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關燈
    > 楊學之起身向高二郎行了個揖禮,看向他說:“二舅舅,你聽聽我說的可對?活命飲是以穿山甲、白芷、防風、沒藥、甘草、赤芍藥、當歸尾、乳香、天花粉、貝母、皂角刺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二錢,酒一碗,煎沸後數次服用,為止痛消腫之良藥,可使未成膿處消腫,已成膿者膿水流出。

    ” “不錯。

    淑霞姐姐,我小侄兒醫術精湛啊。

    ”高二郎賞識地看向楊學之,說:“那侄兒是否知道何為蔥熨之法?” “知道一些。

    用蔥白搗爛之後熱炒,敷于患處,可活血散壅,消腫止痛。

    ” “不錯,今年多大了?” “回舅舅的話,學之今年二十。

    學醫已有十年,是父親與大哥親授。

    ” 高二郎把手裡的茶杯放在幾上,感慨說:“你爹爹後繼有人了,不枉父親當年傾囊相授。

    在這裡多住幾日,有什麼不懂的,随時問舅舅和你姨母。

    你姨母當年是你外大父最得意的門生,巾帼不讓須眉。

    ” 楊學之相貌出衆,說話溫和,剛才一番話又可見醫術高明,一旁的張嬌雲正醉心地瞧着他。

    楊學之卻沒看她,隻說:“多謝舅舅誇獎。

    我方才來的路上,聽鄰裡間說,舅舅家有一位表妹,小小年紀卻醫術了得,熟識所有藥材的作用品性,背起藥方來如數家珍。

    ” “哦,善娘啊。

    ”高二郎喝了口茶說:“她是你已故的姨父那邊的侄女。

    可憐她爹沒得早,比你姨父還要早去幾年。

    她娘親在外掙錢養活她,就把她放在你姨母這裡看顧着,稍微學了一些。

    倒也是個有本事的,有幾分你姨母當年的風範。

    ” 張嬌雲聽罷,暗自漲紅了臉,氣惱卻又無從接話。

     聊至吃罷晚飯,高淑霞帶着楊學之留在高家老宅裡過夜,舅舅和舅母提前多日就把房間都收拾好了。

    高淑英便帶着張嬌雲和張升煦回了家。

     回到家後,張嬌雲跟着她娘走進屋問:“娘,姨母在醫館裡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姨母說當年是她橫插一腳?” “你那姨母瞎說的,沒這回事。

    ”高淑英神情無異,去取挂在盆上的手帕擦手。

     張嬌雲跟在她身後,不依不饒想探個究竟:“娘,你要是不肯說,我就去問舅舅,或者我明天直接去問姨母。

    ” 高淑英本來不想多提當年的事,卻被女兒糾纏着問,隻好開始回憶當年。

     這些事過去了之後,很多年她都沒有再提起過。

     宛若一個九死一生的人,本能地逃避曾遇到過的險境。

     曾經她每回憶一次,便又要叩問一次本心,那種叩擊靈魂之後産生的悔意,會令她對自己的人生産生無止境的懷疑。

     “那時,我與你楊姨父,一同在你外祖父家學醫。

    你楊姨父要大我們幾歲,早已成了親,有了個孩子,隻是妻子難産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