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人自有妙计

關燈
    ,說:“你可知道,我以前和你一樣,性格孤僻,不喜歡說話,有事兒就憋在心裡,所以很少有人和我交朋友。

    我是來到這兒,和這兒的人接觸了以後才開始開朗起來的。

    ” 安明珊說:“哦。

    那你能說說你們為什麼要拉我加入這個奇怪的組織嗎?” 我看有戲了,說:“那是因為……” 安明珊說:“那是因為我有利用價值,是嗎?” 我說:“當然不是。

    ” 安明珊說:“真的?” 我說:“當然了,我還能騙你不成?” 安明珊說:“那是為什麼呢?” 我說:“因為你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兒。

    ” 安明珊說:“肯定不是因為那件事。

    ” 我聽出了端倪,說:“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有事兒瞞着我?” 安明珊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說完,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U盤,是2GB的。

    這個房間裡有一台台式電腦。

    我拿過U盤,打開電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尿。

    這個U盤裡存的,竟是靈異局和民俗事務理事會的詳細信息,包括名稱、會旗、所屬機構、總部所在地、所有分部所在地、所有在任人員的個人信息,包括我的,有的連我都不知道,但沒有安明珊的。

    更讓我驚訝的是,我打開一個文本文件,裡面寫的是一條命令:“送她上路!”我這時才明白了那時那個司機說的,“糟了,送錯了。

    ”的意思。

     我說:“這東西哪兒來的?” 安明珊說:“就是那天晚上要把我……那什麼的人……身上掉的。

    ” 我正要說什麼,電話來了,是劉善。

    他說:“喂,李哥,快來交警隊一趟,出大事兒了。

    ” 我說:“飚車被逮着了?” 劉善說:“不是,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反正你來就是了。

    ” 我說:“哪個交警隊?” 劉善說:“成陽市。

    ” 我說:“哥們兒,我在理事會,過不去,你另請高明吧!拜拜。

    ” 劉善說:“我查到了那個安齊民的詳細信息,你沒興趣知道?” 我說:“當然有(興趣)了。

    唉……(我)盡量(過去)吧。

    ” 讀者對對碰。

     問:作者先生,你如何看待中國式陋習? 答:中國式陋習是指存在于中國現實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如橫穿馬路、踐踏草坪、亂扔垃圾、不排隊、霸座、碰瓷等。

    這些現象看似無足輕重,但是對社會環境和國民形象有着破壞性影響。

    就像中國式過馬路:法不責衆,他們都那樣做,憑什麼我不行?殊不知,這樣不但對自己的生命造成潛在的威脅,還使中國的國民形象受到損傷。

    這樣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

    如人們的僥幸心理、信号燈時間短、轉彎車輛不讓行人等。

    所以說,面對這種情況,完善制度是必須的。

    但更重要的是人,人人要執行,不能讓法律成為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