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混乱的朝会

關燈
    林府和連宅之間雖然隔着長麟街和明月街兩條長街。

     但是按照實際駕車的世間來看的話,路途并不遙遠。

     因此,當連钰回到連宅時,也才剛剛過了申時,日頭已經沒有午時那麼灼人,不過猛地從被冰盆降過溫的車上下來時,也不是十分痛快。

     連钰喝過程叔提前吩咐好的醒酒湯,沐浴一番後,再次坐在了書房的桌前,開始逐字逐句的斟酌,明日呈往内閣的奏疏。

     因着大臻四品以下的官員均沒有資格在太和殿上朝奏事。

     若這些官員想要一樣給皇帝禀事奏務,均需要通過奏章呈遞到内閣, 經過内閣篩選後,足夠重要的奏章,方才有機會被呈遞到皇帝面前。

     連钰上奏疏就是為了此次巡疆大使人選的事情,她在乾元殿上與皇帝表達自己并不适合巡疆大使, 但作為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連钰自然需得上疏一封,表明自己對皇帝想法的支持。

     何況,她還在北境給此次的巡疆大使準備好了一份“禮物”,為了避嫌,這份“禮物”自然不能經由自己的手帶進京城。

     “臣翰林院修撰連钰啟奏,對于此次巡疆之行,為表雨露天恩,展聖上愛民聖心…” 太和殿上 寅時一刻,大臻四品以上的官員皆已候于太和殿, 大殿前方,鐘首輔和昭武将軍羅功分别立于文官和武官之首, 其身後,文武百官分别按照官位品級,各分兩列,列站在後。

     而在兩位一品文官武官的斜前方,還有兩個距離龍椅最近的位置, 分别站着當朝太子,和除太子外唯一被皇帝允許臨朝的三皇子——秦王, 二人皆是閉目侍立,未曾與周圍的官員做任何交流。

     “皇上駕到——” 一聲尖細的聲音高聲響起,皇帝身着明黃色龍袍,神采奕奕地現身太和殿門口, “參見皇上(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諸卿平身。

    ” 皇帝緩緩走到高台上的龍椅,落座,掃視下方一圈,開口免了文武百官的禮。

     “啟禀皇上,臣有本奏!”戶部右侍郎王铮第一個站了出來, “臣近日配發軍饷,發現今年的軍中消耗巨大, 據臣所知,軍中不少軍士乃少耳,斷指,多指,兔缺之類身體殘缺之人, 臣觀京中有類似殘缺之人,生活已經有所不便,如此卻仍舊留在軍營, 不止于上戰場有礙,亦有礙觀瞻,臣認為軍中若是能夠裁除此類人員,可節省下不少軍饷。

    ” “愛卿所言有理…”皇帝開始認真思考, “皇上!” “聖上!” 然而皇帝還沒有說完,便兩個聲音分别從文官武将的前排傳出來, 是兵部尚書陳進之和昭武将軍羅将軍,一起從隊列裡站了出來, 羅功見兵部尚書出列,想聽聽文官的說法,便擡手做出“請”的動作,讓陳尚書表述意見,但是他自己也沒有直接退回隊列中去, “皇上,老臣并不認可戶部王侍郎所言。

    ” 陳尚書已經年近花甲,他雖已經須發開始花白,但是說話仍舊铿锵有力,并不見絲毫屬于文官的孱弱, “戶部侍郎所言的身體殘缺,其實并不影響戰場殺敵, 甚至他們的殘缺本是為守護大臻疆土,上陣拼命殺敵而緻,是于大臻有功之人, 如今卻要以其形象有礙觀瞻為由,被除去軍戶,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啊,皇上。

     而且,老臣認為,武臣軍士當察其智勇怯弱及武事能力為判斷标準,豈當論相貌? 孫膑既刖,智尚可用;夏侯惇拔劍啖睛,其後勇武不減。

    ” 他斜眼瞥了一眼後方戶部侍郎王铮的方向,繼續恭敬說道, “身有殘缺的将士還能繼續留在軍中,便已說明他們戰力尚存,此事,臣鬥膽,還請皇上三思。

    ” 陳尚書說完,如昭武将軍一樣,也是依舊站在原地,并未退回隊列, “聖上,臣認為陳尚書所言極是。

    ”羅将軍此時開口道, “臣是上場殺過敵的,軍中将士什麼樣的可以繼續留在軍中,什麼樣的隻能退伍還鄉,在戰後都是有嚴格的衡量标準的。

    ” 說到這裡,羅将軍狠狠瞥了眼文官列,戶部侍郎王铮的方向,繼續道, “軍中所留無一人是無用之人!” “這…”皇帝緩緩開口道, “朕認為王侍郎想為國庫省下一些軍饷的心很好,所以裁除一部分殘缺嚴重的軍士,對軍中亦是有好處的。

    ” “皇上,不可…”羅将軍準備反駁,陳尚書當即截斷他的話頭,高聲說道, “皇上所言極是!” 羅将軍轉頭看了一眼陳尚書,拱手準備繼續說話,但陳尚書早已識破他的心思, 若是羅将軍繼續強硬反對,必會惹怒皇帝,以後更是無機會再次勸說,便緊接着自己的話頭說道, “臣知皇上對軍士的良苦用心,隻是此策并非萬全之策,請皇上允臣細細禀來。

    ” 他說着,看了一眼羅将軍,繼續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允。

    ”無悲無喜的聲音從太和殿龍椅上傳來, “老臣想先問問王侍郎,可知軍中多少軍士,傷殘多少數目?” 陳尚書得了皇帝的允諾,先是回頭問站在隊伍中間的王侍郎, “這…臣略有調查,據臣所知,軍中每年傷殘不過千中一二。

    ” 戶部右侍郎王铮面色不愉,陳進之看出他并不想回答,但是奈何官位上低于陳尚書,又不得不回答, 陳進之看得出王铮雖不情願,卻在說出自己的數據時,十分驕傲的表情, “千中一二?”陳尚書嘲笑一聲,便不再理會王侍郎,轉頭問向羅将軍, “羅将軍曾上戰場,可否指教?” 羅将軍聽到陳尚書問自己,眼神一凜,立刻拱手向皇帝行禮,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根據羅某的記憶,往往一戰下來,能活下來的有十之七八, 這其中會有受重傷,或身體嚴重殘缺不可上戰場之數,去十之二三, 餘下輕傷,或隻是斷指缺耳失目的軍士數,恐又會占剩餘人數的十之二三, 若是隻看健全的剩餘者,恐怕不及原有人數的十之一二。

    ” 羅将軍說到這裡又想到王侍郎那自以為是的數字,氣哼一聲,接着道, “想來王侍郎未上過戰場,隻是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