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我不同意

關燈
    朱龍瞪大了眼睛望着董然。

     你瘋了!? 你要是砍了他,這貨立地成聖,你我二人萬劫不複! 到了那時候,哪怕是三公的名頭都扛不住! 見董然扶劍上前,朱龍才知道這家夥不是在做戲,立即喝道:“住手!” “前将軍,你失态了!” “陸公,前将軍終是武人,望你不要與他一般見識,恕罪!” 周圍的眼神愈發奇怪。

     指點中帶着議論。

     朱龍頭皮發麻。

     别小看了這幫人的嘴,說的人多了,自己的名聲便破碎了。

     名聲破碎,在推名成風的大夏,便象征着一切都将崩毀……自己夜裡來尋陸軒,不就是試圖借助對方的名望替自己洗去罪責嗎? 朱龍拉着董然,快步離去。

     稍許,郡府院内,竟發出一陣歡呼聲。

     “都在這嚷嚷什麼!?” 陸軒呵斥,道:“快些幹活,早日将各城損失和缺糧統算出來。

    ” “是……” “你糊塗了!” 回到營中,朱龍歎道:“你怎敢對他拔劍的?你持節在手,隻要找個借口,這張梓城中的武人都殺的,獨他動都不能動!” 董然反應過來,也是一陣後怕,咬着牙道:“那老匹夫着實可恨,使我一時失智,幸有您在,才沒有釀成大錯。

    ” 朱龍擺了擺手,道:“他不肯配合,鐵了心站在六皇子那,我也别無他法。

    ” 之前的事,如果周徹咬着不放,對于朱龍而言是個麻煩。

     可要是能拉攏陸軒,讓這個并州眼前政治上的話事人站隊自己,那一切都将不再是問題。

     這條路是走不通了…… 隻能盡力将接下來的仗打的漂亮些,以遮去此瑕吧。

     “太尉。

    ”董然再次進言:“您仔細想想,誰是并州台面上的話事人,這件事也是可以您說了算的。

    ” 一語驚醒。

     朱龍目光一綻:“你是說……” “拿掉陸軒,換個自己人上任并州刺史!” 朱龍思索片刻,即刻點頭:“有道理!” “此人我們動不得他,就讓他退下場去坐個冷闆凳。

    隻要退了場,他哪還有資格出聲呢?” 朱龍聽得愈發如意,最終笑了:“我有人選。

    ” “楊棣!” 二人異口同聲。

     楊棣,河内人士,是韓問渠之前的并州刺史。

     更重要的是,他在卸任并州刺史後,挂過兩年右将軍的虛職。

     因此,和軍中關系不錯。

     “即差快騎去河内,将他請來!”朱龍道。

     “太尉。

    ”董然笑道:“我等動身後,我便安排人去接他了。

    ” 朱龍一愣,繼而大喜:“董公遠見,更在我前啊!” “豈敢!豈敢!” “哈哈哈……” 次日,清早,楊棣到了。

     此人穿着寬袍,須發很長,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意味。

     “今并州有傾頹之難,非公不可救世!” 在當朝太尉一通彩虹屁下,楊棣心動了。

     除了能拿到‘救世’這樣的名聲之外,朱龍還許諾以爵位。

     在大夏,文臣封爵是極為罕見的。

     楊棣雖然挂了兩年将軍虛職,但他可沒有軍功傍身,自然也謀不到爵位。

     “縣侯之爵、三公之位,我已進無可進。

    ” “待并州亂平,我替公争取鄉侯之爵。

    ” 朱龍如是道。

     楊棣老眼閃爍,淚花都要出來了:“莫說鄉侯,便是有一亭侯,我也後代無憂了!” 說着,他向朱龍一揖:“于此,謝過太尉提攜之恩。

    ” “楊公不必如此!” 朱龍連忙将他攙住。

     大旗豎起,他命人召并州和軍中文武前來議事。

     為了避免陸軒不至,他還特意讓人去召:以持節钺之臣的名義。

     未久,張梓城内衆人至。

     陸軒身邊,除紫鎮東随行外,還有城中官員、名望十數人。

     周徹沒來,代表他與會的此前趕到張梓的張伯玉和賈道二人。

     “陸公别來無恙。

    ” 陸軒一入座,楊棣便先聲開口。

     他就任并州時,也曾和陸軒共事,為陸軒上司。

     對于此人,陸軒也甚知之:表面上的道德之士,極好虛名。

     其人離任并州前,曾暗示陸軒去京中走動,他好借機推陸軒上位——遭陸軒婉拒。

     總得來說,兩人相處并無大矛盾。

     陸軒便拱手還禮:“楊公何以至此?” 楊棣笑道:“你稍後便知。

    ” “好了,既然人都到齊了,便可以開始了。

    ” 朱龍開門見山:“平定并州,單有武人在前線用命還不夠,撫慰地方,急需有能重臣。

    ” “昨夜我往上黨郡府查探時,見陸公事積如山……想陸公以别駕之位,擎并州亂局多日,早已心力交瘁,大任擔之甚艱。

    ” “楊公久任并州方伯,官場、人事、民生無一不通,是暫任方伯的不二人選。

    ” “我意,讓楊公即刻擔下大事,我也會呈文書于朝。

    ” “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他麾下文武,自無異議。

     隻是張梓城那些人,立即引發一片議論。

     奈何,楊棣曾做過方伯,他們也不好太反對。

     “不知陸公意下如何?”朱龍問道。

     陸軒擡頭看他,又看了看楊棣,道:“我雖為并州别駕,終是屬吏,算不得朝廷命官。

    方伯之位,确實不敢擅居。

    ” “隻是今日并州之亂局,和當年大有不同……位可讓,唯憂并州百姓。

    ” “陸公不必憂心。

    ”楊棣笑道:“你依舊可以在我手下任職,從旁輔佐。

    ” “既如此,那和陸公在任有什麼區别?”陸軒身後,林氏主忍不住發話。

     朱龍、楊棣笑容尤在,董然卻已拍案大怒:“放肆!” “此間重臣議事,談的是國家安危,你一豪強商賈之家,讓你來旁聽已是開恩,怎敢擅語亂堂?” “左右,給我拖下去,軍棍二十!” “是!” 帳中武人得令,伸手即來扯人。

     “且慢!” 陸軒喝止,道:“林氏主隻是快言,後将軍何以不能相容?” “此乃帥帳,言談關乎萬千性命,容不得半點差錯。

    ”董然正色道:“陸公既然算不得并州方伯,隻怕從我這軍法棍下,尚撈人不得。

    ” 聞言,楊棣臉上笑意愈濃,望着陸軒一行。

     二十軍棍,可輕可重。

     往輕了打,那就是一點皮肉傷。

     要存害人之心,隻要十棍,便能送人上路! 張伯玉眉頭一緊,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