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映在海面上的稚嫩面孔,陷入了沉思。

     根據原主的記憶,現在鞑清順治十一年,南明永曆八年,對照西曆的話,應該是1654年,崇祯吊死在煤山老歪脖子樹後的第十個年頭。

     此時的天下,除了雲南、貴州、廣西、福建沿海一帶外,基本上都控制在了鞑清手裡。

     而南明政權雖然有李定國這種戰神,老爹鄭成功也不差,但内部矛盾重重,豬隊友也多,前景實在堪憂。

     自己這具身體雖然貴為鄭成功之子,但現在不過十二三歲,人微言輕,值此危難之際,又能有何作為? 鄭錦眺望着這一望無垠的大海許久,眼神逐漸明亮起來。

     戰争打的是兵力,更打的是财力物力。

     鞑清竊取了中原,現在可以說是地大物博,可以失敗一次又一次。

     但縱觀曆史,發現無論是李定國,還是鄭成功,都在遭遇一兩次重大挫折後,便一蹶不振。

     因為他們的家底薄,隻要輸個一兩次,就傷筋動骨,從此隻能被動防守。

     鄭錦此時便想,相比陸地來說,海洋上的财富其實更加的廣闊。

     就如那小小的荷蘭,本土就鼻屎點的地方,人口不過兩百萬左右,現在卻通過在全世界搶奪殖民地,獲得了大量的财富,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是現在當之無愧的歐陸強國。

     若是自己也能通過殖民,搶奪到大海各地的财富,再反哺給明鄭軍隊,那是否有機會反敗為勝? 就算做最壞的打算,要是他早早的把台灣開發出來,搶了馬尼拉,殖民了現在的無主之地澳大利亞,到時陸地上失敗了,也有條退路,未嘗就不能卷土重來! 總之,無論如何鄭錦也是不會剪豬尾巴辮子去當奴才的。

     …… 經過詢問,鄭錦得知了他們現在所處的這片海域離金門島不遠,原主他們是出來散心的。

     金門島是在鄭芝龍被老鄉洪承疇忽悠降清後,鄭成功毅然舉旗起兵的地方,經營多年,可謂根深蒂固。

     不過自從鄭成功奪取了廈門後,大本營便搬了過去,金門的地位和重要性也随之下降了許多。

     鄭錦先讓人用些布匹、木闆将漁船掩飾了一番,然後用粗繩綁住,讓漁船拖着向前駛去。

     他專門挑着将要天黑人比較少的時候,進入了金門島的料羅灣,命人嚴加看管後,便往城池走去。

     此時在金門為政的官員中,有一個名叫陳永華的,與原主關系最好。

     此人是小說裡天地會創始人陳近南的原型,所謂“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陳永華雖然沒有小說裡那麼誇張,但也非常的不俗,鄭成功初次見他時,便高興的說他是“當今卧龍”。

     可惜不知是陳永華在軍略上差了些,還是鄭成功對他另有打算,并沒有讓他随軍參戰,一直都是在後方處理各種庶政。

     鄭錦很快見到了陳永華,果真是一表人才,儒雅随和,而且還很年輕,看起來不過剛二十出頭的樣子。

     陳永華慌忙将鄭錦迎入大堂後,皺眉勸道: “世子,你出來玩了幾日,也該回廈門了。

    ” 鄭錦點點頭,“确實該回去一趟,對了,廈門可有來做買賣的葡萄牙人?” 陳永華愣了一下,先是沒想到鄭錦會這麼爽快的答應回廈門,又疑惑道: “葡萄牙人?世子說的是大佛朗機人吧?” “額,對!” 原來這時的人稱西班牙人為小佛朗機人,稱葡萄牙人為大佛朗機人。

     廈門确實有葡萄牙人開的店鋪,賣些鐘表等西洋物,但主要還是收生絲、陶器、茶葉等特産,不過數量受到了嚴格的控制。

     問清了葡萄牙店鋪的位置後,鄭錦便要離開,但又見陳永華還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便多問了一句: “先生,可是遇到了什麼難事?” 陳永華歎了一聲。

     “金門地少,但今日從北邊卻逃來了許多百姓,前些天剛送了一批人去廈門安置,但還是有一千多,而且依然不斷有人逃亡而來。

     就算每日施一次粥,亦是有些不堪重負了。

     聽其他主官的意思,是今年秋收以前,都不能再繼續接收了……” 清兵入關後,而那些既無力抵抗,又不想剃發的人,紛紛舉家南下,金門是廈門的海上咽喉之地,會有這麼多的北逃之人并不出奇。

     鄭錦一拍大腿道: “這些人都交給我好了,我讓他們去大員(台灣)開墾荒地,那裡土地肥沃,作物一年三熟……” “世子……” 鄭錦話還沒說完,陳永華便用一種看晉惠帝的眼神看着他。

     “金門連施些粥水都難,何況到大員開墾荒地,花費何其之巨?” 鄭錦笑了笑。

     “你放心好了,一切花銷全都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