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割了麦子种菜,啥事不碍

關燈
    還是韶華說道:“我們走偏了!” 雲兒回頭一看,這才知道确實是走偏了。

    作為回家标記物的挂着紅綢的那顆矮樹落在了她們的斜後方,她們還是向南面去了。

     “哎,那邊。

    ”韶華指着後面說道,“那棵樹看着白白的,肯定是榆錢樹。

    ” “嗯。

    ”雲兒點頭。

     兩個人掉轉方向向後走。

    果然,又若有若無的聞到了榆錢的清香。

     兩個人還沒走到樹前,就看到有個人已經在那裡薅着榆錢,一邊薅一邊還直往嘴裡塞,嫩綠的榆錢灑了一地。

     “皇妃!”雲兒心疼的叫道,“不能這樣,都灑了。

    ” 皇妃回身看見她們,問道:“你們怎麼來了?我還正發愁沒有裝榆錢的東西呢。

    ” 皇妃的背簍裡已經裝了滿滿的一簍野菜,看到榆錢,隻能是緊着往肚子裡塞。

    看到雲兒她們是空手來的,埋怨道:“你們來怎麼不帶東西啊?榆錢往哪裡裝嘛?” 雲兒和韶華這才想起她們出來的着急,竟忘了帶背簍了。

     “脫衣服!”皇妃不由分說道。

     “啊?”韶華驚道,“做什麼?” “用衣服包啊。

    ”皇妃道。

    “要不怎麼拿?” “我的不行,我裡面隻穿着一件小衫,脫了怎麼回去啊?”韶華道。

     “就你這件吧。

    你這件還長一點。

    ”皇妃道。

     “不行皇妃,那我怎麼回去啊?若是讓人看到了……,羞死人了!”韶華不肯。

     “這野灘裡哪裡來的人?”雲兒也說道,“趁着這會子還早,你脫下衣服趕緊回去。

    遇不到人的。

    ” 韶華還是不肯,但架不住皇妃和雲兒軟磨硬啦,隻能脫下外面的長衫,抱着胳膊回去了。

     皇妃和雲兒把長衫鋪在地下,一個在高處,一個在下面,不多時,就捋下一堆來。

    看看差不多了,雲兒說該回去了。

    兩個人,把榆錢包好了,一人提着一頭回來。

     有了可以施展手藝的東西,雲兒腳步也輕快起來。

    先是把昨天打回來的野雞清洗幹淨,用鹽煨着。

    然後把摘回來的榆錢收拾幹淨洗出來,加入玉米粉和在一起,用手捏成一個個窩窩。

    皇妃負責燒火,一邊得不住的往爐膛裡加草辮子,一邊還得不時的清理裡面的草灰,否則草灰多了塞住煙洞,煙氣會倒流回屋裡。

    她現在當火頭軍已經很有經驗了,看見雲兒快捏完了,就把爐子加得滿滿的。

    鍋裡熱氣蒸騰。

    雲兒趁熱把籠屜放進鍋裡,蓋上鍋蓋。

     榆錢的清香裡夾雜着玉米的香氣,讓人聞着直流口水。

    蒸出來的榆錢窩窩黃綠相間,晶瑩剔透。

    雲兒洗出鍋來,熬上三糙糠粥。

    又用鹽湯拌了一大盆野菜。

    這時,應皇子他們也收工回來了。

    在院子裡說說笑笑的洗涮着。

     “剛剛好。

    ”雲兒雖然忙亂,但有條不紊。

    把粥從鍋裡盛出來說道。

     “那野雞呢?”皇妃等不及開飯,早拿了一個榆錢窩窩吃着,燙的不住的吸溜。

     “一會就好。

    ”雲兒把鍋洗出來,倒上油,讓油熱着。

    一邊把煨好的野雞從中間切開,放在案闆上一頓拍,拍成薄薄一片,趁熱下入油鍋。

    隻聽“嗞啦”一聲響,香氣水汽一起爆出。

     “好香啊!”大麻花還沒進屋就贊道。

     人們坐下吃,雲兒接着把剩下的幾隻也炸了,把油倒出來,鍋裡加上水,這才坐下吃飯。

     吃慣了三合面的窩頭,再吃這純玉米面的,已經就好吃的不得了了。

    何況還有清香撲鼻的榆錢。

    吃的大家直說香。

     “今年下來,要是能頓頓吃上這飯,也就該知足了。

    ”大麻花一口氣炫了五六個窩頭,這才停下來啃着炸野雞。

    嘴裡說道。

     “今年下來,那吃的就是白面饅頭了。

    讓你吃這個你也不吃。

    ”撒子道。

     “如今我們已開出十幾畝地來,便是十畝地種麥子,按撒子說的一畝能收四百斤,那也足有四千斤。

    糧食是足夠吃了。

    倒是這豬肉和豬油,吃完了可就真沒了。

    ”徐子義也掰了一塊炸野雞吃着,說道,“有這點豬油,吃什麼都香。

    ” “這也無須擔心。

    等地種進去,我就專門去灘裡找豬。

    這隻豬肯定不會是石頭裡蹦出來的。

    它肯定還有三親六舅的,到時候我把它們都趕回來,讓它們在此安營紮寨傳宗接代。

    ”大麻花道。

     說起傳宗接代,撒子想起來,說道:“那隻母羊許是這兩日要生産,夜裡要當心着些。

    ” “哦,小丸子又有羊奶喝喽。

    ”小麻花高興的叫道。

     “再下幾隻羊羔,今年冬天就能宰一隻羊吃了。

    ”大麻花搓着手說道。

    “再沒有比大雪天喝一碗羊湯更美的了。

    ” “嗯!”應皇子長舒一口氣,“隻要能到秋天。

    ” 應皇子說的隻要能到秋天,并不隻是說秋天就有糧食了,而是他一直擔心着的,朝廷的追兵。

    以他對瑞皇子的了解,一到春暖花開,瑞皇子必然會派兵前來。

    看他們究竟是死是活,有沒有去往大荒山。

    官兵兵強馬壯,又沒有拖累,相信不用到夏天,就能到達此地。

    若是從集鎮派兵的話,那來的就更早了。

    屆時他們能否躲過這一劫,就要看天意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說道:“也不知應弘如今怎樣。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皇子有鎮國公在朝中坐鎮,定然不會有事。

    ”徐子義道。

     “雖說隻是一年的時間,但回想起往日種種,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應皇子道。

     “是啊。

    徐某猶記得當年幾位皇子随先皇圍獵之飒爽英姿,怎知今日凋零若此。

    ”徐子義感歎道,“如今皇子和三皇子滄海遺珠,唯有自保以待出頭之日。

    ” “山北處境艱險,應弘生性耿直,若無人從旁相助,隻怕生出變故。

    ”應皇子道。

     “徐某正要跟皇子說。

    ”徐子義早就想跟應皇子說想去投奔三皇子的事情,一直不知如何說起,如今聽到應皇子這樣說,便就勢說道,“某雖不才,但報國之心一直未減。

    隻是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