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旧的造船厂
關燈
小
中
大
腦子寄存處,各位帥哥美女自便(^▽^)
平行世界。
華夏。
羊城,華南造船廠辦公大樓7樓。
廠長辦公室。
我們年輕的廠長——陳晉,正仰坐在已經有些年頭的老闆椅,雙目無神的盯着屋頂,不知道在想什麼。
“咚咚……” 輕輕的敲門聲響起,陳晉回過神來,說道:“請進。
” 說完,辦公室大門便被推開了一條縫隙,接着一個年紀約有60多歲的老頭走了進來,隻見他身穿褐灰色的短袖和黑色長褲,宛如一個普通工人一般。
不過雖然他年紀不小了,但身體比一些40多的老小夥都好,他就是華南造船廠的總技術顧問——王建國。
雖然說是顧問,但由于其技術功底過硬,所以整個造船廠的技術團隊現在是由他帶領。
王建國進來之後,看着辦公室裡的這位年輕的老闆兼廠長問道: “廠長,你找我有什麼事?” “哦,沒什麼事,就是找您了解下我們廠目前的一些産品和銷售情況” 頓了一下,陳晉繼續說道: “這兩天我大緻了解了一下,我們廠目前的産品基本都屬于非常老舊的,而且銷量也是極差,收入隻能維持日常開支,設備想要更新換代基本不可能,繼續這樣下去,估計很快就要關門了。
您作為造船廠的老人,已經在廠裡工作了40多年,造船廠的情況相信您是非常了解的,關于造船廠後面的發展,我想聽一下您的意見” 聽完陳晉的問題,王建國點了點頭道: “嗯沒錯,要說對造船廠的了解情況,我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了。
我這就跟您說一下我們造船廠的情況” “我們華南造船廠是在1992年組建的,雖然挂着華南的名頭,但屬于私人産業,由多個股東出資組建。
我們一開始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制造貨輪,無論小型、中型還是大型,甚至排水量超過12萬噸的超級貨輪,我們都造過,雖然我們主營業務是貨輪,但其他船我們都是可以造的。
不過這輝煌的時期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們連1萬噸的船都造不出來” 說到這,王建國有些哽咽,但還是繼續說道: “雖然我們廠的技術在當時的國内不說前三,但前五是沒問題的。
就在我們以為造船廠生意将會蒸蒸日上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幾乎斷送了整個造船廠前程的大事件。
當時第一任造船廠廠長——林正輝,為了公報私囊,低價給造船廠接了數十個貨輪的制造業務,由于當時的财務都是由廠長一手跟進的,甚至還瞞過了董事會,所以一開始我們沒察覺到異常,不過在我們完成幾個貨輪的打造後發現,收到的貨款與打造貨輪所支出的金額,差了将近三分一,也就是說我們每造一艘船,就得虧三分一的錢!” 王建國說道到這裡,可以說是咬牙切齒的了,隻見他繼續說道: “在我們發現問題,并上報董事會的時候,已經晚了。
林正輝這家夥已經攜款逃到了楓葉國,這下我們沒轍了。
董事會雖然非常憤怒,但沒什麼用,而且我們已經簽訂了合同,又不能單方面撕毀合同,這樣反而賠的更多。
所以我們隻能咬牙繼續了,最後由于資金不足,董事會成員都跑了好幾個,隻剩下1個了,而且不再願意出資挽救” “沒辦法,我們隻能将廠裡兩座500噸級的龍門吊賣給了江南廠,才湊夠資金完成這幾十個訂單” “唉,經過這件事之後,廠裡的人差不多走了六成,剩下的人要不是家裡在附近,估計也都走了,整個造船廠可以說是分崩離析。
雖然後面來了一位
華夏。
羊城,華南造船廠辦公大樓7樓。
廠長辦公室。
我們年輕的廠長——陳晉,正仰坐在已經有些年頭的老闆椅,雙目無神的盯着屋頂,不知道在想什麼。
“咚咚……” 輕輕的敲門聲響起,陳晉回過神來,說道:“請進。
” 說完,辦公室大門便被推開了一條縫隙,接着一個年紀約有60多歲的老頭走了進來,隻見他身穿褐灰色的短袖和黑色長褲,宛如一個普通工人一般。
不過雖然他年紀不小了,但身體比一些40多的老小夥都好,他就是華南造船廠的總技術顧問——王建國。
雖然說是顧問,但由于其技術功底過硬,所以整個造船廠的技術團隊現在是由他帶領。
王建國進來之後,看着辦公室裡的這位年輕的老闆兼廠長問道: “廠長,你找我有什麼事?” “哦,沒什麼事,就是找您了解下我們廠目前的一些産品和銷售情況” 頓了一下,陳晉繼續說道: “這兩天我大緻了解了一下,我們廠目前的産品基本都屬于非常老舊的,而且銷量也是極差,收入隻能維持日常開支,設備想要更新換代基本不可能,繼續這樣下去,估計很快就要關門了。
您作為造船廠的老人,已經在廠裡工作了40多年,造船廠的情況相信您是非常了解的,關于造船廠後面的發展,我想聽一下您的意見” 聽完陳晉的問題,王建國點了點頭道: “嗯沒錯,要說對造船廠的了解情況,我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了。
我這就跟您說一下我們造船廠的情況” “我們華南造船廠是在1992年組建的,雖然挂着華南的名頭,但屬于私人産業,由多個股東出資組建。
我們一開始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制造貨輪,無論小型、中型還是大型,甚至排水量超過12萬噸的超級貨輪,我們都造過,雖然我們主營業務是貨輪,但其他船我們都是可以造的。
不過這輝煌的時期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們連1萬噸的船都造不出來” 說到這,王建國有些哽咽,但還是繼續說道: “雖然我們廠的技術在當時的國内不說前三,但前五是沒問題的。
就在我們以為造船廠生意将會蒸蒸日上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幾乎斷送了整個造船廠前程的大事件。
當時第一任造船廠廠長——林正輝,為了公報私囊,低價給造船廠接了數十個貨輪的制造業務,由于當時的财務都是由廠長一手跟進的,甚至還瞞過了董事會,所以一開始我們沒察覺到異常,不過在我們完成幾個貨輪的打造後發現,收到的貨款與打造貨輪所支出的金額,差了将近三分一,也就是說我們每造一艘船,就得虧三分一的錢!” 王建國說道到這裡,可以說是咬牙切齒的了,隻見他繼續說道: “在我們發現問題,并上報董事會的時候,已經晚了。
林正輝這家夥已經攜款逃到了楓葉國,這下我們沒轍了。
董事會雖然非常憤怒,但沒什麼用,而且我們已經簽訂了合同,又不能單方面撕毀合同,這樣反而賠的更多。
所以我們隻能咬牙繼續了,最後由于資金不足,董事會成員都跑了好幾個,隻剩下1個了,而且不再願意出資挽救” “沒辦法,我們隻能将廠裡兩座500噸級的龍門吊賣給了江南廠,才湊夠資金完成這幾十個訂單” “唉,經過這件事之後,廠裡的人差不多走了六成,剩下的人要不是家裡在附近,估計也都走了,整個造船廠可以說是分崩離析。
雖然後面來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