃看不出來,紫玉不瘋不傻的,還能看不出來?當下正色道:“皇妃昨日有事去找皇子,未料突然生病,皇子不放心,就讓皇妃宿在了偏院,自己衣不解帶守了一夜。
直到天亮才去了刑部。
臨走時還交代,讓小心看着皇妃,稍有不适,就趕緊叫大夫。
你們今日也要留神着些,二門口不能離人,以防裡頭叫人。
” 婆子們一個個撇着嘴,對紫玉的指派明顯不服。
可也沒有多言。
誰叫紫玉先搬出皇子來呢。
又有小麻花這個皇子身邊須臾不離的紅人兒。
若她們隻圖一時嘴快得罪了這兩個,萬一他們回去在皇子面前添油加醋的告狀,那她們不是自找黴頭嗎。
這些個守門的婆子都是在這府裡多年的,個個都是人精,慣會見風使舵,因此心裡再是不滿不屑,面上也沒有表示。
隻是在人走之後才湊在一起眉飛色舞的議論起來。
沒過多久,皇妃夜不歸宿,自己送上門去在偏院跟皇子住了一夜的消息,就傳到了老夫人的耳朵裡面。
老夫人本來這些天正跟奶媽說着,若是皇妃隻能是這個樣子,再無好轉,就讓皇子搬回内院住,好歹給這府裡傳個宗接個代。
萬沒想到卻被人卻搶到了她前面,這讓習慣了發号施令唯我獨尊的老夫人很是不爽。
尤其還說的那麼難聽。
老夫人一想到皇妃不顧廉恥的送上門去求歡,心裡那個惡心厭惡。
再一想到她一手養大的皇子,竟然敢背着她行事。
更是氣得怒不可遏。
不能去說皇子,就一味拿皇妃出氣。
除了每日叫皇妃來聽訓,還找出各種由頭來尋皇妃的不是。
把個皇妃愁的一聽要去西府就欲哭無淚。
一衆下人,除了奶媽心裡有些約摸,别人誰也不清楚老夫人這是怎麼了。
尤其是紫玉,她本來還覺得老夫人現在對皇妃的态度大為改觀,又是送紅玉項鍊,又是噓寒問暖。
皇妃不知深淺叫她奶奶,老夫人也沒有生氣。
怎麼隻過了幾天,就突然又變了臉。
每日裡不是數落就是訓斥。
搞得她們也戰戰兢兢的,都不知該怎樣教導皇妃了。
眼看就到年關了,這一日,義王過來瞧老夫人,看府裡可有什麼需要的。
進來屋裡才一坐下,老夫人就迫不及待的數落起應皇子和皇妃來:“……一個還有刑部的差事,這年關底下鋪子裡也忙,一個,是大病了一回身子還未好利索,這便等不及了?也不選個好日子,也不知會一聲,就黑不說白不說的住在了一起!也不怕世人笑話!” 老夫人本來隻想說皇妃的,可一想到皇子這幾天了也沒露面,更别提跟她解釋,這一下更氣不打一處來,就連他也捎帶了進去。
義王舉重若輕,凡事隻從大處着眼,對這些無關大局的小事本就不放在心上。
更何況這兩日他耳朵裡聽到的都是對皇子的誇獎。
說皇子一心想辦好陳劉氏之案,不負聖上所托,竟然從頭攻讀起《大英律》來。
這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他教給皇子的應付方法,隻是一個字:拖。
可具體怎麼拖,他也想不出個頭緒。
沒想到,皇子卻自己想出了法子,非但拖延了時間,還讓人抓不住把柄。
這讓他很是欣慰。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是在孤軍奮戰,聽人誇獎着皇子,想到皇子竟然能自己解決問題,他心裡竟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愉快。
好像皇子真是他的兒子,也能為父分憂。
——有人分擔的感覺原來如此美妙。
不隻是分擔,還是你的同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最可信賴的同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因此,聽完老夫人的控訴,義王不以為然的說道:“應兒和皇妃本已成親,便是住在一起也是在情在理。
誰會來笑話?再者說,老夫人不是早就念叨着要抱曾孫嗎,如此不是正好?便由着他們去吧。
” 老夫人見義王非但不順着自己,還大有為皇子皇妃說話的意思,當下勃然大怒,口不擇言道:“我便是再急着抱曾孫,也不能由着他們這般偷偷摸摸的不顧臉面!我老婆子一輩子清
皇妃在府裡的日子卻不太好過。
那一日,她一覺醒來,皇子已經不見了。
正準備起身回内院,卻被小麻花攔下了。
小麻花隻讓皇妃稍等,一轉身就沒了影子。
皇妃不知何故,沒一會兒就看見紫玉和雀兒跟着小麻花匆匆過來。
紫玉看見皇妃搶先一步上來,拉住皇妃的手問:“皇妃可是好些了?怎地好端端的又忽的難受起來?” “是喝……”皇妃正想說是喝了酒了,卻被小麻花打斷話頭說道:“皇妃昨日正在和皇子說話,突感不适。
因為天晚,便沒有驚動你們。
皇子怕皇妃夜裡還會發作,便讓皇妃就宿在了皇子屋裡。
皇子直守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去了刑部。
” 想來是應皇子走時安頓過了,小麻花說的十分流利,一邊說,一邊還直沖皇妃使眼色。
皇妃雖然頭腦不清,但小麻花這番操作她還是明白了。
這才知道不能說喝酒的事。
她本也怕紫玉唠叨,就跟着點了點頭。
紫玉夜裡直等到睡覺,也沒見皇妃回來,心裡自然着急。
可想到皇妃是和皇子在一起,皇子那邊沒有吩咐,她們自然不敢多問。
如今一聽皇妃原來是病了,忙摸着皇妃的身上,問現在可好些了沒有。
皇妃打着哈欠,說她要回去睡覺。
紫玉心細,來時就抱了一件皇妃的皮袍,當下給皇妃圍裹好了,跟雀兒擁着皇妃出了偏院。
守門的婆子是每日輪班的。
也分夜班和日班,每日一早交接。
此時守門的婆子剛接班,尚不知道皇妃昨日不在内院。
乍一看見皇妃從外面回來,都睜大了眼睛。
剛才小麻花來叫紫玉和雀兒,她們還以為是皇子有什麼吩咐,萬想不到是去接皇妃。
這才知道皇妃原來是一夜未回内院。
這可了不得。
這裡面的故事可就多了。
别的先不說,光說這皇妃病才剛好,這就忍不住了?送上門去跟皇子……,幾個婆子偷摸交換了一番眼色,眼神裡五彩缤紛,那是什麼顔色都有。
皇妃看不出來,紫玉不瘋不傻的,還能看不出來?當下正色道:“皇妃昨日有事去找皇子,未料突然生病,皇子不放心,就讓皇妃宿在了偏院,自己衣不解帶守了一夜。
直到天亮才去了刑部。
臨走時還交代,讓小心看着皇妃,稍有不适,就趕緊叫大夫。
你們今日也要留神着些,二門口不能離人,以防裡頭叫人。
” 婆子們一個個撇着嘴,對紫玉的指派明顯不服。
可也沒有多言。
誰叫紫玉先搬出皇子來呢。
又有小麻花這個皇子身邊須臾不離的紅人兒。
若她們隻圖一時嘴快得罪了這兩個,萬一他們回去在皇子面前添油加醋的告狀,那她們不是自找黴頭嗎。
這些個守門的婆子都是在這府裡多年的,個個都是人精,慣會見風使舵,因此心裡再是不滿不屑,面上也沒有表示。
隻是在人走之後才湊在一起眉飛色舞的議論起來。
沒過多久,皇妃夜不歸宿,自己送上門去在偏院跟皇子住了一夜的消息,就傳到了老夫人的耳朵裡面。
老夫人本來這些天正跟奶媽說着,若是皇妃隻能是這個樣子,再無好轉,就讓皇子搬回内院住,好歹給這府裡傳個宗接個代。
萬沒想到卻被人卻搶到了她前面,這讓習慣了發号施令唯我獨尊的老夫人很是不爽。
尤其還說的那麼難聽。
老夫人一想到皇妃不顧廉恥的送上門去求歡,心裡那個惡心厭惡。
再一想到她一手養大的皇子,竟然敢背着她行事。
更是氣得怒不可遏。
不能去說皇子,就一味拿皇妃出氣。
除了每日叫皇妃來聽訓,還找出各種由頭來尋皇妃的不是。
把個皇妃愁的一聽要去西府就欲哭無淚。
一衆下人,除了奶媽心裡有些約摸,别人誰也不清楚老夫人這是怎麼了。
尤其是紫玉,她本來還覺得老夫人現在對皇妃的态度大為改觀,又是送紅玉項鍊,又是噓寒問暖。
皇妃不知深淺叫她奶奶,老夫人也沒有生氣。
怎麼隻過了幾天,就突然又變了臉。
每日裡不是數落就是訓斥。
搞得她們也戰戰兢兢的,都不知該怎樣教導皇妃了。
眼看就到年關了,這一日,義王過來瞧老夫人,看府裡可有什麼需要的。
進來屋裡才一坐下,老夫人就迫不及待的數落起應皇子和皇妃來:“……一個還有刑部的差事,這年關底下鋪子裡也忙,一個,是大病了一回身子還未好利索,這便等不及了?也不選個好日子,也不知會一聲,就黑不說白不說的住在了一起!也不怕世人笑話!” 老夫人本來隻想說皇妃的,可一想到皇子這幾天了也沒露面,更别提跟她解釋,這一下更氣不打一處來,就連他也捎帶了進去。
義王舉重若輕,凡事隻從大處着眼,對這些無關大局的小事本就不放在心上。
更何況這兩日他耳朵裡聽到的都是對皇子的誇獎。
說皇子一心想辦好陳劉氏之案,不負聖上所托,竟然從頭攻讀起《大英律》來。
這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他教給皇子的應付方法,隻是一個字:拖。
可具體怎麼拖,他也想不出個頭緒。
沒想到,皇子卻自己想出了法子,非但拖延了時間,還讓人抓不住把柄。
這讓他很是欣慰。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是在孤軍奮戰,聽人誇獎着皇子,想到皇子竟然能自己解決問題,他心裡竟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愉快。
好像皇子真是他的兒子,也能為父分憂。
——有人分擔的感覺原來如此美妙。
不隻是分擔,還是你的同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最可信賴的同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因此,聽完老夫人的控訴,義王不以為然的說道:“應兒和皇妃本已成親,便是住在一起也是在情在理。
誰會來笑話?再者說,老夫人不是早就念叨着要抱曾孫嗎,如此不是正好?便由着他們去吧。
” 老夫人見義王非但不順着自己,還大有為皇子皇妃說話的意思,當下勃然大怒,口不擇言道:“我便是再急着抱曾孫,也不能由着他們這般偷偷摸摸的不顧臉面!我老婆子一輩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