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試探
關燈
小
中
大
完了。
但清漪也沒有拒絕。
她早在出嫁之前,就已經擺好了自己的位置。
四爺來她迎着,四爺不來她也自個過着。
她絕對不要變成後院的怨婦,活的毫無自我。
…… “妾耿氏參見淑側福晉。
” “淑側福晉今日可來的早。
”耿氏剛跨進正院,就看到了坐在左首位的淑側福晉。
“耿格格也不遲啊。
”清漪笑着回了一句。
她之所以來這麽早,還是因為四爺。
今個四爺該去上朝了,起身的時候清漪也跟着起來了。
這些規矩,額娘都教過她的,她自然都記得。
“妾身覺淺,所以起的早些。
”耿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在淑側福晉還未進府時,除了李氏,可就數她最為得寵了。
雖說一個月也隻有那麽兩三日,但對比其他格格,她可不就顯出來了。
宋氏很早就不得寵了;武氏相貌平平,再加上性子沉悶,四爺也不愛去;至于鈕钴祿氏,她那就是運道不好,進府的時候撞上了弘晖阿哥去世,被四爺和福晉不喜。
還好她比鈕钴祿氏進府早了那麽幾日,不然恐怕遭殃的就是她了。
清漪寒暄了那麽兩句,就安靜的坐在了椅子上。
耿氏倒是想再跟淑側福晉說幾句,但瞧着淑側福晉不想多言的模樣,也識趣兒的閉上了嘴。
能說會道是個優點,但噪舌可不是。
沒坐一會兒,清漪就看見宋格格和武格格攜伴而來。
“妾宋/武氏參見淑側福晉。
”兩人進門就先朝着左手邊的淑側福晉福身。
“不必多禮。
” 宋氏和武氏都不是多話的人,行完禮後,就安靜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耿氏左右看了看,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沒有說話。
宋氏和武氏沒有交好的必要,她還是閉嘴吧。
随後到的人是鈕钴祿氏,朝着淑側福晉行過禮後,便笑着朝耿氏說道:“耿姐姐今個走的時候,怎麽不叫我一聲。
” 鈕钴祿氏雖說是笑着說的,但話裏話外就有了那麽一絲別扭。
“鈕钴祿妹妹,我走的時候,見你還在用膳,便沒等你,妹妹不會怪我吧?”耿氏看着鈕钴祿氏,笑得一臉溫柔。
“怎麽會呢。
”鈕钴祿氏扯起嘴角回了一句。
如果忽略她有些僵硬的語氣,這就是一副和睦相處的場景。
有了耿氏的打岔,鈕钴祿氏也沒了開口的欲/望。
論陰陽怪氣,她的确不如從小熏陶的古人。
但她其他優勢,可不是旁人能比的。
最後姍姍來遲的是李氏,進門後,敷衍的朝着清漪行了個禮後,還不等她叫起身,就已經自個走到椅子上坐下了。
“弘時阿哥鬧人不離人,所以我來的就晚了些,這請安的時辰還沒到吧?”李氏臉上表現的不好意思,實則朝着衆人炫耀的說道。
這句話,可讓其他人的反應頗大。
倒是清漪沒什麽感覺。
她才進府三日,孩子的事還沒影兒呢,李氏說的那些,她毫無波動。
“李氏照顧兩位阿哥也确實辛苦了,不妨将弘時阿哥送來正院?”就在李氏得意之時,耳傳來了福晉的聲音,将她吓了一跳。
她連忙穩住了心神:“照顧兩位阿哥,是婢妾的本分,怎能說辛苦呢。
” “再者,弘時阿哥還小,鬧人的很,吵着福晉就不美了。
” “還是婢妾自己帶着就好。
”将弘時送到正院豈不是羊入虎口,有來無回。
前些日子四爺也與她提了提,但她沒有同意。
雖說當時四爺有些不高興。
但她還是堅持這般。
她重生回來,為的不就是孩子和地位嗎? 這兩者之間可是相輔相成的,弘時豈能送給福晉養。
往後幾十年,福晉可再也沒有出懷過,那将弘時送來,往後還有她這個生母什麽事兒。
烏喇那拉氏也不過是吓吓李氏罷了,真要将弘時抱到正院,第一個不樂意的,絕對是她自己。
等到福晉坐定後,才由清漪帶着起身行禮。
“妾身/婢妾參見福晉。
” “都起身吧。
”今日是淑側福晉進門後,第一次正式請安,烏喇那拉氏也沒有為難。
反正以後多的是時間。
“按理說,今日本該帶淑妹妹進宮,去給額娘請安的,可是不巧昨個額娘病了,隻能下次找時間再帶妹妹進宮了。
”烏喇那拉氏轉過頭眼神溫和。
“無妨,德妃娘娘的身子要緊。
”清漪大方的回道。
她在家時,就曾聽過這位德妃娘娘的傳言。
但都不是什麽好的傳言。
也難怪四爺養成了那樣的性子,恐怕跟這位德妃娘娘脫不了幹系。
烏喇那拉氏看着富察氏毫不在意,心裏更加警惕起來。
宮裏的德妃娘娘,不喜四爺後院中出身高貴的貴女。
這裏面自然包括她。
這些年,無論她怎麽在德妃娘娘身前卑躬屈膝,她始終對她都是淡淡的,還不如十四阿哥府中的側福晉受寵。
現在可好,四爺後院中出了位富察氏,以後她總算是可以輕松些了。
她可是知道的,府中的淑側福晉,是皇阿瑪直接欽賜的,沒有經過德妃娘娘的同意,且賜婚時,德妃娘娘還被關了禁閉。
這樣一來,德妃娘娘豈不是更加不待見富察氏。
“淑妹妹真不愧是貴女典範,真真兒是大氣。
” “福晉過譽了,您才是真正的貴女典範。
”清漪不卑不亢的恭維了一句。
富察氏語氣真誠,烏喇那拉氏聽着隻覺得舒心不已。
果然,出身高貴的人,恭維起人來,聽着都和旁人有很大區別。
“對了,李氏你今日怎麽沒把大格格給帶過來?”烏喇那拉氏話題一轉,又看向了格外安靜的李氏。
“婢妾早起那會兒,弘時鬧人,所以懷恪留下來哄弟弟了。
”提起大女兒,李氏話裏話外都是慈愛。
四爺寵愛懷恪,且以後四爺長大成人的女兒,也隻有這麽一個,這個女兒可是她的砝碼。
倒是一旁的宋氏,在聽到福晉口中的稱呼後,呼吸急促了那麽一瞬。
大格格? 她那苦命的女兒啊。
宋氏的反應,除了挨着她坐的武氏,誰也沒察覺到。
“大格格快要過生辰了吧。
” “福晉記性真好。
”李氏面上帶着客氣的笑容。
“淑側福晉還未見過幾位格格和阿哥呢,上次時辰太早了,弘時小兒覺多起不來,等到下次,可要讓淑側福晉好好看看。
”看着側福晉無動于衷的模樣,李氏不相信她心裏沒有一點感覺。
隻不過她藏的深罷了。
但清漪也沒有拒絕。
她早在出嫁之前,就已經擺好了自己的位置。
四爺來她迎着,四爺不來她也自個過着。
她絕對不要變成後院的怨婦,活的毫無自我。
…… “妾耿氏參見淑側福晉。
” “淑側福晉今日可來的早。
”耿氏剛跨進正院,就看到了坐在左首位的淑側福晉。
“耿格格也不遲啊。
”清漪笑着回了一句。
她之所以來這麽早,還是因為四爺。
今個四爺該去上朝了,起身的時候清漪也跟着起來了。
這些規矩,額娘都教過她的,她自然都記得。
“妾身覺淺,所以起的早些。
”耿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在淑側福晉還未進府時,除了李氏,可就數她最為得寵了。
雖說一個月也隻有那麽兩三日,但對比其他格格,她可不就顯出來了。
宋氏很早就不得寵了;武氏相貌平平,再加上性子沉悶,四爺也不愛去;至于鈕钴祿氏,她那就是運道不好,進府的時候撞上了弘晖阿哥去世,被四爺和福晉不喜。
還好她比鈕钴祿氏進府早了那麽幾日,不然恐怕遭殃的就是她了。
清漪寒暄了那麽兩句,就安靜的坐在了椅子上。
耿氏倒是想再跟淑側福晉說幾句,但瞧着淑側福晉不想多言的模樣,也識趣兒的閉上了嘴。
能說會道是個優點,但噪舌可不是。
沒坐一會兒,清漪就看見宋格格和武格格攜伴而來。
“妾宋/武氏參見淑側福晉。
”兩人進門就先朝着左手邊的淑側福晉福身。
“不必多禮。
” 宋氏和武氏都不是多話的人,行完禮後,就安靜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耿氏左右看了看,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沒有說話。
宋氏和武氏沒有交好的必要,她還是閉嘴吧。
随後到的人是鈕钴祿氏,朝着淑側福晉行過禮後,便笑着朝耿氏說道:“耿姐姐今個走的時候,怎麽不叫我一聲。
” 鈕钴祿氏雖說是笑着說的,但話裏話外就有了那麽一絲別扭。
“鈕钴祿妹妹,我走的時候,見你還在用膳,便沒等你,妹妹不會怪我吧?”耿氏看着鈕钴祿氏,笑得一臉溫柔。
“怎麽會呢。
”鈕钴祿氏扯起嘴角回了一句。
如果忽略她有些僵硬的語氣,這就是一副和睦相處的場景。
有了耿氏的打岔,鈕钴祿氏也沒了開口的欲/望。
論陰陽怪氣,她的确不如從小熏陶的古人。
但她其他優勢,可不是旁人能比的。
最後姍姍來遲的是李氏,進門後,敷衍的朝着清漪行了個禮後,還不等她叫起身,就已經自個走到椅子上坐下了。
“弘時阿哥鬧人不離人,所以我來的就晚了些,這請安的時辰還沒到吧?”李氏臉上表現的不好意思,實則朝着衆人炫耀的說道。
這句話,可讓其他人的反應頗大。
倒是清漪沒什麽感覺。
她才進府三日,孩子的事還沒影兒呢,李氏說的那些,她毫無波動。
“李氏照顧兩位阿哥也确實辛苦了,不妨将弘時阿哥送來正院?”就在李氏得意之時,耳傳來了福晉的聲音,将她吓了一跳。
她連忙穩住了心神:“照顧兩位阿哥,是婢妾的本分,怎能說辛苦呢。
” “再者,弘時阿哥還小,鬧人的很,吵着福晉就不美了。
” “還是婢妾自己帶着就好。
”将弘時送到正院豈不是羊入虎口,有來無回。
前些日子四爺也與她提了提,但她沒有同意。
雖說當時四爺有些不高興。
但她還是堅持這般。
她重生回來,為的不就是孩子和地位嗎? 這兩者之間可是相輔相成的,弘時豈能送給福晉養。
往後幾十年,福晉可再也沒有出懷過,那将弘時送來,往後還有她這個生母什麽事兒。
烏喇那拉氏也不過是吓吓李氏罷了,真要将弘時抱到正院,第一個不樂意的,絕對是她自己。
等到福晉坐定後,才由清漪帶着起身行禮。
“妾身/婢妾參見福晉。
” “都起身吧。
”今日是淑側福晉進門後,第一次正式請安,烏喇那拉氏也沒有為難。
反正以後多的是時間。
“按理說,今日本該帶淑妹妹進宮,去給額娘請安的,可是不巧昨個額娘病了,隻能下次找時間再帶妹妹進宮了。
”烏喇那拉氏轉過頭眼神溫和。
“無妨,德妃娘娘的身子要緊。
”清漪大方的回道。
她在家時,就曾聽過這位德妃娘娘的傳言。
但都不是什麽好的傳言。
也難怪四爺養成了那樣的性子,恐怕跟這位德妃娘娘脫不了幹系。
烏喇那拉氏看着富察氏毫不在意,心裏更加警惕起來。
宮裏的德妃娘娘,不喜四爺後院中出身高貴的貴女。
這裏面自然包括她。
這些年,無論她怎麽在德妃娘娘身前卑躬屈膝,她始終對她都是淡淡的,還不如十四阿哥府中的側福晉受寵。
現在可好,四爺後院中出了位富察氏,以後她總算是可以輕松些了。
她可是知道的,府中的淑側福晉,是皇阿瑪直接欽賜的,沒有經過德妃娘娘的同意,且賜婚時,德妃娘娘還被關了禁閉。
這樣一來,德妃娘娘豈不是更加不待見富察氏。
“淑妹妹真不愧是貴女典範,真真兒是大氣。
” “福晉過譽了,您才是真正的貴女典範。
”清漪不卑不亢的恭維了一句。
富察氏語氣真誠,烏喇那拉氏聽着隻覺得舒心不已。
果然,出身高貴的人,恭維起人來,聽着都和旁人有很大區別。
“對了,李氏你今日怎麽沒把大格格給帶過來?”烏喇那拉氏話題一轉,又看向了格外安靜的李氏。
“婢妾早起那會兒,弘時鬧人,所以懷恪留下來哄弟弟了。
”提起大女兒,李氏話裏話外都是慈愛。
四爺寵愛懷恪,且以後四爺長大成人的女兒,也隻有這麽一個,這個女兒可是她的砝碼。
倒是一旁的宋氏,在聽到福晉口中的稱呼後,呼吸急促了那麽一瞬。
大格格? 她那苦命的女兒啊。
宋氏的反應,除了挨着她坐的武氏,誰也沒察覺到。
“大格格快要過生辰了吧。
” “福晉記性真好。
”李氏面上帶着客氣的笑容。
“淑側福晉還未見過幾位格格和阿哥呢,上次時辰太早了,弘時小兒覺多起不來,等到下次,可要讓淑側福晉好好看看。
”看着側福晉無動于衷的模樣,李氏不相信她心裏沒有一點感覺。
隻不過她藏的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