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是地理老師在課上提過的Vega和Altair,中文譯為織女星和牛郎星。
“冷不冷?”周衍問她。
山上的氣溫接近零攝氏度,他給餘笙準備了一件厚外套,但她是個怕冷的人。
餘笙搖搖頭,手指往上指:“這個手機也能拍嗎?” “效果可能不好,但可以用延遲曝光試試。
”周衍看見遠處有個高高瘦瘦的白人架起長槍短炮的照相機。
為了保證曝光效果夠好,他隻用左手舉手機。
餘笙看他站在原地鼓搗,大概覺得不滿意,反複拍攝。
她冷到手快凍僵了,周衍終于把手機遞給她,就像他說的,單單靠手機鏡頭很難拍攝出頭頂的美。
周衍看出她的失望:“你先回車裏吧,我去問下那邊那個攝影師,能不能拷貝一張。
” 不一會兒,他坐進車裏。
餘笙趕緊問:“怎麽樣?” “大哥說照片還要回去處理。
” 這種專業攝影,往往是多張拍攝,後期再拼接堆棧,形成完整的照片,一張圖幾十個G也不為過。
“哦...”她低着頭。
“不過我問了他的郵箱,說後面再跟他聯系。
”周衍啓動引擎,讓車裏暖和起來,偏頭問她,“要回去嗎?” 現在剛十一點,馬上下山還來得及看煙花。
但餘笙不想走,她抱着膝蓋縮在座椅上。
一想到又要回倫敦,她感覺自己像是抓着木闆在海上漂,努力浮到水面上,但下面有怪物要把她拽回去。
陳婉清的消息,她的病,吃不完的藥... 周衍率先打破詭異的安靜,咳嗽一聲,問:“你買好回國的機票了嗎?準備什麽時候回來?” “還沒,明天回去就買。
家裏有點事,一個星期應該可以處理完。
” 他點頭,指腹在方向盤上一寸一寸往下滑。
“餘笙,能再講講四年前你在紐約的事嗎?” 她的肩膀抖了抖,回頭看周衍。
他的睫羽根根分明,星光落在他利落俊俏的半邊側臉上,他手搭在方向盤上,忽略掉那塊疤痕,肌肉線條流暢漂亮。
“不是給你講過了嗎?” 餘笙并不覺得這段經歷有什麽意思,但他好像格外感興趣。
她又想起陸姍央的話:找個安全的地方,重新回想那些不好的事。
周衍以為她是拒絕的意思。
但餘笙開了口。
“那年暑假,學校和紐約一所高中有聯誼活動。
我的室友也是美國人,所以拉着我報名參加了。
那天本來應該大家一起去大學校園裏轉轉,但是我們兩個偷偷溜走了,她說想去時代廣場拍照。
” 餘笙努力回憶那個下午的每一個細節。
中午硬邦邦的面包,出租車的小票,下車的時候她還撞倒了一個上班族的咖啡。
“過馬路的時候,我聽見背後有人尖叫,我室友大喊我的名字,我轉過去的時候隻看見一個人一身黑,戴個帽子。
然後就聽見槍響了。
” “後來的事就忘得差不多。
我在醫院躺了很久,帶隊老師說已經通知我家長了,但是沒有人來。
” 周衍用盡可能平靜的口吻問:“所以警察沒有告訴其他的事嗎?” 餘笙輕飄飄地答:“也許說過吧,我醒來的第一天有個女警官來找我談話,我當時太疼了,能忘的全忘了。
中槍的時候其實不覺得,後面從醫院裏醒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還可以這麽疼,然後醫生又給我加大了morphine的用量。
” 一部分故事周衍已經聽過。
他的同事以為他們來自同一個國家,多多少少有羁絆,一直在他耳邊念叨。
她住了五天icu,才轉入普通病房。
她的家人全程沒有出現,陪她的隻有學校老師和另外一個女孩子。
當時的周衍對這些話漠然置之,甚至覺得同事那個誇張的德克薩斯口音太聒噪,醫院裏每天都有屍體被推進太平間,他對于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遭遇的不幸一點感覺也沒有。
他應該要陪她,而不是把她一個人丢在一堆滴滴答答冰冷的儀器中。
周衍的手機鈴聲響了,在黑暗裏很突兀,她看不見的地方他的手在顫。
這是晚上十二點提醒餘笙吃藥的鬧鐘,但他在出發之前已經督促她吃過藥了。
他按掉鬧鐘,轉過頭:“新年快樂。
” “新年快樂。
”餘笙也說。
她伸手進衣擺裏,摸到那塊成熟的傷疤。
她并不打算按醫生的建議去做激光手術祛除它,她要留着它。
中風那次如果不是這塊疤又疼起來,她不會想起來用手表報警。
厄運提醒她,要活下去。
“冷不冷?”周衍問她。
山上的氣溫接近零攝氏度,他給餘笙準備了一件厚外套,但她是個怕冷的人。
餘笙搖搖頭,手指往上指:“這個手機也能拍嗎?” “效果可能不好,但可以用延遲曝光試試。
”周衍看見遠處有個高高瘦瘦的白人架起長槍短炮的照相機。
為了保證曝光效果夠好,他隻用左手舉手機。
餘笙看他站在原地鼓搗,大概覺得不滿意,反複拍攝。
她冷到手快凍僵了,周衍終于把手機遞給她,就像他說的,單單靠手機鏡頭很難拍攝出頭頂的美。
周衍看出她的失望:“你先回車裏吧,我去問下那邊那個攝影師,能不能拷貝一張。
” 不一會兒,他坐進車裏。
餘笙趕緊問:“怎麽樣?” “大哥說照片還要回去處理。
” 這種專業攝影,往往是多張拍攝,後期再拼接堆棧,形成完整的照片,一張圖幾十個G也不為過。
“哦...”她低着頭。
“不過我問了他的郵箱,說後面再跟他聯系。
”周衍啓動引擎,讓車裏暖和起來,偏頭問她,“要回去嗎?” 現在剛十一點,馬上下山還來得及看煙花。
但餘笙不想走,她抱着膝蓋縮在座椅上。
一想到又要回倫敦,她感覺自己像是抓着木闆在海上漂,努力浮到水面上,但下面有怪物要把她拽回去。
陳婉清的消息,她的病,吃不完的藥... 周衍率先打破詭異的安靜,咳嗽一聲,問:“你買好回國的機票了嗎?準備什麽時候回來?” “還沒,明天回去就買。
家裏有點事,一個星期應該可以處理完。
” 他點頭,指腹在方向盤上一寸一寸往下滑。
“餘笙,能再講講四年前你在紐約的事嗎?” 她的肩膀抖了抖,回頭看周衍。
他的睫羽根根分明,星光落在他利落俊俏的半邊側臉上,他手搭在方向盤上,忽略掉那塊疤痕,肌肉線條流暢漂亮。
“不是給你講過了嗎?” 餘笙并不覺得這段經歷有什麽意思,但他好像格外感興趣。
她又想起陸姍央的話:找個安全的地方,重新回想那些不好的事。
周衍以為她是拒絕的意思。
但餘笙開了口。
“那年暑假,學校和紐約一所高中有聯誼活動。
我的室友也是美國人,所以拉着我報名參加了。
那天本來應該大家一起去大學校園裏轉轉,但是我們兩個偷偷溜走了,她說想去時代廣場拍照。
” 餘笙努力回憶那個下午的每一個細節。
中午硬邦邦的面包,出租車的小票,下車的時候她還撞倒了一個上班族的咖啡。
“過馬路的時候,我聽見背後有人尖叫,我室友大喊我的名字,我轉過去的時候隻看見一個人一身黑,戴個帽子。
然後就聽見槍響了。
” “後來的事就忘得差不多。
我在醫院躺了很久,帶隊老師說已經通知我家長了,但是沒有人來。
” 周衍用盡可能平靜的口吻問:“所以警察沒有告訴其他的事嗎?” 餘笙輕飄飄地答:“也許說過吧,我醒來的第一天有個女警官來找我談話,我當時太疼了,能忘的全忘了。
中槍的時候其實不覺得,後面從醫院裏醒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還可以這麽疼,然後醫生又給我加大了morphine的用量。
” 一部分故事周衍已經聽過。
他的同事以為他們來自同一個國家,多多少少有羁絆,一直在他耳邊念叨。
她住了五天icu,才轉入普通病房。
她的家人全程沒有出現,陪她的隻有學校老師和另外一個女孩子。
當時的周衍對這些話漠然置之,甚至覺得同事那個誇張的德克薩斯口音太聒噪,醫院裏每天都有屍體被推進太平間,他對于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遭遇的不幸一點感覺也沒有。
他應該要陪她,而不是把她一個人丢在一堆滴滴答答冰冷的儀器中。
周衍的手機鈴聲響了,在黑暗裏很突兀,她看不見的地方他的手在顫。
這是晚上十二點提醒餘笙吃藥的鬧鐘,但他在出發之前已經督促她吃過藥了。
他按掉鬧鐘,轉過頭:“新年快樂。
” “新年快樂。
”餘笙也說。
她伸手進衣擺裏,摸到那塊成熟的傷疤。
她并不打算按醫生的建議去做激光手術祛除它,她要留着它。
中風那次如果不是這塊疤又疼起來,她不會想起來用手表報警。
厄運提醒她,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