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姜南有了朋友,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關燈
    姜南怔愣地抓着相機,眼角被夜風吹得發脹。

     “演講嗎?這麼激動……”她努努嘴,繼續擺弄相機。

     在與星星山相對的方向,工地上仍亮着燈,揚起的煙塵如白氣蒸騰,讓人隔老遠也能感受到那股熱火朝天的幹勁。

     拍攝過的那一張張笑臉浮現,與眼前的夜景和他們口中的美好未來重疊起來。

     或許真的會很美好。

     劉工說過,他第一次路過星星峽時,從哈密送水用的還是汽車,再之前是騾子,現在有了管道,還有了供水站。

     當初一到晚上,家家戶戶門前柴油發電機轟鳴,否則連點兒亮光都沒有。

    飯館老闆最怕半夜有司機路過吃飯,摸黑爬起來,先發電,再起竈,要隻是一兩個人的生意,還不夠發電成本。

    現在有了太陽能光伏電站,服務區再開時,應該也如工地這般燈火通明。

     假以時日,在八車道的公路兩側,小旅店未必不能成大酒店,衛生站未必不能成大醫院,戈壁灘上未必不能有真正的城市…… 星星峽可以是驿站,可以是軍事要塞,也可以因通道荒廢而荒廢,但有需要的時候,總有人會在這裡努力。

     姜南自認是唯結果論者,隻崇尚真真切切的成功——房子、車子、票子,或是能兌換這一切的流量。

    霍哥口中的價值太過宏大,她不是很理解,但顯然有人理解并為之堅持,從她不曾了解的曆史到此時此刻。

     而她真心覺得這樣的星星峽……很美。

     可惜,24-105mm鏡頭隻捕捉到一個美麗的輪廓,被蒼涼的戈壁夜色包裹,多少顯得孤獨而倔強。

     第二天早上,她們還是吃上了“新疆頭一家”的揪面片。

     熱騰騰酸香撲鼻的一大碗,大小均勻的面片浸在紅豔豔的番茄湯裡。

    筷子一挑,紅的胡蘿蔔,黃的土豆,白的蘑菇,翠綠的香菜和小白菜,還有一片片紋理漂亮的羊肉。

     别說,還真比路上休息區的好吃。

     名叫艾力的精神小夥已經吃光了一碗,嘴皮油光光地來聊天:“你們走得真慢撒,我們去成都提貨都回來了,還能在這兒遇上。

    ” 又說她們來得不是時候:“哈密瓜沒熟嘛,吐魯番的葡萄也沒熟,天山紅花嘛等你們去也開敗了……” 姜南沒瞧見霍哥,便低聲問他:“這裡住一晚,都給多少錢?” 艾力愣了愣,擺手:“不用錢!” 他解釋:“這家店現在不營業嘛,隻給熟人住。

    霍哥昨天告訴李胖子,你們是他和劉工的朋友撒。

    ” “朋友?”姜南被這個過于親切的字眼搞得猝不及防。

     “朋友!阿達西!”艾力快活地笑,“你幫我們拍照,就是阿達西!” 姜南沒有朋友。

     她隻有關系良好的同學,合作愉快的同事,交流攝影經驗的同好,以及一個已經翻臉的前男友。

     很小的時候,其實也是有朋友的。

    那時候她還跟外婆住在小縣城,左鄰右舍都有差不多歲數的娃娃。

    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放學,走在路上像一群快活的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