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王孙,且去

關燈
    臨走時,窦嬰思緒萬千,神情說不盡的複雜。

     用文人墨客筆下的話來說,便是:怅然失語,幾欲言而又止,再拜而辭。

     目送表叔窦嬰離去之後,重新坐回搖椅上的劉榮,也同樣沉默了許久。

     但最終,劉榮也還是微翹起嘴角,望向表叔窦嬰離去的方向,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表叔,會想明白的。

    ” “就算表叔自己想不明白,也總會有人——總會有聰明人,‘幫’表叔想明白……” 如是想着,劉榮便含笑閉上了眼睛,靜靜地躺在搖椅上,享受起這難得的閑暇時光。

     ——皇長子,已經悍跳野心家! 在未來這幾年的時間,劉榮或許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

     大腦放空,靜心平躺,安度閑暇時光,又不會被人打擾的機會…… · · · 窦嬰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從宮裡出來的。

     更不知道從宮門到尚冠裡這一段路,自己又是怎麼走回來的。

     窦嬰隻知道:當自己反應過來自己到了哪裡是,擡頭便見低調古樸的侯府大門之上,是‘章武’二字。

     ——章武侯,窦廣國。

     當朝窦太後一母同胞的弟弟,窦氏外戚唯二的定海神針之一。

     與周呂侯呂澤、轵侯薄昭,乃至諸呂外戚等‘前輩’所不同:章武侯窦廣國,是有漢以來,難得能得到朝野内外高度贊揚,甚至是一緻崇敬的長者。

     甚至就連當今天子啟,乃至于先帝,每要做出關乎宗廟、社稷的重大決策之前,也都會和這位章武侯溝通一番、交流一番。

     以至于朝野内外,私下裡都默認了一個說法:雖未得到正式任命,但章武侯窦廣國,卻也完全可以算是漢家朝堂,除故安侯申屠嘉之外的第二位丞相! 但窦嬰卻知道:這,不過是先帝在安慰這位想要位漢相宰,最終卻沒能如願的族叔而已。

     隻是當下,窦嬰也顧不上為表叔的悲慘遭遇感懷唏噓了。

     斂了斂心神,正了正衣冠,便擡腳走進了章武侯府的大門。

     又在側堂等候許久,一道仙風道骨的身影,才終于自堂外邁步走入,映入窦嬰的眼簾。

     “侄兒窦嬰,見過叔父大人。

    ” 規規矩矩拱手一禮,隻見那老者淡然一擺手,便在上首落座。

     老者滿頭華發,雙目炯炯有神,面色卻是詭異的紅潤。

     若是仔細看,更不難發現老者眉眼周圍,已隐約被一層烏青所籠罩。

     換做劉榮見了這位叔祖的面色,必定會很快做出判斷:重金屬中毒。

     即便在窦嬰看來,窦廣國這看似健康,實則詭異至極的面色,也處處透露着異常。

     “叔父,又在煉丹了?”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窦嬰的語調還算平和; 隻那望向窦廣國的雙眸深處,卻立時帶上了滿滿的擔憂。

     卻見老者聞言,隻滿不在乎的再一擺手,又感懷唏噓般,悠悠發出一聲長歎。

     “兄長的病,越來越重了。

    ” “再不試出靈丹妙藥,隻怕……” 隻此一語,窦嬰便當即住口,沒有在窦廣國修仙煉丹一事上多做置評。

     南皮侯窦長君,是章武侯窦廣國,以及當朝窦太後的長兄。

     與弟弟窦廣國一樣,都是年幼時便與窦太後走散,直到先帝自代地入繼大統,兄弟姐妹三人,才得以在長安重聚。

     過去這些年,窦氏外戚之所以飽受朝野内外稱贊,甚至極少有‘有呂氏之姿’的風評,最為關鍵的人物,便是窦長君、窦廣國這兩根定海神針。

     而如今,南皮侯窦長君已經老邁,更病重卧榻多年,許多需要親自出面的場合,也已是多由侯世子代為出面。

     對于堂叔窦廣國修仙煉丹,甚至親自試藥,窦嬰有心再勸; 但在窦廣國道出‘我煉丹是為了救我哥’的意圖之後,作為晚輩的窦嬰,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了。

     兩相無言。

     不多時,客堂内的香爐飄起白煙,隻數十息,便使得客堂内煙霧缭繞,仿若仙境。

     而在這‘仙殿’的主位,章武侯窦廣國垂眸跪坐,亦似仙人降世…… “當年那件事,還是太傷叔父的心了啊……” 暗下搖搖頭,窦嬰飛散的心緒,也逐漸被記憶的畫卷緩慢覆蓋。

     大約十年前,先帝因黃龍改元一事,而步了始皇嬴政的後塵。

     ——倒不是說先帝,也如祖龍嬴政那般威壓海内,一統寰宇; 而是和嬴政一樣,着了方術之士的道。

     等反應過來時,錯已鑄成,易朝服,改元年,就差沒把方士新垣平,封為漢家的國師。

     雖自知理虧,先帝卻也不得不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以保全天子最後的體面。

     但時任丞相:北平侯張蒼卻跳了出來。

     先是指着先帝的鼻子一通亂罵,後又堅持讓先帝‘知錯就改’,收回因黃龍改元一事而頒下的所有诏書,好讓一切都恢複到最初的模樣。

     這又怎麼可能? 堂堂天子,怎可能朝令夕改,更甚是撤回已經頒下的诏書? 于是,先帝終隻得忍痛罷相,将北平侯張蒼趕回了老家。

     冷靜下來之後,先帝自然開始着手,任命新的丞相。

     隻是尋遍朝野内外,開國功侯死的死、老的老,便是偶有尚存,也已是不堪重用。

     二代們吃喝玩樂,鬥雞走狗,更是沒幾個能看的。

     就這麼找了好幾個月,先帝滿打滿算,就找到三個符合要求的丞相人選。

     第一位,是如今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第二位,是二世曲周侯:郦寄。

     第三位,便是此刻身處‘仙境’,仿佛在參悟大道的章武侯窦廣國…… “恐複為呂氏……” “恐,複為呂氏……” 窦嬰正回首往昔,突聞窦廣國這夢呓般的一句‘恐複為呂氏’,當即滿是驚愕的擡起頭。

     卻見上首主位,窦仙君似是結束了自己的打坐參悟,終于睜開了眼,慘笑着發出一聲長歎。

     “對我漢家的外戚而言,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一句話;” “——恐複為呂氏。

    ” ··· “當年,我忘記了這句話,妄圖染指丞相之位,也便此心灰意冷。

    ” “現如今,太後,似乎也忘了這句話……” 如是說着,窦廣國便緩緩側過頭,明明是不經意的一瞥,卻讓窦嬰覺得自己的靈魂,都已經被這位族叔看了個徹底。

     “王孫,是否也忘記了這句話呢?” “是否忘記了自己外戚的身份,想要像外姓朝臣那般,得到一些外戚不該得到的東西……” 聽聞此言,窦嬰隻不由愣在了當場,久久都未再開口。

     不知過了多久,窦嬰才勉強打起精神,将發生在鳳凰殿的事——将劉榮那番話,一五一十告訴了族叔窦廣國。

     意思很明顯:叔父教我! 而在聽聞窦嬰這一段描述之後,窦廣國本超然脫俗,好似遊于方外的仙氣,也當即被一股陡然生出的銳意所取代。

     ——當年,先帝為北平侯張蒼的接任者,找到了三個候選。

     一号候選人:故安侯申屠嘉,身居禦史大夫亞相之位,熟于政務,卻資質平平,又隻有關内侯的爵位; 二号候選人:曲周侯郦寄,本身就是開國元勳,資曆、能力都滿足條件,卻因為‘賣友求榮’的道德污點,而最先被淘汰出局。

     從張蒼被罷相逐出長安,直到最終塵埃落定的那一刻,朝野内外都一緻認為:張蒼的繼任者,會是章武侯窦廣國。

     甚至直到如今,窦廣國早已無心朝政,朝野内外也還是有不知多少人惋惜道:如果當年,是章武侯為相,如今漢家,也不至于‘亂’成這般模樣…… “公子榮,喜陽謀?” 略帶狐疑的一問,惹得窦嬰當即一點頭。

     “皇長子光明磊落,一言一行,走的都是堂堂正正的路數。

    ” “及陰謀詭計,卻非不會,而乃不屑……” 聞言,窦廣國隻緩緩點下頭,又是一陣漫長的思慮,方再深吸一口氣。