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適戍渔阳

關燈
    鹹陽驚變,連坐殺戮者無以計數。

     十二位公子被戮殺于鹹陽市中,為萬衆所觀。

     消息沒有封鎖,很快就傳遍天下。

     吳廣聽說這件事時,隻感覺頭皮發麻。

     “先殺忠心大臣,後滅兄弟姊妹,這秦二世真他娘的是個狠人。

    ” 吳廣忍不住罵了句髒話。

     這事真的太狠了。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秦二世的做法都是極為少見的。

     你說殺兄弟也就算了,畢竟同為秦始皇血脈,諸公子對秦二世的皇帝之位會形成威脅。

     可你殺那些公主幹嘛? 難道她們也會篡位嗎? “所以後世有人給秦二世翻案,說秦始皇的遺诏就是讓他來做皇帝。

    若真是這樣,秦二世這樣搞大屠殺是瘋了嗎?殺光名将能臣,又自滅宗族兄弟,這叫奉诏繼位?如果秦始皇真的将他立做繼承人,這眼力也是沒誰了。

    ” 吳廣搖頭感歎。

     不僅是他,整個天下隻要聽聞這事的人無不私下議論紛紛。

     有感歎者,有哀憐者,也有暗中叫好者。

     原本就不穩固的關東之地再度暗流湧動,各地六國遺族相互勾連,豪傑藏于山野,待勢而非。

     在這樣的情況下,位于鹹陽帝都的二世皇帝再次有了新動作。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為了地位穩固,他殺盡兄弟姊妹,心頭不免有些惶恐。

     二世皇帝居于秦宮,夜間常多夢。

     或是夢到秦始皇憤怒的聲音,或是看到長兄扶蘇那雙冷漠的眼睛,亦或是見到兄弟姊妹們猙獰染血的亡魂向他讨要說法。

     這渭北秦宮,睡得不安穩啊。

     當月,二世皇帝再度下诏。

     “先帝以鹹陽宮室鄙陋,不配皇帝之尊。

    故營造阿房宮為室堂。

    尚未建成,遇先帝崩殂,故朕罷阿房事,複土骊山。

    今骊山事已大畢,而阿房宮未就,若不完工,豈非章先帝之過乎?” 一聲令下,大批刑徒、民夫轉修渭南的阿房宮。

     諸公子、公主屍骨未冷,二世威風正盛。

     朝中群臣皆俯首聽令,沒有人敢在這個風頭上谏言。

     就連李斯、馮去疾等老臣也過得戰戰兢兢。

     親生的兄弟姊妹都能大肆屠殺,更别說是他們這些臣子了。

     而那些刑徒、民夫長期服役,每日如同牛馬般被驅使,許多人難以忍受這樣的生活,私下勾結,都想着找到機會,逃離關中。

     其中一個叫做英布的六人,常和刑徒中的頭目、民夫中豪傑多有交往,趁着一個機會帶人逃亡,入于江中為盜。

     像英布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刑徒、民夫中出現許多逃亡鬧事者,使關中之地略顯混亂。

     二世皇帝又下诏征發天下材士五萬人入關守衛鹹陽,下令教習射箭,一做護衛,二為威懾。

     因為聚在鹹陽這一帶的人太多了,鹹陽倉的糧食不夠使用。

     二世皇帝诏令從各郡縣征調糧食,輸送鹹陽。

     同時為了保障糧食夠用,他還命令所有負責轉運輸送的人都必須要自帶幹糧,不準吃鹹陽三百裡之内的任何糧食,違令者重懲。

     這幾道命令下來,黔首負擔更重,怨言四起。

     秦廷對此則以嚴法約束,用法日益殘酷,敢言不滿者盡數誅之。

     二世皇帝一頓操作下來,天下局勢越發震蕩。

     吳廣身在陳郡陽夏縣,對此就多有感觸。

     “皇帝禦中發征,咱們太康鄉這次就征了十人,說是要從郡裡運糧食到關中去,路上得自帶幹糧,真的太難了。

    名單一下來,朝陽裡那邊就有人連夜逃亡,留下妻兒老小被官府收監為奴。

    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