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坏小子横空出世

關燈
    生命似水,歲月如梭,轉眼間小勝德十歲啦。

     原本張父夜夜期盼的老兒子能乖巧懂事,眼見着小勝德十歲了,怎奈事與願違? 因他與乖巧懂事完全不搭嘎…! 人小鬼大的小勝德埋哩埋汰,吊兒郎當。

     一會上樹,一會爬山,一會掏鳥窩,一會拽狗毛! 兜裡沒事就揣着一把小彈弓,鄰居家的李嬸子三天兩頭就跑來找張父抱怨: “我說大兄弟啊?” “你真得好好管管你家小勝德了?” “我家的玻璃五天換了六次!你說這孩子氣人不?” “好天氣壞了也就算了?沾親帶故的,這個小子偏偏挑風大天射俺家玻璃?還尼瑪可一塊玻璃射?” “我家老頭子有老寒腿的毛病,一到陰天下雨腿就疼不行?” “你家小勝德就拿彈弓射俺家玻璃!疼的俺家爺們龇牙咧嘴?叫苦不疊!” 老爹愣愣得聽着李嬸子絮絮叨叨,又是賠禮又是道歉! 抄起皮帶就追着小勝德滿院子跑………! 李嬸子還質問他:“小勝德啊?你可是我接生的?你咋就不知道感恩呐?你個小犢子…?” “老東西?是不是你掐了我三下?我可記着呐?”小勝德一邊跑一邊嘟囔道。

     話音未落! 村東頭的老王二哥拎着一隻死雞前來興師問罪:“張家老哥!你說咋辦吧?你看看這下蛋的老母雞被你家小勝德用彈弓射死了!”說完把老母雞往地上一丢。

     那場面可想而知? 雞飛狗跳!暴土揚長!小勝德卻爬上牆頭:“活該!誰叫你不讓我吃你家杏啦!把你家的公雞看好吧?哈哈…!” “敢給小爺打小報告,我放學就堵你家家龍去!哼——!” 說完就跳牆跑向了李老光棍家……! 又瘦又小又黑的他,還被同伴們起了外号“小黑猴子”。

     但他卻不以為然! 依舊我行我素…………! 因黑老太隐山修煉,在小勝德十八歲之前無法碰觸,進而暴怒異常,原本安靜的大山,時不時就會傳出陣陣巨響! 山腳下也會裸露動物的屍骸…! 天性頑劣的他,令大人頭疼不已,所以沒少挨老爹的暴揍……! 因有保家仙的庇護! 一家人勤勞樸實,五彩瑪瑙石又被外地尋寶人高價購得,進而鞏固了早年老張家殷實的家境。

     鄉村的時光總是悠閑惬意! 時間都在不知不覺中所溜走,十歲的小勝德皮的沒邊沒沿! 學啥啥不會! 吃啥啥不剩! 還賊啦的饞! 跟着母雞屁後找雞蛋,沒少被母雞咬傷,為了吃他啥也不顧! 唯獨可取之處,就是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尤其是到了夜晚,似乎能目視遠方,總感覺那雙眼,非屬人類! 脖子上挂的那枚鹹豐通寶,越戴越散發出了寶光! 金黃色的銅質手頭極重,堪比黃金。

     小勝德的“淘”是出了名,就連家大人三令五申禁止他去的黑老太山,他也偷摸的去了! 這不今天就是,還在山腰發現了一窩蛋? 他讨狗嫌的,把一窩他以為的鳥蛋順着山上往下扔去! 接連扔了七顆………! 卻與二忽悠偶遇山腳:“小勝德你戴的這是啥東西?” “金光閃閃的,” “是金子嗎?”此時的二忽悠眼中泛起了一抹貪婪。

     “這是法器!專收像你這樣的鬼怪妖魔。

    ”小勝德說完轉頭就跑,還回頭扮作鬼臉譏諷。

     氣的二忽悠原地打轉!嘴上咒罵:“小東西!要不是怕你爺爺,我早他媽揍你了……。

    ” 大人們都在田間忙碌,孩子們都是散養!皮實卻是唯一的優點。

     姐姐的憨厚聰明與小勝德形成了對比。

     這就更令老爹惱怒了,小勝德就像反面教材,三天兩頭就被揍一頓! 抗擊打就是那時候練成的。

     此時十歲的小勝德異能凸顯? 是什麼異能呐? 就是能吃嘴饞! 在那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年代,哪有什麼好的,無非就是村東頭的酸棗,地裡的花生,苞米,毛豆罷了! 小勝德沒事就跑到村東頭,翹着小腳丫,夠酸棗吃! 滿是刺的山棗樹,可想而知,難免紮的他子哇亂叫,那也抵擋不住嘴饞的誘惑! 滿肚子壞水的小勝德,把眼跟前的酸棗都吃光了,樹尖上的夠不到,他就拿着小鐵鋸,把整棵樹都鋸斷…! 氣的小夥伴們追着他叫嚷,要酸棗吃。

     圓圓的小酸棗,又酸又甜,就連多年後的他,都會時常想起…! 山棗沒了,他就下地偷苞米拽毛豆拔花生…。

     最令人氣憤的是,他拔花生不是連根拔,而是扒開一側的土,把花生角吃光! 花生秧子依舊長勢喜人…! 氣的二忽悠破口大罵:“誰他媽幹的,一地花生秧子沒有花生角!” 八九月份,炎熱依舊! 籠起一堆篝火,再放點艾蒿,一來熏蚊子,烤出來的苞米也無比香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苞米最好連皮一起烤,這就是小勝德最愛之一! 嚴格來說,那不是烤,是燒苞米…? 就是把苞米用木棍,鐵釺串上,在柴火中燒! 老一點的最适合燒,把表面燒的焦糊,那味道實在太香了…! 柴火旁再放上一把花生毛豆,苞米熟了,毛豆花生也好了。

     吃貨提示! 那時還有一種沒長好的苞米,叫瞎苞米,燒着吃最香…! 小勝德可謂又饞又會吃…。

     他的另一個奇異之處,是沉迷古董收藏,對離奇的老物件頗感興趣。

     那時的鄉村,家家戶戶都會有些瓶瓶罐罐,村民都習以為常,司空見慣! 不少明代的軟木家具,在當時都被當做了劈材。

     銀元,袁大頭,就是現在俗稱的“大洋”,那時村裡的婦人把它拿來打成戒指與手镯。

     不少稀有的品種都在那時被毀壞,可謂暴殄天物! 依稀記得,隔壁村一戶王姓人家,兒子為了耍錢,把祖上所留的五尊鎏金佛,三瓜兩棗便給賣了。

     家大人知道後,痛揍一頓,聽說皮帶都尼瑪抽斷了。

     王家家主王大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